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婉兒媽 于 2018-8-21 10:24 編輯
03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自信心是人對自身行為能力與價值的客觀認識和充分估價,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影響著整個人格的健全發展,是兒童自我意識不斷成熟和發展的標志。
一個人失去自信,就像花兒失了養分,鳥兒斷了翅膀一樣。
那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力滿滿的孩子呢?
尊重讓孩子有底氣
約翰·高而斯華餒說:
人受到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英國文學家培爾辛說:
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
《芳華》中的何小萍就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
何小萍從小在夾縫中求生存,父愛、母愛雙重缺失,性格自卑、內向而隱忍。
圖片來源:《芳華》
而她到了部隊,又不被戰友所接納,女戰友排擠她,男戰友笑話她身上有泔水味。
除了劉峰,沒有人愿意接近她。
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 何小萍變得愈發自卑,她對自己評價極低,當受傷的小戰士問她有沒有心上人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配不上他。
一個沒有受到過尊重的孩子,對自己有著極低的認同感,這本質上是一種低自尊型人格的表現。
這種性格的人腦海里常常有個聲音在說:我不好,我不行,我不配。
他們認為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 圖片來源:《芳華》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
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地尊敬孩子。
想要孩子擁有自信,請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
贊賞孩子的閃光點
《極限挑戰》知識改變命運這期節目中,孫紅雷的一番話讓我感動到淚目。
節目的最后,當極限男人幫被問到父母是否一直視你為驕傲,并在親友面前炫耀你時,孫紅雷說:
我父母對我的贊賞,讓我從小就很自信,我要謝謝我的爸爸媽媽。
正是這樣的贊賞,給小眼睛單眼皮的他儲蓄了滿滿自信。
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做父母的一定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激發孩子身體里的無限潛能。
比如,一個孩子有著良好的語言能力,但動手能力欠缺。
我們可以避開孩子的缺點,肯定孩子的表達能力,努力把這一優勢發揮到極致,讓這個亮點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賞識和表揚,都是對孩子自身表現的一種認可和接納,是幫助培養自信心的力量源泉。
被愛著的孩子更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6歲前,安全感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它是一個人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礎。
而安全感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父母的愛,一個有父母的愛做后盾和支撐的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是無所畏懼的。
電影《墊底辣妹》中的沙耶加之所以能一路逆襲,從差生到考上日本最好的大學。
她的努力只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是因為她有一位始終相信她、包容她、無條件愛著她的媽媽。
我想讓孩子們做能讓他們喜歡的事情。不管周圍的人怎么說,就算與全世界為敵,我一定會在她的身旁。
媽媽對沙耶加的評價,從來不會因為她取得什么成績而發生變化。
圖片來源:《墊底辣妹》
正是有了媽媽無條件的信任,沙耶加才一路無懼風雨,成功逆襲。
因為她知道,不管自己是年級倒數第一,還是考上日本最好的大學,媽媽都永遠是愛著她的。
這就是無條件的愛,它會讓孩子明白:
我愛你,僅僅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和你是個什么樣的孩子無關。
無論你是健康還是病弱,漂亮亦或丑陋,聰明還是愚鈍,爸爸媽媽都是永遠最愛你的那個人。
享受過這種愛的孩子,內心豐盈而篤定,哪怕身陷低谷,都能自信滿滿的上路。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散落到人間的精靈,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
請為孩子埋下一枚自信的種子,用心灌溉,你終會收獲累累碩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