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前年我回家鄉煙臺辦了兩次展,因時間倉促,展覽所用的一些畫被裝裱師用機器裱了,留下了一塊心病。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正月里我閑著沒事,反復琢磨著怎么能把這些機裱的畫想法揭下來,以便重新另托一層。問了許多朋友及畫家同行,普遍反映機裱的畫根本無法揭,什么方法也揭不下來。但我這人一生偏不信邪,非要研究下看看怎么回事才安心。我先研究了傳統手工裱與機器裱的原理。傳統手工裝裱,紙與紙之間粘合得很密實,畫面十分光滑整潔,把畫懸掛起來用手抖一下,或者用手指彈一下會發出“蹚蹚”的如龍吟一樣的聲音。而機械裱的畫,畫面顯得有些虛澎,不怎么光滑,有點粗糙,手握有點潮乎乎的感覺,懸掛起來用手彈一下會發出“撲撲”的悶響,與手工裱還是有區別的。手工裝裱能更好的展現出作品畫面的墨暈效果,使畫面不呆板。手工裝裱需選擇有很好基礎的裱工來裱,但現在傳統式的手工裱工越來越少,有些蹩腳裱工師,甚至有很多一知半解,對漿的問題都沒弄明白,導致裝裱起來的裱件很硬,易折裂。遇上這樣的裱工,還不如用機器裱的好。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至于手工裱還是機械裱好,這種世間事要一分為二具體分析。利益驅使下這種論爭是無休止的。其實有識之士都心知肚明,用機械裱不需要專門的裝裱培訓,不需要專業知識,機械裱操作簡易、方便,沒有太高的技術難度,人人都會按說明書操作。裝裱出來的字畫再配上花邊,俗氣透頂的五顏六色的裝飾材料配花邊,在特定的消費層是有一定的市場。因現在社會人們層次不同,定位不同,需求和消費不同,所以帶來的要求也不會一樣。在如今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權威喪失,利益的驅使,使得誠信淪喪,利益的最大化使得許多人行事不擇手段。這花花世道,存在就是合理的,利益下的詭辯讓善良正直的人無語,讓人嘆為觀止!至于怎么去舍取,是消費者自行選擇的事!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通過了解傳統手工裱與機械裱的原理后,我總結出了揭開這機裱字畫的竅門,就是把要揭裱的畫裁下,只保留畫面,但裁畫心時保留四面的裬子邊。揭的方法是先把裁下的畫心折起,用水浸泡半天,放冰柜冷凍一夜,然后拿出再放鍋中用熱氣蒸15到20分鐘。趁熱拿出放到畫桌上,畫面朝下鋪平,揭時先找到四面裱邊,挑起裱背紙留出畫心,然后按順序小心揭出。整個過程很自然輕松,用這方法膠就自行脫離紙面,失去粘性,這方法的操作成功終于讓我松了一口氣。講與一些朋友及裝裱字畫的人聽,他們都趕來觀看現場操作,都感到十分驚奇。有裝裱字畫的朋友回去后給我發來了他的觀點,他這個觀點也使我明白為什么我的這些畫用機裱能揭開,而有的根本就揭不下來的原因。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因我終生所用的紙是正宗意義上的宣紙,檀皮足,這類正宗宣紙韌性強,拉力大,是用石灰和陽光自然漂白,呈弱堿性,因而有“紙壽千年”之稱,所以揭時容易揭下。如今的紙不是宣紙,普天下都是書畫紙,這類紙都是用漂白劑漂白,機械化速成,呈弱酸性,這類紙脆弱,遇膠一粘合根本就無法揭。弄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也就了解機裱字畫的原理了。如裱的是真正的宣紙書畫,可以揭下來,如是書畫紙則完全揭不下來。 △成忠臣作品(真材實料)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就清楚了,如是機裱的書畫紙創作的書畫,也就沒必要再去揭它了。如今的書畫紙最多保存幾十年,就不存在揭與不揭的問題,無任何意義了。現今普天下無宣紙已是公識,那些號稱宣紙的,說穿了都是書畫紙,這種紙的原理原料是龍須草紙漿,用現代造紙工藝制作而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書畫紙現在不僅在生產地涇縣,在全國各地都普遍開花,遺憾的是普天下的書畫人都不明白什么是宣紙,用書畫紙反而用習慣了,而真正的宣紙他們用起來不怎么習慣。現在在涇縣真正會傳統宣紙工藝的已寥寥無幾,會古法宣紙技藝的更少見到,這門從大唐時誕生的“千年壽紙”正面臨失傳。 △成忠臣書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