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在繪畫觀點上,我不是個保守派。我一直在探索顛覆傳統,獨創出自己的藝術符號,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一個畫家,真正達到高度,是與古人、今人都不同弊,這是永不過時的箴言。但古往今來基本都是同弊者,而留下的是推動藝術進程的獨創者,這是規律!在很多人觀點里,衡量一個畫家的水平是看他的筆頭功夫,大錯特錯!筆頭功夫固然重要,但關鍵要看他繪畫中有無傳統的東西,如沒傳統的東西,又暗合傳統和自然之道,符合藝術規律,這才是真正的走進傳統,又打出來獨創出自己的語匯,這是真正的化境,由畫家向藝術家轉化。 八一年成忠臣17歲時作品
畫家和藝術家的概念很多人分不清楚,認為畫家就是藝術家,很多畫家也自稱藝術家。其實這是兩個混淆的概念,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一萬個畫家里面出不來一個藝術家,那么什么是藝術家?稱為藝術家首先必須是個思想家,沒有思想性,沒有獨立性的東西與藝術無關!蔣南翔在任高教部長時,在一次報告中談到“給我足夠的條件,我可以培養出50個杰出的科學家,但我不能保證能培養出5個藝術家。”可見成長為一個藝術家的難度有多大?現今的中國美院教育體制是培養不出藝術家的,因這套體系只能讓畫家們陷入群體性迷茫,他們不知自己的出路在那。 八七年成忠臣24歲時作品
中國畫形成獨創性是一個集大成的過程,沒傳統繪畫、傳統國學知識做背書是完全突圍不出去、我在吳冠中老啟發下試驗過兩年,期間也閱讀了大量西方繪畫方面的理論書籍,最后仍覺不成功,又繼續回頭深研傳統技法,重新讀書學習,但仍然在繼續深化,直到完全成功,突圍出去為止。現很多畫畫的人整天高喊創新,在傳統掌握上有幾個達到我的高度?又有幾人在傳統的國學儒釋易道上掌握領悟的有我深刻?他們高喊創新,與癡人說夢有啥區別?中國畫要獨創,具體表現為心靈、技巧、語言、思維等方面的嚴整多層的集成過程。它是一種由現代語言發生的社會、文化變遷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宗教信仰的傳統因素的影響力減弱,繪畫技巧和語言發生變化,在繪畫改革過程中,要敢于挑戰傳統的固有模式和程式,要有挑戰自我靈魂高度的勇氣!以此來打破幾千年來傳統繪畫的格式、規范及文人的筆墨情結。在今天的世界舞臺上,中國畫之所以難成世界主流藝術,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畫缺少現代語匯,其表達的藝術形式與世界主流審美價值存在較大出入,讓老外理解中國畫的文人情結和藝術語言有一定難度。而藝術如沒有挑戰就等于藝術生命的枯萎和終結。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在顛覆傳統再生的同時,從哲學、宗教、美學的角度去思考創建新的語匯,用來表達當下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藝術的創造是需要想象的。在古代的畫家們也都富于創造,他們也并不是趨向于程式化的符號復制。古時畫家也是通過反復臨摹學習,獲得物象的符號記憶,然后在大腦中經過充分過濾,在作畫時只需稍調整這些符號的布局,就可以重新再創構一幅作品。那時的真正高水平畫家都不是在前人基礎上高度程式化的套路復制。蘇東坡講“繪畫論形似,可見兒童鄰”,直到今天的大多數中國人,在欣賞繪畫時仍是以越像水平越高。我們知道,對自然物象的模仿,只是人類初級階段的藝術審美觀念。而人類文明到更高階段,藝術的主要任務就是創造,而非模仿!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但創建藝術語匯首先必須要領悟透傳統的技法、語言才行,不然就是無水之源、無根之木。真正的繪畫本身并不是一門普通技術,而賦予文化上的意蘊。我們看古時的文人們都學富五車,通曉詩書禮儀,知識積淀塑造出高超人格,在畫畫寫字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把人格力量達于筆端,呈現出極其微妙的個性化筆跡韻律,這是不同于常人的自家筆墨。如果一個畫家沒有文化上的修行,即使再怎么努力不辭辛苦的長年累月臨摹,也不會有大成就,而與筆墨精神無關!如果一個畫家本身缺少深厚的文化修為,只以“不求神似”地隨意涂抹來自言創新,那么這種創新能創出杰作嗎?而古代前賢們之所以不求形似,是源于他們內心的那份堅實的文化自信!徐渭、八大山人作品中的看似隨意的枯筆淡墨勾畫,后世多少人想去刻意模仿,卻怎么也仿不出原作的神韻!由此可以看出,古時文人的繪畫的真正精髓不是簡單幾筆構圖,也不是像與不像,而是作品中所呈現出的一種普通人所不具備的人格力量!一種內在文化積蓄。董其昌要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這樣,才能胸中脫去塵濁。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古時的畫家們,在追求人格獨立上的高傲與自信,對知識學問的尊崇,這是文人藝術精神的核心所在。我們臨摹古代的先賢們的大作,并不是對他們繪畫技法語言的崇拜,而是對他們人格與才情的仰望!如古代的文人畫家他們的成就和高度,如沒那時由精神主導的大環境,也是不可能的。歷史上一些杰出畫家,他們的作品常常被后人模仿,卻永遠難以被超越,因為后人學的是他的套路和技法,卻永遠學不到他的思想和文化價值觀。畫畫是什么?是畫感覺,沒感覺就沒藝術。為此,一個真正出色的畫家是個藝術家,而藝術本身是需要想象力的,需要比常人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積累,而并不是對線條、暈法、顏料等的熟練運用和掌握的復制運用。技法重要,但在掌握技法前提下向心法過渡更重要。技法人人都可達到,唯獨心法難以練就,中國繪畫的神圣性就是心法。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創建獨一無二的圖式是衡量一個畫家的重要標志,藝術是一個成熟畫家的情感宣泄和內心世界的一種有效途徑。他的表達應該給人是自由暢快的,不應被任何東西所羈絆和左右。繪畫的過程就是一種自我心靈解放的過程,也可以講真正的藝術創作就是天馬行空的過程。如我們一味地把前人的技法、教義來作為繪畫的“秘籍”,整日描繪誦詠的是前人的思想片段,那么也就沒有了思想性,而失去自我,就不可能存在天馬行空的浪漫!如在藝術上沒自我范式和符號,也就永遠成不了藝術家,繪畫是要被新生力量取代,這是達爾文進化論最生動的注解!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在藝術觀點上,我比較關注觀念和自然,觀念就是藝術作品出自藝術家的觀點,藝術是來源于人的觀念,而觀念本身就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觀念本身是看不見的,而藝術就是人大腦中看不見的思想。自然主要是通過自然,物象分解、重構和簡化,創造出一種完全獨立于客觀世界的純粹心象藝術,來重新認識中國畫傳統。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我倡導的“天道心法”,就是心象觀照的理念,追求天人合一,一半在我,一半在自然。作為畫家,在向藝術家過渡中,我覺得畫畫就是思想情感的東西在支配,應該講每一幅畫就是一個生命。畫畫說穿了就是畫自己,畫自己的心理路程,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內心思想感情都表達出來。在創建心法過程中,把掌握的傳統技法、語言通過大腦來過濾,然后忘卻傳統,把世上所有的東西都忘卻,把畫家身份也忘卻,這樣就能把自己畫進去。我的心象觀照藝術就是對自然,也是對人類反思的重新認識。我覺得,當下人類審美也已經抵達歷史滄桑的回歸期。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藝術創作歸根到底就是一個藝術語言問題,至于用什么形式,何種風格、語言、技法問題都是次要的。藝術在任何時候都以創作為主體的。只是借助某種語言、圖式、將心理的體驗、感受表達出來,這才是最主要的。而創造自己的符號,就是回到藝術本體懷抱,去追求藝術語言的純粹性,從東方傳統文化角度去探索中國人自身特有的藝術精神! (注:“天道心法”繪畫目前在深化階段,圖片暫不公開,這里發的圖片是傳統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