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20323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2-1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mp23961107_1438782717543_1.jpeg (23.69 KB, 下載次數: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8-6 11:02 上傳
Jennifer Senior是美國《紐約》雜志、《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也是暢銷書《All Joy andNo Fun》的作者,她認為今天家長的角色變得更為復雜,被時代賦予了全新使命,父母們竭盡一切努力尋找育兒良方,卻還是時常困惑不已。
一、主流育兒書有什么問題?
“我出生的時候,只有一本書講到怎樣養育孩子,那就是《斯波克育兒經》,在斯波克醫生去世時,這本書已經賣了差不多5000萬冊。現在,我是一個六歲男孩的媽媽,走進書店里卻看到另一番景象:育兒書的數量如此之多,教你怎樣養育親近自然的孩子,養育一個過敏的孩子,養育一個健康不容易生病的孩子。
有的書教你如何用雙語養育孩子,即使你在家只會說一種語言。更不用提那些教孩子理財的書,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的書,怎樣讓孩子成為瑜伽天才的書了。除了教小孩如何拆除核彈,其他育兒書似乎應有盡有。
所有這些書籍可謂用心良苦。我相信其中也有許多優秀作品。但我看著那一架子育兒書,卻沒覺得它們會帶來什么幫助,我看到的是焦慮,它們仿佛是一座五顏六色的巨大紀念碑,彰顯著整個社會的恐慌。
這不禁讓我思考,為何養育子女會有如此多的苦惱,會如此讓人困惑?這可是一件人類薪火相傳了上千年的事情,為何今天卻讓人摸不著頭腦呢?原來可沒有育兒論壇,也沒有育兒專家。”
她在書中提到:我們都不是壞家長,孩子不聽話并不表示你教子無方。只是因為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孩子的大腦并沒有發展到“聽話”的程度。
“主流的育兒書中從來都沒有說過這一點,沒有人認為‘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沒關系’。你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沒有任何辦法,但這就是育兒過程中注定要經歷的——有些問題沒有答案。”
二、現代育兒和父母養育我們時有什么不同?
科技的變化讓父母更焦慮
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Jennifer表示:“‘育兒’看起來像個動詞,20世紀70后年代以后才流行起來。我們與自己父母育兒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努力看向未來,卻不知道未來究竟會是什么樣。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母期待我們將來成為律師、醫生這樣工作體面的人。我們這一代父母卻沒有同樣的期待,因為孩子將來會做我們不了解的事。”
“科技的變化讓父母們更加焦慮,我不記得我媽媽有焦慮的時候。過去的人并不不像我們這代父母一樣,花很多時間擔心孩子是否精神健康。如果每個家長都了解自己的童年經歷,也許會感覺好得多。因為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育兒沒有標準答案。”
做完美媽媽讓人全年無休
“在我自己的生活里,最難的一點是時常被負罪感搞得要崩潰了。”Jennifer坦白表示。“媽媽們被想象中的僵化標準困住了。人們期待中的完美媽媽既要工作,又要及時回家陪孩子玩,給家人做美餐。
她們在育兒和做家務上投入了相當于爸爸們2倍的時間。下班回家后,她們還要忙別的:做晚飯、檢查作業、給孩子洗澡,哄睡。媽媽們似乎腦子時刻不停地關注著孩子,像警察一樣全年無休。很多媽媽經常自責沒有花太多時間陪孩子,或者陪孩子的時候做得不夠好,比如讓孩子看了半小時電視以便自己可以洗碗。”
向爸爸們學習,放棄對育兒不切實際的期待。
三、媽媽們怎樣轉變態度?
不要向育兒“偶像”看齊
Jennifer也指出,媽媽們之所以更焦慮,相對而言沒有爸爸們那么好玩,是因為爸爸們并不像媽媽那樣對育兒要求完美,也是因為他們沒有被同樣難以企及的文化偶像嚇到(真實或虛構的偶像,比如虎媽)。
在書里,Jennifer問一位父親是否感覺自己是好爸爸,他說:‘我應該是標準的好爸爸。’而他的妻子卻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好媽媽,即使她面對的是精神失常的病人,有時會對她暴力相向,她也覺得上班更容易。
主動要求自己享受閑暇時光
“爸爸們往往對自己在家扮演的角色更自信,覺得自己對孩子所做的一切收效良好,并不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做到100分。很多研究數據表明,爸爸們和孩子玩時感到的壓力更小,他們更多的要求自己享受閑暇時光。如果媽媽們也能做到這一點就好了。”
總結:輕松享受育兒時光
有些研究顯示,家長的幸福指數比沒有孩子的人低。但Jennifer認為,作為家長,你可能花了很多時間來處理瑣事,疲憊又焦慮的時候,你對自己狀態的評價確實可能比沒孩子的人低一些。但如果你經歷了那些為人父母激動不已、無與倫比的美妙時刻,就會知道,那些時刻千金不換。
“你覺得非常幸福的時刻可能是孩子哈哈大笑或是說了什么讓你特別驚訝、特別有洞察力或特別貼心的話。這完全不同于看一場電影或是和朋友一起度過的愉快時光,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孩子給了我們無條件的愛,小時候,孩子信賴你做的任何決定,他經常讓你感到驚訝。當成年人的世界已經定型,是孩子的到來改變了你的世界觀。”所以,盡管Jennifer書中采訪的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更輕松些,卻從來沒有后悔因為有孩子讓生活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Jennifer在TED演講中說:“我在剛做完剖腹產手術還沒有從麻藥勁中緩過來的時候,對剛出生的兒子說:‘我會努力不傷害你。’對我和很多家長來說,做到這一點非常難。我們都說過或做過一些傷害孩子的事,都希望重來一次自己絕不會那樣說或那樣做。也許將來我們不會對自己要求這么高,而且重要的是,在盯著那些滿滿的書架時,不要忘記警醒自己內心的匆忙。”
“我認為注重培養孩子的創意和良好的道德水平更重要,孩子的善心善舉和我們的愛會幫助他們找到幸福之路。對父母來說,做到行為得體,有職業道德,愛孩子,然后就享受育兒中的歡樂時刻吧,即使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時刻你并沒有注意到。”
本文綜合了Jennifer Senior的個人網站、TED演講,美國亞馬遜網站,以及華盛頓郵報、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和Slate雜志對她的采訪。(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