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煙臺論壇! 請登錄/注冊 一鍵登錄:
<samp id="2g2gg"><tbody id="2g2gg"></tbody></samp>
  • <ul id="2g2gg"></ul>
    查看: 5088|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其他] 以馬佳佳為首的騙子們是怎么荼毒這個時代的?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5-8-8 11:4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山東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回憶成殤 于 2015-8-8 11:43 編輯

    作者:呂崢
    許多人把馬佳佳看做這個時代的布道者——她語出驚人、不顛覆傳統死不休!在中國,像馬佳佳這樣的互聯網創業紅人還有很多,他們的觀念和做法真的顛覆了這個世界、啟蒙了這個時代嗎?
    事實上我們所謂的“互聯網時代”,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同時,也充斥了太多迷夢與騙局。本期《新浪知行》,呂崢告訴你在互聯網大潮下,怎樣用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屏蔽時代的虛妄與躁狂:

    大家好,我叫呂崢。我干過媒體,寫過劇本,也出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比較有名的叫《明朝一哥王陽明》,大家可能聽過。既然寫了王陽明,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王陽明的哲學思想知行合一和互聯網之間的關系。


    一.做一件不嘆氣的事情
    △  何勇

    這個人是我小時候最崇拜的音樂人,他叫何勇,如果有喜歡搖滾的可能會知道這個人,號稱魔巖三杰之一。現在他銷聲匿跡了,因為一些你懂的原因,他只出了一張專輯,后面的專輯不能再被發行了。但是懂搖滾的人都知道何勇是中國搖滾史上一個繞不過去的里程碑。

    為什么要提他呢?因為我感覺在我的有生之年,可能再也聽不到像他的《垃圾場》,還有《姑娘漂亮》這么純粹的吶喊以及這么清澈的眼睛,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已經變了,因為我們這個時代崇拜的是另外一個人,就是馬佳佳。


    我們這個時代很搞笑,表面上看好像沒有任何一個意識形態來主宰所有人的思想了,但是你仔細想想,你會發現其實每個人,絕大多數人還是被一種思想價值所奴役,這種價值觀就是金錢至上。

    小時候我讀過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羅汝芳的明朝人。

    羅汝芳有一次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去看一個前輩,這個前輩他非常有地位,又有權勢,而且錢多得花不完,但是他已經到了生命的彌留之際,患了重病。羅汝芳和他的小伙伴進去的時候,這個先輩看著羅汝芳,又看了看他的小伙伴,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是一個勁的嘆氣。


    兩個人大失所望,以為“人之將死,其言亦善。”一定會談到一些與眾不同或者說能讓他們一下就能開悟的一些話,但是沒有,一句都沒有。在回去的路上,羅汝芳就對他的小伙伴說,如果說有一天我們像他一樣,也科舉登第,仕途順風順水,甚至入閣拜相,我們死的時候會不會也是這樣,一直嘆氣呢?然后他的小伙伴說,可能也會這樣嘆氣。


    羅汝芳就說,既如此,我們一定找一件不嘆氣的事去做。


    當時這個故事對我觸動比較大的就是他的最后一句話,選一個不嘆氣的事情去做。這個不嘆氣的事情也許不是多了不起的所謂改變世界的事情,因為我們看20世紀的歷史會發現,很多所謂想把人類帶入天堂的一些夢想,其實最后都把人類引入了地獄。


    那只是說我想選一個有價值或者有能穿越時空的一些事情去做,那等到了進入社會以后,我發現其實哪怕一件小事,你想把它做精做專都太難,因為有太多的奇奇怪怪的價值觀,有太多的雜音,有太多的誘惑,要來搶占你的大腦,他要寄生在你的大腦里面,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個痼疾或者弊病吧。


    我們每個人其實很可憐的是被剝奪了一種不想成功的權利,這個時代其實要求大家必須得成功,但是不想成功是不是一個權利呢?我覺得也是。似乎不擅長攫取資源,不當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那在這個叢林般的社會里,就沒有生存的價值了嗎?這個是我想質疑的一件事情。


    △  馬佳佳

    我們這個時代像馬佳佳這樣的布道者還有很多,他們的商業模式基本上就是靠一張嘴,很多人還自以為在啟蒙這個時代,但我覺得所謂的啟蒙,啟蒙的目的它是什么呢?應該是讓人擺脫現實的奴役,而不是讓人去適應現實。
    而反觀馬佳佳,我們會可以看到她不斷強調自己同50后和60后之間的一些區別,但是在我看來,她強調的那些所謂資源置換的一些理論,就是怎么去跟這些有資源的人去做交換,其實只是一種傳統的政商關系的另外一種表述方式。


    這個就回到集權主義和消費主義這兩個命題,我覺得集權主義和消費主義其實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就像20世紀有兩個偉大的思想家,一個叫奧威爾,他寫了《1984》,一個叫赫胥黎,他寫了《美麗新世界》。


    奧威爾他擔心的是,這是一個科幻暢想小說,他擔心的是在未來的時候,每個人的大腦都被老大哥監控著,專制機器控制了**,控制了信息,壟斷了信息,這是奧威爾所擔心的;赫胥黎所擔心的是在未來其實信息爆炸,所有人都在浩如煙海的信息里面迷失了方向,變得麻木、自私、迷茫。


    其實兩個人所表達的主題是一致的,就是這個世界上有人告訴你他想讓你知道的事情,不管是房地產,還是互聯網。


    話題又說回來,其實逐利是沒有什么太大錯誤的,我今天要講的“知行合一”,它的提出者王陽明也是在傳統的重農抑商的古代中國第一個給商人題寫墓志銘的大儒,但是我想說的是請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就是索取的這一類人尊重一下另外一種立場和態度,那就是說我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只是體驗,只是經歷,我對它不做任何改變,既不把它變得壞,也不把它變得我自認為好的。


    △  竇唯乘坐地鐵時被路人偷拍并傳到網上,引發熱議

    就像最近網絡上流傳的竇唯的那張照片,我覺得竇唯就是一個自食其力,安安靜靜的藝術工作者,他沉浸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面,為什么要去打擾他呢,為什么要去質疑他的生活方式呢?這是我無法理解的一件事情。

    二.互聯網創業的迷魂湯

    之前我在媒體工作,在創業家,我在中關村大街上就見過很多瘋狂的小孩,這些小孩他們的產品一個代碼都還沒有,就妄圖靠搖唇鼓舌來扎到一筆錢,扎到一筆投資。當然這種精神固然可嘉,這種創業的精神,但是有時候看著還是感覺好像被灌了迷魂湯,感覺催眠了似的。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大家聽過的比較多的一句話,人的痛苦本質上是源于欲望大于能力,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在古希臘,人們的生活目標是追求人的完美,但是到了今天,現代人則一味“追求物的完美”,甚至把自己變成了物,把生命別變成了財物的附屬,于是“存在”就被“占有”所支配。
    說到底,你占有了物,失去的卻是自己,故存在主義說:“擁有就是被擁有”。佛教里有一個命題是因緣和合,什么叫因緣和合呢,它涉及到一個大多數人生活在一個所謂的假我之中,什么叫假我。

    假我就是指你的人際關系,你的思想觀念,你的社會地位,你的職業,這些所有東西都是假我,為什么叫假我,因為它不常在,這些東西都是依賴特定的因素聚合到一起的,而當這些條件坍塌和消散的時候,你的假我也就隨之灰飛煙滅了。所以佛教讓人追求的是一種真我的狀態。


    △  喬布斯

    就要說到這個時代,大家比較崇拜的一個人了,那就是喬布斯。喬布斯說過一句話:“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才知道你最真實的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那人人生而自由,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為什么呢?因為就是沒有擺脫一種觀念上的束縛,如何擺脫這種束縛呢?我認為就是一個讀書思考或者說反求諸己,跳出夢幻泡影般的俗世苦樂,點燃你的自性之光。

    有一個詩人叫穆旦,他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個詩人,當然他跟金庸也有一些姻親關系。穆旦寫過一首詩,說:“報紙和電波傳來的謊言,勝利地沖進我的頭腦。等我需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就發出恫嚇與忠告。”

    幾十年過去了,這首詩依然不過時,只需要在報紙和電波后面再加一個手機。

    去年有一本書叫《信息簡史》,這本書我認為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定義了所謂信息疲勞,什么叫信息疲勞呢?這個作者給出的解釋是“因為暴露在過量的信息當中,而導致的漠然、冷淡或心力交瘁,尤其指由于試圖從媒體、互聯網或工作中吸收過量信息而引致的壓力”。


    信息其實不是智慧。那有一句詩我比較喜歡,就是“誦經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曹溪這個人如果懂一些佛教史的可能知道,他是六祖慧能。六祖慧是一個不識字的和尚,但是他的思想深度可能常人真的難以企及。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一個觀念,就是說古人也是這樣去分類的,把學問分為心性之學和到道問之學,心性之學就是你要關注自己的哲學觀,價值觀層面的一些東西,而不是去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


    那我們把“智慧”這兩個字拆開,智是通過做加法得來的,博聞廣見;而“慧”則是做減法,去除蓋在真相上面的東西,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一個是看到事物的不同,一個是看到事物的相同。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5-8-8 11:4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三.惟精惟一的智慧
    其實在這樣的一個互聯網時代,我認為看到事物的不同其實是更重要的能力,既然提到喬布斯,我們知道蘋果打敗了一個最大的手機廠商是諾基亞,其實我們不要小看諾基亞,諾基亞是在蘋果出來之前,所有的手機廠商里面對用戶體驗研究最深的一家。
    他在全球有一個700人的用戶體驗的分析團隊,不斷地去做一些調研,不斷地去制定一些新的方案,他會告訴決策部門老人喜歡什么樣的手機,小孩喜歡什么樣的手機,所以諾基亞是一個迭代速度非常快的手機廠商,有各式各樣的手機,適合不同年齡段的人,不同定位的人。


    但是蘋果出來以后,iPhone說:我就一個iphone。惟精惟一,我就黑色和白色,它把一件東西做到極致,做到簡約,做到極限,所以打敗了一個做了那么多手機的諾基亞。

    △  王陽明的心性之學教人站在心體的層面俯察世界

    這個就像一個人的目光,人的目光總是朝著外界的,對自身的了解反而很少,囿于三千世界的假象之中。有鑒于此,今天我們要講的王陽明,他提出的最重要的觀點就是讓人跳出意識的層面,站在心體的層面來俯察意識。

    我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美劇或者英劇,我個人喜歡看的一個英劇叫《黑鏡》。《黑鏡》其實表達的主題就是說大部分人其實是生活再一個虛妄的意識形態里面的,這個意識形態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不管是**還是馬克斯韋伯,這些都不重要,它重要的是你在這個意識形態里打轉,轉了一生。


    其中有一集說的是在未來,人的記憶可以被一個U盤所拷貝,你可以通過這個U盤來回放你的記憶。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因為記憶這個東西其實是比較勢力的東西,就說記憶他總是喜歡把對你自己最強烈的那一部分保留下來和沉淀下來,你對幸福的回憶,細節是很模糊的,但是如果你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失過戀,你在青春年少的時候創業失敗,那種打擊對你的記憶是非常深刻,你是很難去把它遺忘的。


    長此以往其實在你的記憶里沉淀了太多的錯謬的、扭曲的,黑暗的一些回憶和價值判斷。因為它可能只是當時那一時的一些強烈的場景,但是對于長遠來看或者你把這個空間放大來看,它未必是一些正確的,你當時得出的判斷。這些錯謬的價值判斷,貪念地控制著你,恐懼地擊敗了你,在這里面打轉,一輩子都很難得到幸福。


    所以只有當人跳出了名利和權力這些世俗的價值排序,實現了內心的強大,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那么沒有什么東西能欺騙和嚇到你。那個時候當你以這種出世之道再修入世之術時,只會無往不利。


    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說你的價值排序就是認同喝茅臺酒的人比喝二鍋頭的人更值得尊敬的話,那么你在遇到一個喝茅臺酒的人的時候,你的氣場就會很弱,遇到一個喝二鍋頭酒的人的時候,你的氣場可能又會變形。


    我想說的是什么?比如你認同的價值排序就是拜金,就是金錢至上,遇到比你有錢的人的時候你永遠都不可能理直氣壯,所以真正的心理強大是什么?就是不管你在沒有錢還是有錢的時候,你對比你更有錢的人你還是有一種通權達變,氣場很強大的心態,那么遇到比你沒有錢的時候,你又能是比較和藹,比較平等的狀態,世間的一切事情都不出于你心,真正的強大是心理的強大。


    四.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我們今天經歷的這種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的變遷,本質上是人的目光從關注外界到關注自身,關注內心這樣的一個轉變。電腦和你的距離在一尺開外,手機和你的距離是貼身攜帶。根據日本的像《攻殼機動隊》這樣的動漫的暢想,未來的人腦是直接聯網。

    這種物理距離的縮小,其實改變的也是一種人的心理狀態的改變。那么在此背景下,所謂的互聯網思維,我認為絕對不是什么所謂用戶,簡約、極致、迭代思維,而是反身而誠,真實無妄不自欺。這真實無妄不自欺是《中庸》的核心思想。


    那么如果說互聯網它推崇的是分享和免費,那[url=]移動互聯網[/url]的價值就在于內容和體驗。越是了然于心,越是了然于人,因為天人合一,人同此心,構成你我以及構成這些桌椅板凳的微觀粒子都是原子,那你把它分到無限細的時候,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佛把人的心境分為大我、真我、名我和身我四個層面,也就是告訴大家,只有站在更高的層面,才能看清較低層面的事,然后理解,知心然后用心。由此可見,在心力上用功越多,外在事功的增長空間也就越大,最后不是你跟著用戶跑,而是用戶跟著你跑。


    產品經理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熱門的職位,產品經理往往是最了解用戶需求的人,需求的背后其實是人性,我再講一個關于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故事。


    △  貝索斯

    貝索斯小的時候經常在寒暑假的時候,就去自己爺爺奶奶家玩了,他爺爺奶奶在加州,他們參加了一個房車俱樂部,經常很多人呼呼拉拉一個車隊就到處旅行去了。有一次貝索斯坐在他爺爺奶奶車的后座,爺爺在開車,奶奶在副駕駛上吸煙,貝索斯感覺窮極無聊,就看見外面的風景都快昏昏欲睡。

    這個時候他就想到一個廣告,這個廣告是一個戒煙的公益廣告,然后這個廣告里面說如果你每多長時間抽一口煙,那你的人生將被縮短多少年。貝索斯窮極無聊,他就開始算他奶奶平均多長時間抽一口煙,他一算以后,突然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就說奶奶我算出來一個數字,如果你繼續再這樣抽煙的話,你會少活9年。


    他爺爺趕緊把車停了下來,把后面的車門打開,讓貝索斯下車。這小孩也知道自己肯定做錯什么,就很驚恐地看著他爺爺,他爺爺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杰夫,就是他的小名。慢慢你就會明白,其實善良比聰明更重要。
    善良比聰明更重要,也更直抵快樂的本質。這種由人格完善帶來的快樂其實是由內而外,自然生發的。它本自具足,基本不需要外界條件的支持,被王陽明稱作“真樂”。就像斯賓諾莎所言:“快樂不是對美德的獎賞,而是美德本身。”光明也并不直接懲罰不接受它的人。但是拒絕光明,停留在黑暗之中,這本身就是一種懲罰。

    那么大多數人一事當前,往往都是腦子沒動心先動,很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和欲望所控制,無法作出正確理性的判斷。而人們做事之所以感到累,常常是因為他根本不喜歡這些事情本身,而是要事情背后的東西。比如說你讀書為了考大學,上大學為了找工作,工作為了賺錢。這樣帶著鐐銬生活,當然不高興,也不可能達到真正的快樂。


    有個社會學家叫馬斯洛,大家可能聽過,就是把人的需求像金字塔一樣分為幾個層次,馬斯洛通過研究發現,那些自我實現的成功人士身上都有一個共同而顯著的特點,即打破了二元對立和“非此即彼”的慣性思維,能夠把游離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事物整合進一個統一體。而這個,其實就是王陽明口中的“萬物一體”。


    回到我們今天演講的主題:知行合一是檢驗互聯網思維的唯一標準。不知道為什么,每次我一想到馬佳佳,腦海中就浮現出梁武帝蕭衍的故事:
    蕭衍這個人當時非常崇拜佛學的皇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四百八十寺很多就是在宋齊梁陳的梁武帝手中修建的。梁武帝他精研佛理,甚至親自登壇講經,還動不動就跑到寺廟剃度出家,自以為功德無量。


    這個時候達摩祖師有一次經過他的領土,他和達摩祖師聊天的時候,就自以為功德無量,就夸示于達摩。孰知只換來達摩一句:“并無功德。”蕭衍就很震驚,他說那怎么樣才算功德呢?達摩說既凈化自我,又凈化他人。這種度己度人的功德,不是靠世俗的有為來求得的。


    回到互聯網,互聯網不是工具,也不是思維,而是溶于你行走坐臥、待人接物的行事準則和價值信仰,它是對自由的向往、平等的熱望,是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一切真理都在你心中,不假外求,所有的學問和學說,如果沒有經過和它同樣的體驗,沒有自得于心的話,對你來說就毫無價值。


    不用去傾聽外界的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更不用去傾聽馬佳佳說了什么,一切都在你心中,天理就在你心中。因此一切學問與人生哲理,都要自得于心,否則一文不值。謝謝大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5-8-11 10:30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點這里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社區地圖 | 刪帖幫助 | 手機版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2021无码最新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无码视频|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综合国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乱妇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67194成l人在线观看线路无码| 人妻少妇伦在线无码| 曰产无码久久久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特黄熟妇丰满人妻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午夜不卡|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 无码人妻H动漫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无码视频免费一区二三区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夫の前で人妻を犯す中字|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