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2002年秋我在南京,與老友朱葵、葉維等人聊起成忠臣時,大家都講他年紀小,但輩分大。我們都把他當老朋友對待,其實如論年齡他比我們都小二十多歲,完全是兩代人。我與他也交往二十多年了,我認識他時,僅三十出頭,他是葉淺予宗師晚年最小的弟子。凡與成忠臣接觸過的人都感慨,他在書法及繪畫上是難得的奇才,有很強的自律心和定力,悟性極高,而且傳統國學知識相當深厚。朱葵講亞明老對他的繪畫總是贊不絕口,97年亞老第一次見他作品時暗自吃驚,這么小的年紀就在繪畫上達到如此高深的境界,相當了不起!當隨去的盧星堂告訴亞老,成忠臣從來不炒作,也從來不售畫,只一心一意的做學問時,亞老更是連聲稱贊,并講現在伏得久,將來會飛得很高,這是毫無疑問的!成忠臣笑著講,“我在國畫上要當第二個黃賓虹,書法上要做第二個林散之,我會沿著這個目標努力的。并講盡管現在普天下藏盲、畫盲,但我相信憑真實力會遇上真眼的!南京林散之不就是讓慧眼識才的日本人發現了么?”亞老一聽樂了,“你講林散之我可就了解嘍,林老當年為進我們國畫院,抱著一大捆字送給我,我當時是覺他這么大年齡進就進來吧。他的字也沒當回事,隨手放在桌底下,誰喜歡誰拿。那時大家也不認他的字,外地客人來南京求字,我們都推薦費新我、蕭嫻、武中奇等人,而林老根本沒人知道,誰知以后竟出大名了,那是日本人的功勞!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成忠臣從五十歲后轉向山水畫,在此之前他已經在人物、花鳥畫上具備很深造詣。他經多年的臨古研究,歷代前賢的技法及語言已了如指掌,具備深厚的傳統繪畫基礎。他現想把傳統繪畫的語言體系來個重新顛覆,按照自己的思想規則來創建自有法則的新生規則,通過畫面來重新構成一幅由書法線條及化境筆墨組成的藝術畫面。在技法上借鑒歷代先賢的繪畫經驗,強調骨法線條的現實感,把盛唐鼎盛的青綠山水技法與傳統水墨畫的勾、皴、點、染技法融合一起,突出畫中所蘊藏的“禪”味和“韻”味。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了解成忠臣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思想深刻觀點鮮明的人,與其說他是畫家,倒不如說他是位思想家。多年的讀書思考,使他具備不同于常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他清楚對繪畫藝術大膽的探索,與任何事情都一樣,需要大膽的探索才能看到它的有益和無益的性質,有益的東西可以保留,無益的東西可以拋棄。創建新型筆墨語系,可利用新的筆墨、線條、構圖來營造出強烈的視角沖擊力,給人以震撼。成忠臣講創建現代語匯思想以此重塑大唐雄風,把中國山水畫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高度!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唐代是我們中華文化精神上充滿活力的一個時代,稱之為漢魏風骨。其特點是雄渾悲壯,高亢若烈,陽剛大氣,有傲居世界的王氣!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成忠臣講他以前在吳冠中老啟發下試驗過兩年現代水墨畫,原是想中西融合,后期知中西嫁接之路不可行。中國畫無論怎么創構新語系,都不可離開傳統這個大框架,離不開筆墨與骨法線條。他今年仍想繼續圍傳統這塊來繼續探索,他現已有大體思路。他想以新型的現代水墨先畫一系列的“浴火重生”題材,他講以這一題材有著意義尋常的作用,激發起國人的自強精神!而表達這一題材就在圍繞山水畫來表達,他講傳統山水畫存在很多弊病,他想整合構建起一套能真正體現出歷史上大唐時代那種霸氣繪畫風貌。山水畫在歷經千年的積淀和發展過程中,古人在技法上已完善出一套體系,而繪畫理論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代時達到頂峰。但以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山水畫的藝術格調在不斷下降,在文化內涵上越來越薄弱。尤其五四運動以來,大批留洋學子把西方美學思想帶入中國,開始導致國人對傳統文化了解越來越少。新生政權成立后,各美院以西方光影和素描來指導教學,更是與傳統中國畫的審美習慣顯得不倫不類,這種強制性全面推行的素描教育,也深深地嵌入到山水畫創作中,徹底改寫了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改寫了中國畫的視覺傳統。素描技法畫山水畫已沒有筆墨生命力,中國傳統繪畫的寫意精神已不復存在。這是因為素描技法這種外來文化很難與本土的文化土壤融合,很難落地生根,也無法開花結果。只是把形式上的東西勉強融在一起,這只是西方文化的一種標本與擺設,顯得過于膚淺,沒有鮮活的生命力,更談不上是創造!也導致了今天的中國人對傳統文化能真正理解的少之又少,審美標準完全扭曲了,畫盲、藏盲遍布天下!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清代和尚石濤當年提出一個筆墨當隨時代的口號,在今天卻被一些功利主義觀念的人大肆利用,導致一些創作山水畫者的作品輕薄空疏、滿紙唳氣,經不起推敲。改革開放后在與世界接軌的口號下,大批畫山水畫的畫家追求國外印象派的樣子,追求晦暗朦朧的涂抹效果,借鑒國外水彩畫的潑彩技法胡涂亂抹。以至后來的黃賓虹熱,一些人不理解黃賓虹的“點”是怎么回事,在畫面上突出了如雞皮疙瘩一般密密麻麻的“麻點山水”,而成為當代中國山水畫的主流。這是石濤萬萬沒有想到的他一句不經意的話所帶來的后果!不重視文人情結的筆墨精神,而在今天過分倡導寫生,也把中國畫帶進了死胡同。成忠臣形容的一針見血,就是穿著古裝的現代人在裝古人。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作為真正意義上的畫家,成忠臣幾十年來堅持深入傳統,不為西方美學思想所動,他無論人物、山水、花鳥畫都是堅守“筆墨”這一底線,堅持骨法用筆。他一直是對這種拋棄傳統中國文化,使得中國畫失去了其特有的精髓,那種“筆墨”實質性的東西丟棄深深擔憂。他決心以一己之力,創建新的符號體系,來重塑中國畫的大唐雄風!藝術創造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過程,圖式、筆墨、程式構成是一種美的創造,也可以說是歷代前賢的創造積累下來的經驗。另起爐灶,在不失傳統宗脈的前提下,努力創造新的圖式,新的語匯。而不受傳統圖式束縛,但又不違離傳統文脈,這不僅需要畫家要有深厚的造詣和功力,還需要獨特、深邃的從藝經驗和美的意識,也包括藝與技的高度統一,而老友成忠臣完全具備這實力! △成忠臣書法作品 (作者章飚:原安徽省文聯副主席,安徽省美術家協會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