- 積分
- 14149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3-1-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知性女人A 于 2015-12-15 11:03 編輯
1438139552226082.jpg (143.36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7-29 21:42 上傳
“媽媽(爸爸),你錯了!”孩子恐怕很難想象,當這句話從他的口中非常嚴肅地說出時,將對父母產生一種怎樣的殺傷力。
人們頭腦中總是有這樣一個印象:小孩子都應該很聽話,父母說什么是什么。于是,當孩子對父母質疑時,父母就開始焦慮了,“天啊,要是我不樹立威信,孩子以后怎么還會聽我的?”“一點面子也不給我留,我可是他媽媽(爸爸)啊!”
在權威面臨危機,面子受到威脅的情況下,父母反擊了:“你膽子真不小,還敢說我錯了?”父母希望以此維護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但這反而讓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下降。
人都會犯錯,父母也不例外。如果父母允許孩子指出錯誤,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父母胸襟的寬廣,會更敬重父母。
但是,如果孩子指出的“錯誤”是對父母的誤會呢?
一次,6歲的小貝對爸爸說:“爸爸,你弄錯了,媽媽說過衣服要疊整齊,你怎么把衣服都卷成卷了?”爸爸一聽笑了,說:“因為這是為旅行準備的衣服啊!”
見小貝還是不明白,爸爸解釋道:“因為旅行時衣服容易壓出褶皺,所以卷成卷,這樣子再拿出來,衣服就不會皺巴巴的了。”這下,小貝明白了,點了點頭。
一旦孩子“指錯”指得不對,父母也沒必要急著否定他,就好像小貝的爸爸那樣,耐心地聽小貝說完,然后告訴他其中的道理。如果孩子還是不認同,那么也可以和他探討:“你認為怎么做比較好呢?”通過親自實踐,孩子也會發現正確的答案。
真理越辯越明。父母和孩子進行這樣的討論,不但可以讓他明白什么才是正確的,而且父母也能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加強親子溝通。比起呵斥,這種方式更容易讓孩子信服。
那么,在生活中,當孩子指出了父母的錯誤,父母應該怎么做呢?
一、面對孩子的“指錯”,父母心態要放平和
盡管很多父母都認識到了“家長制”的弊端,但還是會受到“家長制”的殘余影響,如“父母說的話孩子一定要聽”、“不能反駁父母”。
于是,當孩子為父母指出錯誤時,父母除了會不自在外,還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是不能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父母對孩子的“指錯” 總是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就算沒有罵孩子,也會想辦法敷衍過去。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心態平和,不能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孩子,就認為他指出父母的錯誤是不服從,是不孝順。
二、鼓勵孩子勇于堅持正確的東西
如果想讓孩子有所成就,就不能讓他盲目聽信他人,人云亦云。孩子給父母指錯,一方面顯示了他的勇氣,另一方面也說明他有自己的判斷力了,這些特質都是他形成獨立人格所必需的,需要父母的支持和鼓勵。
試想一下,如果在家庭這個相對寬松的環境中,孩子為了迎合父母,不能堅持自己心中認為正確的東西,怎么能期待他長大后有自己的主見呢?
父母怎么樣教孩子不去迎合別人的看法呢?很簡單,在孩子指出父母錯誤的時候不要壓制他,不要強迫他服從父母的意志,尤其是錯誤的意志。要尊重事實,事實是怎樣便是怎樣,父母也沒有特權。要孩子明白,他指出父母的錯誤,并不會受到父母的懲罰。
三、告訴孩子給父母指錯要委婉
只讓孩子為父母指出錯誤,而不考慮時間、場合,也是不可取的。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批社交對象,他早年對待父母的習慣,很大程度上都會被復制到他的其他人際關系中。如果孩子在和別人相處時,不分場合地指出別人的錯誤,而且不知道婉轉,很容易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從而得罪人而不自知。
委婉地指出別人的錯誤,不只是一種社會規范,也是對別人尊重的一種表現。在給別人留下余地的同時,也讓自己有了足夠的回旋空間。
爸爸可以告訴孩子:“你在那么多人面前說媽媽,媽媽會不好意思的。想一想,爸爸要是在別的小朋友面前罵你,你不是也覺得很不舒服嗎?”下次孩子再發現媽媽的錯誤時,教孩子一種方法,讓他委婉地提醒父母:“媽媽(爸爸),你錯了。”
四、學會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
“確實是媽媽做錯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尊重的不止是事實,還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什么也不懂,孩子既然能指出父母的錯誤,就說明他“懂”。這時父母若是嚴厲呵斥他,或者矯詞掩飾,孩子都能感覺得到。這樣一來,不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而且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學到一種對待錯誤的方——不承認錯誤。
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指錯”時,千萬不要因為拉不下面子就試圖掩蓋自己的錯誤。否則,不但蓋不住錯誤,反而會帶壞孩子,得不償失。(文/智象獨立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