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煙臺論壇! 請登錄/注冊 一鍵登錄:
<samp id="2g2gg"><tbody id="2g2gg"></tbody></samp>
  • <ul id="2g2gg"></ul>
    查看: 7323|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其他] 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北大女生的求職悲歡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9-11 23:3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江蘇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醉臥紅塵吟春風 于 2017-9-11 23:33 編輯




    更高級的模仿是一個“分塊練習+加入初步思考”的過程,即通過領域細分,個個擊破,進行模仿升級。

    作者丨胡嗚昂

    大家好我是胡嗚昂
    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
    很浮躁很糾結很折騰很固執很亂來的
    北大2017應屆畢業生經過校招的艱苦鏖戰
    最終與某銀行總行簽訂三方
    結果入職一個多月就跳槽了的故事。

    我有太多的話想說,
    盡管反復刪減壓縮,
    依然不由自主地寫成了一篇長長長長長長文。
    強烈建議馬(fen)克(xiang)一下以備不時之需。

    本文復原了我從2016年8月至今的
    漫長一年的心路歷程。
    記載著我的希望與失望,
    我的淚水與歡欣,我的掙扎與放棄,
    我的妥協與不妥協。
    如果你正處于痛苦的求職期,
    可能當前或以后會經歷與我類似的焦慮與迷茫,
    面對類似的抉擇與困境。
    我想,這篇文章也許會給你一些力量。

    1
    再見,鵝廠

    “ 2016年9月8日,騰訊OA服務號告訴我,我的離職流程終于辦完了。

    那一刻我意識到,這次可能真的回不去了。”

    8月底,我在鵝廠為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走到尾聲,我發起了離職流程,而后隨團隊赴天津出差。這一走,就不再回來。
    出發前一天,也是我在騰大的最后一天。我悵然若失,久久徘徊。

    最后一天,我在鵝廠內部知乎——樂問上發布告別帖《今天要離職啦,總覺得樂問該給我發個獎?》。因為我入職兩個月以來在樂問發布的問題幾乎個個都是主頁熱門問題,簡直是話題女王,運營福音。結果樂問運營的GG真的在RTX上聯系我,問我想要文化衫還是水杯。最終我糾結了一陣,全要了。

    最后一天,我舉著手機,拍了落地窗外的藍天,拍了茶水間、食堂,和一樓大廳的大鵝。

    最后一天,我跑到騰大廣場參加了QQ瀏覽器的園游會活動,丟飛鏢贏了一只很好吃的雪糕。

    最后一天,我把辛辛苦苦加班積攢的夜宵券瘋狂地刷完,捧著一大堆酸奶走出了食堂。

    仿佛一場告別儀式。

    在那不久前的一個晚上,我的Leader胡老師,她對我說她這邊對我留用覺得是沒問題的,問我是什么打算。

    我實話實說,說我很想留鵝廠,我只是有些不確定男朋友之后是否能在深圳找到滿意的工作。

    后來,我們的總監Vincent,他約我進行一個面談。我跟他說了跟對胡老師講的同樣的話后,Vincent更直白地問:

    那也就是說,如果你男朋友來不了深圳,你就不會選擇留下,是嗎?

    我沉默了一陣,只好說,是的。

    結束面談之后,我內心感到有點空洞。隱約意識到,我可能真的要投入我此前一直恐懼的校招了。

    9月8日,我的離職流程正式辦完的這一天晚上,我正跟我球從北大小西門出來往暢春園食街走,接到了胡老師的電話。

    胡老師說他們給出的結果是轉推薦,那也就是,傳說中的不留用。

    雖然早已經做好了離開鵝廠的思想準備,那一刻到來時,還是很難過。

    胡老師說,校招就要開始了,他們認為我顧慮很多,有很大不確定性,謹慎抉擇后決定不為我保留這個hc.

    胡老師說:“唉,你啊,看到你真的想起年輕時候的我。你和我那個時候,太像了。”

    我無從得知成**子胡老師年輕時候的故事。只是聽她說著以后我要是再想來深圳,還可以找她之類的話,麻木地應著。

    掛了電話,我一時沒有說話。沉默一會兒,跟我球說: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真的要去杭州了!”

    2
    誰的城市

    “ 那個時候啊,真是意氣風發。覺得我們是全宇宙最優秀的情侶,世界必將是我們的。”

    深圳,杭州。
    這場糾結早在2016年4月份就埋下了種子。

    我們都不想畢業后留在北京,考慮備選的未來發展城市有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有較多互聯網行業工作機會的城市。

    那時候我拿到了騰訊的暑期offer,我球拿到了網易游戲的暑期實習offer,一個在深圳,一個在杭州。

    我球說,我們都好好實習,爭取都能留用,實習期間好好考察一下各自城市的情況,綜合評判一下,到時候再選擇去誰的城市。

    那個時候啊,真是意氣風發。
    覺得我們是全宇宙最優秀的情侶,世界必將是我們的。

    不幸的是,我球陪我到深圳入職,在深圳呆了短短三天,深圳在他心中就沒通過考察。

    我球說,深圳氣候太濕熱了,城市規劃亂亂的,高樓林立,感覺沒啥文化底蘊。房價也實在太貴。不太適合生活。

    問他覺得杭州如何。他說,那當然是風光優美,生活氣息濃,文化底蘊深,醫療教育發達……

    我暗自腹誹,核心問題是不是他覺得來深圳根本買不起房啊_(:з」∠)_


    去誰的城市,到頭來其實是讓誰安安穩穩地留用,讓誰重新走一遭校招火坑的問題。經歷過競爭激烈的暑期實習面試,我其實對校招充滿了恐懼,十分不愿意再經歷一遍這個過程,渴望著能通過暑期實習就搞定一份工作。

    然而,聽我球的意思他似乎不喜歡深圳。對于從事游戲策劃而言,他也相應更偏愛網易一些,盡管騰訊才是游戲界的爸爸。

    心中開始偏向去杭州,是8月底,我球的留用結果先出來。聽到網易給他的pay后,我覺得我很難讓他放棄網易來深圳找我。他現在手上已經擁有的,是喜歡的城市+喜歡的公司+很高的起薪,而到我這邊來,則是不喜歡的城市+不確定是否能拿到的offer+至少按騰訊應屆游策批發價來看沒那么高的起薪。

    等到鵝廠這邊實習考核臨近,我球讓我好好把留用的offer爭取下來。這樣有一個offer在手比較安心,之后找找杭州的機會,他也再看看深圳鵝廠的機會。大不了之后我再毀掉鵝廠的offer,這樣選擇更多,不至于太被動。

    他的說法的確最穩妥。可我總覺得,實習期間大家對我都很好,要我隱瞞內心的偏向,信誓旦旦說自己一定會留下從而把實習return offer搞到手,可等一拿到杭州那邊的offer轉眼就反悔毀約,我覺得做不到。因此,當胡老師和Vincent問我,我基本上都實話實說。

    而實話實說的結果,就是告別鵝廠。

    確認自己轉推薦的那一晚,我躺在床上,習慣性地點開了騰訊KM App,當弾出提示說賬號或密碼不正確時,我終于意識到自己再也看不了樂問了。

    剎那間,眼淚就涌了出來。

    3
    火坑

    “ 我沒得選。參加校招,就像一個漏斗,怎么也要投出幾十份簡歷,才能得到十幾個面試機會,才有可能拿到幾個offer。我沒得選。”


    之后就不得不投入了校招的火坑。很快我意識到,事情絕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簡單。

    杭州的互聯網的確發展得還不錯,可畢竟不是一線城市,并沒有那么多的工作機會。細數起來,適合應屆生去的大平臺,有,但是太少了。

    填寫網申的過程中,煩躁感一陣陣襲來。因為我填的好些公司,我都不想去。
    可我沒得選。

    參加校招,就像一個漏斗,怎么也要投出幾十份簡歷,才能得到十幾個面試機會,才有可能拿到幾個offer。

    我沒得選,只能硬著頭皮投。

    那時候還是9月中上旬,我球跟我一起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物色杭州可以投的機會。看著看著,他搬著電腦湊過來說:“你要不要投一個娃哈哈?我才發現在杭州。”

    我的煩躁感忽然達到頂峰:“我想去的是互聯網,我不想去娃哈哈!”

    “娃哈哈有什么不好?你是不是覺得民族企業low啊?”

    那一刻我簡直要被氣哭了,眼淚頓時開始打轉:“什么什么我就看不起民族企業了!我想做互聯網,我為什么要投娃哈哈啊!”

    我球有點被嚇到,說不投不投,你不想去咱們就不投了。

    唉。

    那個時候,心氣兒果然是高啊。

    那時的我怎會想到,在很短的時間里,我就迅速向現實低頭了。

    一個月后再打開我的秋招統計表,會發現我不光投了著名民族快消娃哈哈,還投了萬科、龍湖、旭輝、綠城、融創中國等一大堆地產……

    還投了中國移動浙江分公司、中國聯通浙江分公司……

    還投了海康威視、恒生電子、浙江國貿、浙江金控、杭州金投、九陽豆漿機……

    還投了杭州銀行總行、浙商銀行總行……

    整個秋招季,我投出了60多份網申。可里面我想去的公司屈指可數。

    其中,我最想去的,唯一一個給我發offer我會想也不想毫不猶豫地簽下來的,就是網易游戲的品牌管理培訓生了。游戲營銷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領域,比傳統行業的marketing少了很多拘束,玩法非常多。

    我為這個機會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準備。

    可以確定地說,我整個秋招季投過的所有公司,我為他們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加在一起都沒有網易游戲品牌管培生那么多。

    我看遍了筆經面經,對面試的流程與套路了如指掌。

    我通過種種辦法加到了若干往年面試者以及成功入職的前輩的微信,向每個人求教經驗。

    我買了品牌營銷相關書籍共七本,邊看邊做筆記,全部刷完。

    由于不是硬核玩家,我在游戲方面的知識有欠缺,我球作為我身邊的游戲從業者,為我精心編寫游戲知識相關的參考資料兩萬多字。

    我對校招的期待絕大多數都集中在這一個職位上,隨著面試日期的臨近,我的壓力與日俱增。

    我是興奮的,因為只要拿下這個職位,我的校招就可以宣告圓滿收官了,找工作太痛苦了,我迫切地想要解脫。

    我又很恐懼,如果拿不到這個職位,我該怎么辦呢?我最后會去哪呢?
    我不敢想。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7-9-11 23:3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江蘇
    本帖最后由 醉臥紅塵吟春風 于 2017-9-11 23:32 編輯

    4
    發面饅頭與肥皂泡

    “ 我以為是一個不斷膨脹的發面饅頭的那個生機勃勃的希望,竟然只是一個脆弱的肥皂泡。輕輕一碰,它就“啵”的一聲。消失了。”
    面試如約而至。一面是群面。

    面試題給了一些市場資料與數據,需要討論出游戲的推廣方案。我是一個沒什么強勢氣場的人,為了在群面中爭取到足夠的表現度,我按照我之前所設想的率先破冰,提出討論框架,最后基本成為實質上的Leader,圓滿完成討論。走出面試的房間時,我松了口氣,我一直對群面有恐懼心理,但至少這次,基本可以確認如果不是面官有什么特殊嗜好(劃掉)的話,應該穩了。

    下午,我就收到了下一輪面試的通知。心中的希望,就從這一刻開始膨脹起來。像蒸籠里的發面饅頭一般鼓了起來。

    二面是Case Study。面試題和一面形式有點相似。

    每人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把自己想要展示的東西寫在大白紙上,準備時間結束后,拿著寫好的紙到面試房間去,向幾位面試官做展示。一個小時的時間很緊張,馬不停蹄,邊想邊寫,等準備時間到了也就勉強剛寫完。

    來到房間,面對三四個面試官,把這一切假想成一次普普通通的Pre,我變得不那么緊張,基本把自己的想法都講到位了。講完之后面試官又跟我聊了一會兒有關《陰陽師》的問題。

    走出面試房間時雖然還不知道結果,但我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

    回到宿舍繼續等待通知,漸漸地從滿懷希望到手腳冰涼。

    等到夜幕降臨,整個人都快要窒息。

    忽然,叮的一聲……

    我看了一眼手機,感覺整個世界都被照亮了。

    終面!終面!

    我到了終面!

    歡天喜地把這個消息跟我一直以來沒少叨擾的往年品牌管培生的前輩分享,他們都熱切地祝賀了我,并告訴我進了終面基本上就不會有問題了,一般不會刷人的。

    我心中這個希望的發面饅頭變得無比巨大,我心花怒放,難以抑制住內心的狂喜。

    我從未像那一刻那么真切地感受到這種可能——

    我的校招,就要結束了!




    第二天上午,我最后一次來到文津酒店。一起等候面試的幾個同學交流了一下,發現整個北京地區的應聘者就剩我們8個人了。怎么想怎么覺得希望還是非常大的。

    面試官是一個雖然現在不記得長什么樣了,但當時感覺長得有點像柯潔的男子。

    然而沒聊太多話,面試就結束了。

    我看了一下表,也就不到10分鐘的樣子,頓時心亂如麻。

    此情此景,多么像半年以前的騰訊暑期實習總監面試……

    區別在于,那一次我稍稍問兩個問題,就和Vincent聊起來了。而這一次我也很努力地試圖延續話題,但面試還是很快地結束了。

    我帶過來的除了簡歷還有一份圖文并茂彩打四頁紙的材料,匯總了我的校園網紅經歷、紅極一時的在線文字游戲《是文科生就殺了那個狗皇帝》制作經歷、微信自媒體經歷、知乎小V經歷,我覺得其中會有很多可問可聊的。

    可是,面試官只翻開了一下,看到《狗皇帝》的截圖,問了一個問題而已。至少在面試期間,他并沒有看其他幾頁上的內容。

    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學校。一覺醒來已經是將近下午3點鐘。

    拿起手機就看到HR用私人手機發來的拒信“很遺憾你未能通過終面,祝你……”,心在一瞬間就沉入海底。

    原來,我以為是一個不斷膨脹的發面饅頭的那個生機勃勃的希望,竟然只是一個脆弱的肥皂泡。

    越變越大又能怎么樣呢?筆試過了、群面過了、二面過了,只剩最后一關了……輕輕一碰,它就“啵”的一聲。

    消失了。

    5
    世界的殘酷與個體的渺小
    一些很喪的哲學思考

    “ 說到底,淘汰我,對一家公司能有什么損失呢?好像不會有任何損失。那我又哪來的自信說,對方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呢?”


    秋招進行到10月中旬,我其實已經經歷過很多場面試了。

    可這一次的失敗,第一次讓我有了憤怒與委屈的感覺。

    那時的我,還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總要有一個理由,還認為世界應該給我覺得不公平的事情一個解釋。

    這一場給我帶來巨大打擊的面試里,我到底是哪個環節做得不夠好,我始終想不通這個問題。也全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

    我害怕群面,我怕我突破不了自己的comfort zone,怕我無法爭取到足夠的表現度。

    我害怕Case Study,我從沒有經歷過這種面試形式,我怕我太過緊張,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好好呈現給面試官。

    我最不害怕的就是單面,我有精彩的個人經歷,我有很多創意與想法,我有豐沛的世界,只要你愿意跟我談談。

    我一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我戰勝了自己的怯懦,當上了群面的Leader。

    我自信而得體地完成了Case Study,在問答環節也對答如流。

    可我掛在了終面,我無法理解自己做錯了什么。

    我知道這很傻,當時就知道,現在回想更加覺得傻,可我還是立刻給HR發了一條長長的短信。然后,看著iMessage變成已讀,然后依然是永遠的沉寂。

    最終,我們8個人里要了4個人,再把兩個該崗位的暑期實習return算在內,發出了6個offer。

    而我,在網易游戲校招品牌管理培訓生北京賽區的角逐中,止步八強。

    那天晚上,我和我球在微信聊到凌晨1點半。

    我們都覺得精疲力盡,對未來感到十分惶恐。

    后悔的情緒也如翻滾的海水般侵蝕著我,也侵蝕著他。

    就在前一天,他接到了騰訊互娛HR的電話。那位熱情的HR姐姐從校招伊始就盯上了他,無比熱情地給他介紹了多個工作室的電面,簡直是社招挖人的待遇。可自從我轉推薦了,我球就基本表示了回絕的態度。誰知道昨天她打來電話,說為他爭取了一個Special offer,再次問他愿不愿意來。

    拿到騰訊互娛的Special offer,這意味著與以高起薪著稱的網易游戲校招offer已經沒有差別。如果他愿意來深圳,如果我沒有離開騰訊……我們的校招在昨天就可以結束了。

    人沒有前后眼,經過了一場離職,和一場以失敗告終的面試……我們,就這么陰差陽錯地與這場校招的兩個最優解擦肩而過了。

    他嘆息,現在覺得,杭州還是深圳,或是上海廣州,不管我們去哪里都好。什么房子什么未來全都不想。只要我們在一起。我真的沒有想到校招會這么難。娘子你這么優秀,他們哪里比得上你。

    我一整天都沒有哭,可看到手機屏幕上他這敝帚自珍的話,眼淚還是忍不住翻涌起來。

    那一夜我輾轉反側,被絕望的情緒撕扯。

    我明明原本是一手好牌,擁有令大多數求職者羨慕的優越機遇,卻因低估了求職的嚴峻形勢,自己選擇走上了Hard模式。

    走到今天這一步,掛了Dream offer,又被地域限制死,我已經……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出牌了。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淪落到這步田地的會是我?我不停地思考著,自認為綜合素質不錯,面試表現也很好的我,為什么會遭遇如今的困境。

    這是求職給我上的最刻骨銘心的一課。

    我之前很自然地認為,自己足夠優秀,面對一個志趣、能力和個人經歷都對口的崗位,只要我在面試中突破自己的comfort zone,努力展現自我,發揮出來,就沒有理由失敗。

    等到自認為無比符合要求、筆試面試表現也無可指摘的我自己,被毫不留情地刷掉,我仔細一想,發現這件事其實從另一個角度完全可以解釋得通。

    世界很大,我們很渺小。

    一家公司選擇不要我,淘汰了我,能有什么損失呢?它招到的其他人難道不優秀嗎?難道會不能勝任嗎?

    好像并不會有任何損失。我也完全想不出任何方法讓一家公司對掛掉我這件事感到后悔。

    那我又哪來的自信說,對方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呢?

    終面被刷,對每一個應聘者可能都是痛楚的體驗。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你也一定會懂。

    總覺得是功敗垂成。

    只差一步。只差一點。

    可我又一想,那些二面被刷的同學,就真的比我這個終面被刷的人差那么多嗎?

    我們只是一群未出茅廬的應屆生,要哪個不要哪個,機會成本根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世界也并沒有苛待我。

    我的失敗正如同每個人的失敗,是一件雖然不幸,但又再正常不過、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一直都沒有做錯什么。我已經做到最好了。為什么這樣還是會失敗?到底還要我怎樣?”我鉆在這個的牛角尖里很久很久,心好像在粗糲的磨石上反復研磨。

    可終究要跟自己,握手言和吧。


    6
    他們魚貫而來
    而我是個過客

    “ 北京的天空泛著可疑的紫色。頂著霧霾,他騎車載著我去宣講會,我們嚴嚴實實戴著3M口罩。他蹬啊蹬啊,口罩里透出一陣悶悶的喘息聲,忽然說:小祖宗啊,你什么時候再能找到工作啊……我快要撐不住了。”


    我的那些不限地域、北上廣深廣撒網的同學,在10月份不少人已經拿到了第一個offer,談不上十分滿意,但多少已經擺脫了失業風險。

    而我沒有offer,我只能繼續苦熬。

    校招的企業很多,可一旦把地域限制在杭州,就少得可憐。

    我大規模地投地產公司。并沒有任何別的原因,單純是因為很多地產公司都有杭州的項目。而我只是想找一份地點位于杭州的各方面還可以的工作罷了。

    事實上,后來我才知道,在北京參加面試,告訴對方自己想去的是杭州分公司,且不接受地域調劑,這樣的一個女生,在一家地產公司的面試官眼中簡直渾身都是減分項。

    除地產外,我也投了幾家位于杭州的國企和銀行。反正,這時候,什么行業、什么個人志趣、什么職業規劃,都成了奢侈的東西。雖然我是那樣的自命不凡,可我還沒有offer,我不敢去想那些。

    每天奔波在宣講會、群面、二面、三面、終面之間。

    簡歷打印了一沓又一沓。

    每天穿上正裝就好像戴上了面具。

    說了太多太多同樣的話。

    也有太多太多的謊話。

    “我愛房地產。”

    “我喜歡穩定的生活。”

    “我喜歡小公司的氛圍。”

    “我發現互聯網其實并不適合我。”

    “我覺得當創意成為了一種工作其實就成了很沒創意的事。”

    “我喜歡寫東西,非常適合做文書類的工作。”

    “我喜歡和人打交道,非常適合做人力資源類的工作。”

    “我覺得還是體制內工作比較適合女生。”


    漸漸地我感到自己好像已經面試到心靈麻木。任何面試都牽動不起我一絲緊張或期待的情緒。每天早上睜開眼睛,又是新的找工作的一天,不是在面試就是在去面試的路上。朋友圈徹底淪陷,全是面試現場發來的最新吐槽。

    所有人都在說,你太拼了,你肯定會很快有offer的。

    我說借您吉言。心里卻焦慮地想:“有offer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秋招期間,我球一直陪著我。送我去面試地點,等我面試,和我一起回來。有的面試地點在杭州,他就陪我一起飛到杭州。

    我的秋招沒能如愿在10月中旬結束。而后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結束了。

    就這樣,9月,10月,11月。

    一個陰沉的霧霾天的下午,我球騎車載著我去人大參加宣講會。

    北京的天空泛著可疑的紫色,我們都嚴嚴實實戴著3M口罩。

    他蹬啊蹬啊,口罩里透出一陣悶悶的喘息聲,忽然說:

    小祖宗啊,你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工作啊……我快要撐不住了。

    我悲從中來。

    是啊,我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工作啊……我自己,也快要撐不住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7-9-11 23:3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江蘇
    本帖最后由 醉臥紅塵吟春風 于 2017-9-11 23:31 編輯

    7
    愛情的輕與重

    “ 我不知道每年有多少感情很好的情侶會在找工作這個階段分手。現實太殘酷了,愛情的重與輕,你是否真的能做出抉擇?也許你愿意做出犧牲,可你究竟能接受自己犧牲到什么程度呢?如果對方完全不打算為你犧牲,你還能堅定地說你愿意嗎?此后的日子里,你能克服內心的不平與付出感嗎?最最可怕的是,在這關鍵的一年里,任何決策都可能改變你人生的走向。你真的不會后悔嗎?”

    校招是一場浩大的各奔前程。猶如非洲大草原的角馬遷徙,是為生存在奔波。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最好的歸宿,可如果再加上一個感情的約束變量,這個線性規劃,你會怎么做?

    2016年秋天,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

    在前途未卜的壓力下,懷疑自己,懷疑對方,懷疑我們的感情,懷疑我們的未來。時常陷入深深的悲哀與絕望。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號啕大哭,我至今還記得許多細節。

    那天晚上繼續在招聘網站上刷新杭州的機會,看到一大堆賣鞋的、賣家具的、賣藥的企業的校招帖子,我感到十分迷茫。

    把城市切換到上海,我又看了一陣,在微信跟我球說:要不我就多投一些上海的吧。上海除了互聯網之外,還有一些文化產業類的公司我覺得還不錯。

    他說他絕不接受異地。

    我說,可是如果在杭州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的工作都不太滿意的話,上海有不錯的機會也可以試一試啊。

    他說那你就試吧。我也再看看上海的游戲公司。

    我說,我覺得你還是呆在網易比較好。我不想讓你來上海第二第三梯隊的游戲公司。如果最后我要去上海的話,那我工作一段時間再找機會到杭州工作。

    他說,那最多一兩年。

    我說,可是如果我干得比較開心,可能會更久一些吧。

    他說,我不一定會等你。

    我后知后覺,當時沒做出什么特別的反應。但他的那句“我不一定會等你”像是一根隱刺。之后反復回想,越想越傷心。

    第二天一起自習,我完全隱藏不住自己的情緒,郁郁寡歡了整個下午。后來,在他的追問下,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那是一個天色已經昏暗的傍晚,在我們學院一個空蕩的沒有開燈的房間,我失聲痛哭。

    直到今天,我一回想到他的這句話,還是能清晰地領會那天的自己內心的悲痛。

    還沒到深秋就已經是刺骨的寒冷。感覺自己被拋棄在世界一隅。

    絕望、無助、不安全感、被剝奪感像傾盆大雨般環繞著我,將我吞噬。

    我可以離開騰訊。

    我可以離開深圳。

    我愿意去你所在的城市,去經歷所有這些辛苦與煎熬,重新找工作。

    我不忍心讓你為了我放棄你的Dream offer。

    我想讓你去你最想去的地方。

    我想讓你做你最想做的工作。

    可我萬萬沒有想到,你竟然說你不會等我。

    我們在一起已經兩年了。

    我想過我們在一起的未來的各種樣子。

    想一起做飯。想一起旅行。還想養一只小貓。

    從來沒有任何事像他的這句話這樣,那樣真切地指出我們是完全有可能分開的。

    真的可能有一天,他是會選擇離開我的。

    因為他說他可能不會等我。

    什么叫等我?好像我成了掉隊的那個,需要他放慢腳步來遷就。

    我感到很荒唐,覺得自己成為了世界上最蠢的人。

    進而又感到十分不值。

    從來只有付出的人才會被動,才會漸漸地沒有選擇,沒有退路。

    最不在乎的人啊,總是最自由。

    他們進可攻退可守。

    這些蜿蜒的心思和著淚水成為最洶涌的控訴,我哭得不能自已,感到自己的心破了一個大洞,冷風源源不斷地灌進來,讓我瑟瑟發抖。

    他不知所措地緊緊抱著我,語無倫次地道歉,說他只是很不愿意異地,一聽到我說自己能接受異地,就無法控制自己煩躁的情緒。

    他越道歉我哭得越厲害,我哽咽著質問,所以比起我們異地,你更愿意分開是嗎?

    他拼命搖頭說我們不分開,我不想分開。是我說錯話了。我只是從來沒有想過異地,我心中從來沒有這個選項。我希望我們能一起在杭州。我們一起在深圳。如果你要去上海,我們可以一起去上海。我也可以放棄我最想要的工作,無非是工資掉一半,生活艱難一些,這些我能接受。可我不能接受異地。我們不要異地好不好?

    我問,為什么完全接受不了異地,我們之前也異國過一年啊。

    他說不一樣的,工作之后不一樣的。

    他很緊很緊地抱著我說,我不想考驗感情,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考驗感情。你可不可以不要把異地當成一件很輕松的事情。

    我說,我也不想異地啊。如果可以在一起,我當然不想異地。我沒有覺得異地很輕松,你不要說得好像我很想異地一樣。可是我也有我的驕傲,我沒有覺得自己比你差。為了不異地而做了一份將就的工作,我不會開心。你為了不和我異地而放棄你最想要的機會,我也不忍心。

    他說,好,如果你想去就去吧。我現在可以接受異地了。我也不想讓你做你不喜歡的工作。

    他說了這些,我心中的委屈和不平已經散去很多,只是在痛哭的余韻里靜靜抽泣著。

    他靠著我,忽然好像變得很脆弱很疲憊,低聲說:

    我真的有時候很怕。感情敗給時間、感情敗給距離……那樣的故事太多了。他們說工作之后人的心境會變的,我也怕自己會變,我真的擔心,我怕有一天我也會像他們一樣變壞。

    這突然的自我剖白讓我的心立刻柔軟了下來,決定就這樣原諒他。

    我流著鼻涕笑:你怎么就知道不是我先變壞?

    他拽拽他那被我的淚水徹底濕透的帽衫,抱住我說:我們都不要變壞。

    我們之間很快地恢復如常。

    他不再堅決地拒絕異地。

    而我,也只是隨意地投了一兩家上海的公司,就沒有再關注上海的機會。

    那天之后,我感到我的想法在悄然之中發生了變化。我想,失去愛情真的真的是我無法承受的重量。

    不知不覺間,我開始催眠自己。

    不要折騰了,就去杭州吧。

    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擁有還可以的薪水。

    這樣就好了。

    這樣還有什么不滿足呢?

    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吧。

    我們就在這個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城市住下來,我們一定會過上幸福的生活。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17-9-11 23:3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江蘇
    本帖最后由 醉臥紅塵吟春風 于 2017-9-11 23:31 編輯

    8
    塵埃是否落定

    “ 寄出三方的那一天,我一個人來到小西門外的DQ,吃了一杯冰寒徹骨的暴風雪,坐到天黑。”


    2016年11月25日傍晚,杭州下著小雨。那是一個陰沉的周日。

    我結束了浙江金控的終面,正和我球在杭州火車站候車,準備返回北京。

    我愁眉苦臉,身心俱疲,拎著一塊大雞排,生無可戀。

    我正進行我每日例行的驚天一問——蒼天啊大地啊,這一切什么時候才能結束啊,我什么時候才能有offer啊!

    這時忽然接到了電話。

    我就這樣拿到了offer.

    浙商銀行總行。

    面試是一個月前的事。我10月底飛來杭州,一個下午完成面試,次日上午完成體檢。

    我對銀行完全不感冒。在校招之前,我沒有任何一個瞬間設想過我從事銀行工作的可能性。然而校招就是這樣的魔幻。我在無助中聽憑它的擺布。

    面試前夜我緊張兮兮地臨時抱佛腳了一個晚上,突擊了一些銀行和金融相關的知識,惡補了一些諸如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表內表外業務之類的名詞。第二天凌晨4點多就爬起來趕最早的一趟飛機。我還為這個面試放棄了浙江移動的筆試,我想,當時我一定是十分想得到這個工作機會吧。

    Offer收到了。可是三方催得非常緊,要求5天之內就要寄出三方并繳納一萬元履約金。我并沒有太多猶豫的時間。

    噼里啪啦掛掉了我面過的所有地產公司之后,我最有眉目的面試就是下午面完的這家國企,浙江金控,對方似乎很贊賞我的樣子,表現出了很希望我加入的態度。于是到了周一,盡管才剛面試完不到一天,我就打電話給浙江金控,說我拿到了浙商銀行的offer并把薪資也說了,然后詢問浙江金控可以給我的待遇。啊,現在想來,有offer的人果然不一樣,行事風格就是拽啊。

    對方咨詢了一下人力部門,告訴我了薪資。我一聽和浙商銀行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基本不再考慮。

    四天后,我匯出了一萬元履約金,寄出了我的三方。

    家人朋友都紛紛來祝賀我,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內心也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安穩。

    也許塵埃就這樣落定了吧。

    9月、10月、11月……整整三個月了。

    三個月的漂泊無著,三個月的提心吊膽,三個月的勞碌奔波,每天都壓抑著自己,想象不出來光明美好的未來是什么樣子。

    我真的已經很累很累了。

    這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吧。

    在杭州,我和他可以在一起。

    穩定而體面,能過上性價比較高的生活。

    專業對口,對得起我的經濟學學位。

    薪資也符合我的期望。

    這樣,就可以了吧?

    我好想好想休息。

    拿到offer的感覺真好。妥帖的安全感溫暖地籠罩全身。

    我再也不用無休止地刷新招聘網站,一遍一遍地填寫網申,投遞那些我完全不感興趣的企業。

    我再也不用跑到人潮洶涌的杭州企業赴京招聘會,排著長隊遞上我的簡歷。

    我刪掉了郵箱里一百多封沒聽過的公司發來的邀請信。

    招聘網站打來電話,讓我去參加某地產公司宣講會,我可以干脆地說“我已經找到工作了”。

    我再也不用在不如這個offer的工作機會上浪費時間精力。

    如果沒有更好的機會,我就一直休息下去,也沒有關系。

    那什么才算是“更好的機會”呢?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我只能苦笑。

    寄出三方的那一天,我一個人來到小西門外的DQ,吃了一杯冰寒徹骨的暴風雪,坐到天黑。

    從前,有一個熱愛互聯網的過氣小網紅,多年來的職業規劃都是進入互聯網行業。她曾經在人人網發起現象級的“北京大學起床協會”,引發數十所高校效仿;她曾經做了一個玩家逾250萬人次的在線文字游戲《是文科生就殺了那個狗皇帝》,一度風靡微博、榮登Top50熱門話題;她堅持原創三年,做了一個一直掉粉但自成一派的個人公眾號,能被你這樣的優質網友看到;她本科就開始實習,有三段互聯網實習經歷。

    可校招里,她沒有拿到任何互聯網的offer。

    小的互聯網公司,干脆地拒掉了她的簡歷。

    大的互聯網公司,發來了拒信。

    B、C輪的互聯網公司與她相談甚歡、對她贊賞有加、向她表示熱烈歡迎,可最終還是沒有發給她offer。

    她的校招經歷是一個教科書般的屈從于現實的例證。

    簽完了三方,她在這愜意的安穩中,感到心中好像有一塊地方空了。

    她說,她還想再看看,春招的時候,杭州還有沒有更好的機會可以投。

    可是冬去春來,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

    二月得知自己被分到了信用卡部,擔心了一小下下這會不會是挨家挨戶敲門推銷信用卡的那種。

    三月不得不放下一切,開始畢業論文的征程。

    四月晝夜顛倒、晨昏不分地困在卷帙浩繁的文獻與百廢待興的模型與代碼中思考延畢的可能。

    五月終于交出了初稿。

    六月參加了答辯,以導師“就你寫的這玩意兒竟然還能評上優秀畢業論文”的高度評價結束了短暫的學術人生。

    七月畢業,離開了呆了六年的北大,她啊,就這么成為了一個銀行員工。
    9
    麻木與清醒

    “ 會不會我心中對當前工作的隱隱約約的不甘心也只是一種心魔在作祟呢?是不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找了一個不討厭的工作,就這么一直干了一輩子呢?是不是念念不忘一定要去某一個行業,確實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理想化的偏執呢?”


    2017年7月12日,我就這么入職了。

    我置辦了一身上班的行頭,穿上了白色襯衣、黑色西裝褲和半身裙,并且買了我最痛恨的黑色單鞋。

    每天7:10起床,7:40出門,騎共享單車5分鐘到地鐵站。

    7:45進了江陵路地鐵站,8:05走出龍翔橋地鐵站,騎共享單車5分鐘到麥當勞,瞎幾把買一些有的沒的早餐,8:20左右坐在了工位的電腦前。

    我被暫時安排在負責信審的中心學習基本的信用卡審批,8月底就要被派到分行進行為期半年的輪崗,而后回到總行再定崗到某一個中心。

    每天登上OA,進入信審系統,就開始了神奇寶貝的一天——批卡批卡批卡批卡……


    坦白地說,這段時間的工作雖然非常機械,但也談不上全然的乏味無聊。每天我都要在系統里點開無數個信用卡申請件,看到形形**的人,各種各樣的家庭和學歷背景,做著五花八門的工作,擁有各具特點的人生。

    我就這樣上午批卡批卡批卡,中午休息,下午批卡批卡批卡,不知不覺,就5點半了。

    到家一般是晚上6點半左右。我看著藍天和晚霞,騎車穿行在濱江寬闊的馬路上。我告訴自己,這一定是最愜意的生活了吧。

    有時會覺得內心有點空虛。

    我球入職之后非常忙,每天10點之后才會回家。下班后的獨處時光里,我時常會陷入有些消沉的情緒。

    我想,我該多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做,不要胡思亂想了。

    有那么一兩天,我在小區里跑步。

    有那么四五天,我買了瑜伽墊在家里做Keep。

    有那么五六天,我嘗試下廚,在沒有空調的廚房里一直折騰到我球下班回來。
    房東提供的家具遠遠滿足不了我們的需求,我又購置了一大堆東西,衣帽架、鞋架、書柜、衣柜、餐桌、餐椅……

    看著百廢待興的小家漸漸充盈了起來,我心中感到很安穩踏實。

    結束了在京六年的校園生活來到杭州這個陌生的城市,現在看上去一切都很好,我的人生來到了新的穩定期,步入了正軌。

    可我時常還是會忍不住會去看拉勾網。我心中其實并不認同我將在銀行業長久呆下去這件事。

    尤其是有次看到之前騰訊實習時認識的小伙伴發的朋友圈,看到她和同事完成了一個新項目,一起慶祝的樣子,心中感到十分的失落。

    7月的有天晚上躺在床上,我跟我球小小地怨念了一下當前的工作,問:“你覺得我干一兩年銀行,還有可能跳槽到互聯網公司嗎?”

    他疲倦地嘆口氣說:“你就不要想這些不切實際的了,才入職幾天啊?安心在銀行工作吧。在銀行呆著不是挺好的嗎,你覺得互聯網很好混嗎?”

    我無從反駁他的話。

    的確,我才入職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在想這些事情,未免也太過荒唐。

    我其實是麻木的。

    每天起床,坐地鐵,到班,批卡,一天過得很快。

    中午和校招入職的小伙伴去食堂吃個飯,聊聊天。

    下午點一杯一點點。

    下班后逛一逛鳳起路周邊繁華的商圈,買一些雞零狗碎的小東西。

    似乎確實有一些平淡的快樂。

    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把端莊行頭全部換掉,一閃念間有種“下班了,終于可以開始做些想做的事情了”的心情。很快卻又覺得茫然無措。

    說起來,算上通勤時間和工作間歇,我每天花費將近12個小時的時間在工作上。如果這么長的時間我都沒有在做“想做的事情”,只是用時間來換薪資,我又如何相信這剩下的零星時間能創造的價值呢?

    我其實是矛盾的。

    去年秋招簽完Offer,覺得自己基本不會再有互聯網的機會時,我有過一段沒精打采的時光。我球安慰我一陣后漸漸變得很不耐煩。

    他說,你不要太貪心了,所有的工作干起來都是一樣的,哪有你想的那么多新鮮有趣的事情。你想象中那些喜歡的工作,干起來都是各有各的煩,你不要再挑三揀四,互聯網沒什么好的。搶著要去銀行的人多了去了,只是你有偏見而已。

    我當時激烈地回懟了他,說他站著說話不腰疼。他意識到拿到了喜愛的行業喜愛的公司的offer的他在我面前已經沒有了勸說的立場,只好不再說這些“所有工作都是一樣的”的言論。但其實,他的這些話我的確也時常在琢磨。

    會不會我心中對當前工作的隱隱約約的不甘心也只是一種心魔在作祟呢?

    是不是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找了一個不討厭的工作,就這么一直干了一輩子呢?

    是不是念念不忘一定要去某一個行業,確實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理想化的偏執呢?

    無論如何,我還是延續著這種生活。

    每天認真地做著信審工作,積累著相關的知識與經驗,做著工作筆記。

    一邊翻看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教材,一邊做真題。

    領導交辦給我額外的任務,我下班之后在家繼續完成。

    盡管我的思想時常在天人交戰,可我的肉體一直在一絲不茍地沿著既定的軌道前進。理性督促我去做當前最該做的事。

    可我控制不了我的心。

    我的心一直清醒著。

    焦躁而痛楚地清醒著。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于 2017-9-11 23:3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江蘇
    10
    ONEPAGE十年后,回想你的2017年

    “ 十年后,我會如何回想我的2017年?我只怕到時我會發現,就是這一年我讓自己的人生毀于一旦。這個世界每天有幾億人在對現狀妥協,他們或許生活得也還不錯,可那又與我何干?”


    說起來很有趣。我是在校招新員工培訓期間,徹底堅定了離開銀行、回到互聯網的心。

    培訓其實很快樂,我行待我們不薄。

    8月初,一百多名校招新人來到余杭一個景區內的風景優美的山莊,住著目測4星級標準的酒店,吃著很好吃的自助餐,參加一系列素拓活動、課程、講座和競賽。

    那段時間,我仿佛又回到了校園里。來自各個部門的同學們組成幾個班級,他們青春洋溢,臉上寫滿希望與憧憬。

    那段時間,青春與夢想……這些被我深埋心中一隅后來被我認為不合時宜的詞語,被一次一次地提起。

    那段時間,我聽到許多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有人談起自己初次參與設計理財產品的回憶,有人談起自己在券商實習時參與項目的收獲。我看著他們的神情,看著他們站在自己所鐘愛的事業的起點,好像在發著光。

    我有些羨慕,更多的則是嫉妒。我發現我很難對他們這種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情緒感同身受。

    一個人的確可以做一份不討厭的工作,就這樣度過一生。

    可他只有在自己喜愛的事業里,才能發光。

    二十幾歲的青春,還有那么多的激情與能量。

    可此時的我,就像一根火柴反復摩擦在一面白墻上。

    身在銀行的我,看上去是那樣的黯淡。

    我日復一日麻木地工作,努力讓自己去接受一份無法被我發自內心當成事業的工作。

    我用性價比與work life balance去催眠自己,告訴自己:互聯網會加班,互聯網會很累,情侶雙方都做互聯網不利于感情發展,銀行工作有更高的生活質量。

    可是,再高的性價比,再多的“綜合權衡考慮”,也抵不過一聲堅決的“我愿意”。

    我從未那么深切地感受到,我其實并不屬于這里。

    可是我已經入職了,已經來到銀行了。

    我還能怎么辦?此時的我甚至比去年秋天還要被動一百倍。

    我已經畢業了,校招對我關上了大門,而社招職位大多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是啊,我才剛剛入職,剛剛安頓下來,剛剛熟悉了工作環境。維持現狀是最安逸的Comfort zone,不需要額外付出什么努力,一切就在順暢地進行。在這個階段跳槽,又何嘗不是另一個Hard模式呢?

    可當我打開我的簡歷,看一看曾經那個發著光的自己,心就更加的堅定。

    我有我所擅長的東西,我的校招簡歷充滿亮點,可不用太久,區區一年以后,互聯網營銷、傳播、內容、創意領域將永遠地對我關閉一切機遇。

    我將不被認為是潛力無窮、可塑性強的應屆生,再也不會有人關注我的校園經歷和實習經歷,我必須將這些內容從簡歷上一一刪去,而一年的銀行工作經驗也不會幫我證明自己能夠勝任那些我想做的事情。

    現在跳槽看上去困難重重,可如果我現在不走,到那個時候再想轉變,那才是真正的無路可走。

    刻不容緩的焦慮感徹底擊穿了我心中的猶豫與含糊。

    我必須立刻行動,我不能等。

    我不在安全地帶,我沒有時間繼續觀望。

    我在這里呆得越久,我最引以為傲的那些價值就消融得越多。我就像一個被丟進水里的泡騰片,維持現狀就是自取滅亡。

    那一天晚上,我正告我球:我知道你也才剛入職不久,可你一定要全力幫我尋找你廠的工作機會。

    我告訴他,我無論如何都要離開銀行,我一定要回到互聯網行業。如果我能去網易,那是最好。不然,我會尋找其他的互聯網公司,已經有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機會,遠在30公里之外的西溪。我也同樣愿意去那里,即使不得不自己租房,過上同城異地的生活。

    微信的那一頭,一直以來早已對我的怨念脫敏了的他,這一次可能終于感知到了我全然的堅決,訝異地問我:

    當真有這么無法忍受么?

    我咬咬牙,又補上一句:

    如果再不行,我就去上海。

    仿佛是給他,也是給自己的心一錘定音。

    愛情在我心中很重。

    我可以離開我喜歡的公司,也愿意舍棄安穩留用的輕松,去踏入漫長校招的未知。

    但我真的真的不能,真的真的不能就這樣變成了一個我不愿看到的自己。

    愛情也真的真的不能,真的真的不能取代我想要的那個人生。

    之所以能從去年秋天走到今天這一步,是因為我曾經以為自己能夠接受。

    曾經以為兩廂廝守再加上愜意的生活節奏,是能夠補償我內心的那個空洞的。

    但入職一個月我終于確認了。

    不能。真的不能。

    結束培訓回到家里的那天下午,我給媽媽打了個電話。

    剛開始是閑聊,聊杭州生活,聊培訓見聞,聊了半小時,我終于說,我想跳槽。

    我想跳槽。

    電話那頭停頓了一下,然后傳來一聲情緒復雜的“哎呀”。

    “你不要折騰了。你是女孩子,你就在銀行好好干吧。”

    “兩個人全去干互聯網不行的,現在這樣互補是最好的。”

    “互聯網多累啊。”

    下一秒我就已經哽咽。瞬間的委屈讓我淚流滿面,我帶著哭腔。

    “我不喜歡銀行。我不想在銀行。我想去互聯網。我要回到互聯網。”

    “我為什么要去跟誰互補?我不想互補,我想去做我喜歡的事情。”

    “那些我都不在乎,我一定要回去。”

    我梗著脖子,那么倔強。

    “就真的有這么不喜歡銀行嗎?”

    又是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問我這個問題。

    就好像只要日子還過得下去,就不該“折騰”,不該有所期許。

    我哭得連說話都斷斷續續,可現在想起來,依然能從自己當時的堅決感受到無窮無盡的力量。

    “我不屬于這里。我有我該去的地方。誰看了我的簡歷,誰跟我聊一陣,都會說我本就是一個互聯網人。我必須離開這里,我不能讓我以后后悔。我怕我十年之后再回想我的2017年,會發現就是在這一年我走上了錯誤的道路,然后把我的人生毀于一旦的。我現在還有機會,我現在就要改變。”

    終于,媽媽說:“我們當然希望你安安穩穩的不要太累,兩個人好好的在一起。不過你這么有主意的孩子,要是跟我們的想法都一樣,那才是不太對勁了。你既然下定了決心,就去試試吧,趁著這股心氣兒,不要在心里給自己留退路。”
    我擦擦眼淚,悶悶地說了聲嗯。

    “但你也一定要跟球球溝通好。”媽媽最后說。

    晚上,我球下班回來,我們終于面對面地討論起跳槽的問題。

    來到杭州以來,我無數次說起“跳槽”這個話題,他從未真的放在心上,因為當時的我自己也含混不定。可這一次,面對我的堅決,他不得不嚴肅面對了。

    我再次表達了我有多么想從事互聯網,有多么羨慕當年一起實習的小伙伴之后,他很無奈地說:“你把工作想得太美好了,你就知道看人家發票圈說工作里好玩的事、高興的事,那些無聊的事糟心的事誰會全寫出來給你看?我每天這個點才下班回到家累得半死。互聯網的工作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我聽后,平靜卻又傷感。

    “你不要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局外人。好像跟你不是同一種人,因為無知才有了過于美好的幻想。9點、10點下班的感覺,我不知道嗎?這些根本不是我此刻該顧慮的事情。我在互聯網公司的實習加起來,比你的游戲實習和正式工作加起來都長。雖然現在你在互聯網公司,我在銀行。可你不要忘了,那也曾經是我的世界。”

    我語氣很平靜,可淚水還是不聽話地流出眼角,我球嘆了口氣,終于完全接納了我的執拗,抱住我說:“那你就跳吧,努力跳吧。”

    我眼淚撲棱撲棱地掉:“可我,可我也不想異地。我不想和你分開。我不想一個人租房子……”

    我看著藍白色的印著幾只漂亮的鳥的被套,看著堆滿我們的書、照片、證書和毛絨玩具的書架,看著洗好的宜家條紋枕套在晾衣架上搖晃,心中又感到好悲傷:“嗚嗚嗚……我還想和你繼續住在這里。”

    他拍著我說:“來豬廠吧,從此以后我們一起上下班。你肯定可以的。”


    1
    后來呢?

    后來啊,這個故事就像童話一樣。


    結局是:



    我就要去網易入職了。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感慨自己實在是太過幸運的天選之子。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當你下定決心做一件事時,全世界都會幫助你”的那句雞湯嗎?

    那段時間,我在拉勾網和社招網站上看了很多很多的崗位,我的情況與這些崗位的JD大多存在差距,最大的硬傷就是工作年限。但我還是硬著頭皮投了,盡管內心對此也沒抱太大希望。如同我想的一樣艱難,我的簡歷石沉大海。

    幸運的是,真的有一個JD和我比較符合的崗位正在招人,且對工作年限沒有要求。這個招人信息并沒有掛在網站上,而是發布在朋友圈里,同在網易工作的北大的朋友看到了這個機會,轉告了我們,我立刻投遞了簡歷。

    一天后,我正在營業業務培訓的課堂上,心猿意馬地聽著臨柜業務基本規范和柜面業務操作流程,忽然就接到了網易HR的電話,約定第二天去面試。

    次日,我設法從業務培訓逃脫,培訓酒店很偏遠,我花了一個多小時打車去面試。

    上午面了一輪。

    中午和我球一起在網易食堂緊張兮兮食不知味地吃了一頓飯。

    下午面了HR面,之后HR又讓我坐一會兒,接下來再面一輪總監面。

    就這樣,我一天里打仗一般面完了三輪,膽戰心驚地翹了一天的課。

    而后是痛苦的等待。期間是怎樣的緊張、恐慌、焦慮、絕望、自我懷疑、忐忑不安……我實在是難以用言語描繪。

    一周后依然沒有任何消息,我終于完全無法忍耐這種折磨,主動打電話過去詢問。

    想結束這沒有意義的等待,哪怕死得干脆一點。

    起碼能讓我心無牽掛地再去找尋新的機會。

    電話那頭卻傳來了我面試通過的消息。

    第二天,我就向領導提出了辭職。再次日,和人力部門進行離職面談,心懷感謝,就這么告別我的第一個東家,沒有遺憾。

    我走出總行大樓,騎上一輛單車,突然決定去西湖轉一轉。

    總行就坐落在西湖邊,距湖岸只有不到一公里。我來杭州已經兩個月,卻一次都沒有想過要去看。

    這正是那天的柳枝,那天的天空,那天的山色與湖水。







    我壓抑了太久太久的心,終于融化在了湖畔風光里。拍下這湖光山色,看柳枝裊裊地搖曳在風中,竟有種泫然欲泣的沖動。

    杭州于我,再也不是一個帶著夙愿未成的苦澀記憶的地方。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蕩滌了消沉,沒有了遺憾,也沒有了怨念。

    就從現在開始,愛這座城市吧。

    對了,差點忘記說。你一定也想知道,我去網易做什么崗位。

    很巧,是游戲營銷。

    我不得不感慨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只是邁出了一步,就是兩方天地。

    就如同我只是稍稍走了一些并不遙遠的彎路,只一步就跨了回來。

    就如同去年10月從來不曾夢碎一般。

    最后用《你曾是少年》的三句歌詞作為結尾,送給在人生道路墜入迷霧的所有人。

    我們還如此年輕,還有很多的可能性。

    相信我們終會成為想成為的人。

    “ 相信愛會永恒
    相信每個陌生人
    相信你會成為最想成為的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點這里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社區地圖 | 刪帖幫助 | 手機版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无码尹人久久相蕉无码|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 亚洲成?Ⅴ人在线观看无码|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国模GOGO无码人体啪啪|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DVD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韩毛片免费无码无毒视频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