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760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3-10-8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乖乖的孩子才是最好的,他們不吵,不鬧,不反抗,總是很懂事的樣子,這樣的孩子真的好嗎?
做一個懂事的孩子,不要打架,別人欺負你你可以告訴老師,告訴家長,玩媽的上一篇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那個被欺負的孩子,忍氣吞聲,不敢反抗,只是單純的等著媽媽來解救他,可是結果呢?
下面這篇文章,推薦給還在一心想養一個乖寶寶的家長們,其實有時候孩子不乖,也沒有錯。
作者:釋玖
兒子從小獨立又懂事,是大家眼里公認的乖孩子。作為媽媽的我非常自豪,逢人就夸獎他。
上周五,我提前下班去幼兒園接兒子,孩子們剛好在自由活動,我就在外面微笑地看著。
兒子正專心擺弄著自己最愛的恐龍玩具,突然,一個小男孩跑了過來,一把將玩具搶了過去。
只見兒子又委屈又生氣,卻只站在旁邊看著小男孩玩,等男孩玩膩了丟在一邊,他才小心翼翼地撿起來。
可是,那個小男孩看到兒子拿起了恐龍玩具,又跑過來搶,還撓破了他的胳膊。
兒子趕緊把玩具「還給」小男孩,還一直說著「對不起,對不起,我不跟你搶了。」
說完悻悻地坐到了一邊。
我憋著一肚子氣,放學時候問他:「那個男孩搶了你的玩具,還打了你,你為什么不反抗反而跟他道歉?」
兒子卻說:「因為媽媽說過,做懂事、大度的乖孩子才會被大家喜歡啊,我想大家都喜歡我。」
聽到這話,我心里真不是滋味。沒想到一直教孩子要懂事,要謙讓,竟讓他受這么大委屈。
當「懂事」變成了自我壓抑,一味地遷就討好,就容易失去自我,養成 「討好型人格」。
我發誓,以后再也不要求孩子「懂事」了。
1 卑微討好,換不來知己好友
從小缺愛的孩子,對贊賞的渴求比一般人強很多倍,很容易因為別人一點點的友好而委曲求全,漸漸成了看似朋友多,實則孤獨卑微的人。
小時候,我父母在外經商,一年到頭見不上幾次面。而我又比較內向,身邊沒什么朋友。
為了得到同學喜歡,我經常把零食分給同學,他們挑剩下的才留給自己。還曾因為幫幾個同學趕寒假作業,熬夜到凌晨2點,直流鼻血。
但周末出去玩,她們還是不會叫上我。那是我做過最傻的事。
于是我懂了,卑微換不來喜歡,別人對你微笑,不一定代表會和你交朋友。
真正欣賞你的人,喜歡的永遠是你獨特而自信的樣子,而不是故作謙卑和討喜。
2 討好型人格,是工作中的「便利貼」
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沖突》里說:討好型人格對于溫情和贊賞有極度需求。
因為內在價值感低,他們需要仰賴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所以會竭盡全力成為別人嘴里的「好人」。
朋友微微每天風雨無阻提早半小時到公司,為大家整理桌面,剛開始大家還會不好意思,后來習慣了,便開始主動找她幫忙,微微從來不拒絕。
久而久之,大家丟給微微的工作越來越多、越來越瑣碎,她經常一個人加班到十點以后。
有時候微微很累,想早點回家,可是對方一夸她是個「大好人」,或者皺眉頭抱怨,她就不敢拒絕了,害怕自己被大家排斥。
可公司裁員的時候,微微卻首當其沖。
總有些人像微微一樣,認為討好領導同事,升職加薪就指日可待,事實卻恰恰相反。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做過研究分析,職場中「老好人」的工資比「有個性」 的員工要低18%。
工作中隨處討好他人,并為此不斷放棄原則的人,就像一張便利貼,召之即來隨手可棄,不僅得不到贊揚,反而會被輕視,因為可有可無。
3 婚姻里,越討好,越廉價
《命中注定我愛你》里的女主陳欣怡就是討好型人格。
她從小害怕別人不喜歡她,一直努力討好周圍人,只要別人給她一點微笑,她就喜歡上了別人。
曾為了花心男友負債20萬,還懷了一個孩子。為了留住男友,她甘愿付出一切。
愛情講究的是真心相對、勢均力敵,一味討好只會讓原本濃郁的愛顯得廉價而累贅。
去年,一個「親媽帶著女兒跳樓」的新聞轟動朋友圈。
女兒一句「媽媽你別拽我,我自己跳」,狠狠戳痛了大家的心。
這位媽媽月收入過萬,是家里唯一的經濟支柱,而她的丈夫不僅沒錢、沒工作、沒車、沒房,還婚內出軌。
為了挽回這樣一個男人,她居然用「帶著女兒跳樓」來威脅。
心痛的同時,真心為她感到不值。
討好型人格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把對自己的全部價值和情緒,都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中。
即使自己非常優秀,依然需要別人的不斷認可,才能感到存在的意義。
一旦別人的肯定中斷就會瞬間崩塌,像被世界遺棄。所以即使對方渣如糞土,她也「不依不饒」。
豈不知,兩性關系中,越是卑微討好,就越是不被當回事。
4 當你愛自己,全世界都會愛你
姐姐從小就是大人眼里「不聽話」的淘氣包,但卻最讓我羨慕,因為她幸福地成為了她自己。
姐姐和姐夫的性格天差地別,她喜動,姐夫喜靜,但兩人結婚5年多依舊如膠似漆。
姐姐喜歡將衣服疊在一起,姐夫總是默默按四季分開放;
她出門總是丟三落四,能來回折騰七八趟,姐夫就微笑等待;
她討厭油煙卻偏偏是個大饞貓,姐夫就學了十八般廚藝,盡心做一個家庭煮男。
姐夫以前是家里的霸道總裁,如今卻成了寵妻狂魔。
姐姐喜歡在家里大聲唱歌,盡情跳舞,每年堅持獨自出門旅行一次,對姐夫提出的要求能接受的就同意,不能接受的可以大膽表達,有商有量,絕不委屈自己。
老媽曾經勸姐姐懂事點,嫁個好老公不容易,姐夫卻說:「不,我喜歡的就是她本來的模樣,而不是戴著懂事面具的她。」
《無聲告白》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當你成為自己,不再討好,學會獨立,就會發現全世界都會來愛你。
不卑微的愛情,才能贏得對方的尊重。
不委屈地工作,才能贏得領導的信任。
不諂媚地交友,才能贏得知己的欣賞。
生活永遠只為「真實的你」讓道,不為討好者開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