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現在小yo已經快3歲了,各種Terrible Two的癥狀小家伙一應俱全,比如說什么都不肯穿衣服啦,讓他安靜他反而開始大叫,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大哭大鬧等等....
很多媽媽不知道Terrible Two是幾乎所有寶寶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是生理發育的必經之路,出現的時候萬萬不能和寶寶對著干,而應該進行正向的引導,否則絕對會事得其反,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不錯的應對方法,妞們可以參考。
什么是Terrible Two? 幼兒到2歲左右會有一個反抗期,對父母的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英語中有一個詞來形容這個階段,叫做the terrible twos,“可怕的兩歲”。
一個帶孩子很有經驗的老太太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的時候,麻煩就開始了。”盡管她可能從來沒有聽說“兩歲反抗期”,但她的說法確實反映了“群眾的智慧”。孩子長到和桌子一樣高,正是兩歲左右。英文中對此則早就制造了一個專門的詞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
孩子為什么會有兩歲反抗期? 所謂的兩歲反抗期,其實時間不一定局限在兩歲。這是一個從一歲半到三歲多的范圍,不同孩子“鬧”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孩子的“**”其實是孩子成長的表現。嬰兒期的孩子還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對他來說,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而到了兩歲左右,孩子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也意識到“我”是有著自己的想法、愿望,和他人不同。因此,他就需要通過行動體驗自己的獨立,也證明自己的獨立。
這時孩子最喜歡說的話,首先就是“不!”還有就是“我自己(自個兒)來!”或者經常自呼其名,說“寶寶(自己的小名)要這個!”“寶寶不要那個!”所以,兩歲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展階段,并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
一般來說,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在三歲以前沒有鬧過,兩歲多的孩子每周發脾氣一到兩次是正常的。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的程度就越強。
可怕的兩歲真的有那么可怕嗎? 好像還是昨天,你的孩子還是那個襁褓中的乖寶寶,除了吃吃睡睡還什么都不會,轉眼之間,他不僅會掙脫你的手去做你不讓他做的事,甚至會開始用他那極其有限的詞匯開始和你頂嘴!至于他在公開場合的“坐地炮”,更是父母記憶中的噩夢。兩歲反抗期之所以稱為“可怕”,其實是由于父母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造成的。如果你有充分的準備,“可怕的兩歲”并不可怕。
先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之前很多人都認為terrible two是孩子在小時候親子關系沒構建好,安全感沒滿足 夠而導致的一種不良現象。現在已經證明terrible two是孩子發展的一個正常階段。terrible two和孩子的親子關系是否構建好,是不是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沒有必然的聯系。也就是說盡管孩子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她/他還有可能出現terrible two的。terrible two是孩子自身發展(需求)的一種表現。
首先,這表明寶貝開始有了主見,有了自己的思想。這其實是好事情,這些變化通常發生在寶貝變得“自立”之后,可探索范圍變寬,寶貝也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了。他們意識到自己不再是依附于某個人的依附體。而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別人知道這一點。但是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夠表達自己,因此他們用這種方式向“世界”宣告。
其次,寶貝正在掙扎著認識現實。和嬰兒時期不同。寶貝不再總是能夠得到他所要得到的東西。這是寶貝們必須學習的人生一大課程。因此也就不必驚訝寶貝們經常會感到生氣,沮喪,有時還嫉妒。他們還不知道如何對付他們的這些情感,他們想要表達自己情緒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發脾氣,打人.或者扔玩具。這既是發泄也是試圖與外界交流溝通。
給父母的貼心建議 1、幫寶貝發展語言 2歲左右的寶貝正處于語言發展階段,思維比語言先行。寶貝在他想要某東西而得不到時都會感到惱火。當寶貝由于缺乏語言表達而產生挫敗感時就表現反常了.這時非常需要家長的理解。要想幫助寶貝,很顯然.媽咪的首要任務是和寶貝說話,傾聽,再說話。寶貝感情表達了,心情也就平靜了.自然也就不會再哭鬧了。
2、教寶貝表達情感 情感是隨著語言的發展,隨著寶貝對詞匯的理解而產生的。滿意.高興.有趣.對他們來說統統是“舒服”:生氣,沮喪.嫉妒.傷心,對他們來說統統是”不舒服”。因此媽咪要教寶貝表達情感,如果寶貝理解了“生氣”的意思,當他生氣時,他會說“我生氣了”,而不會用扔玩具.打人,或是咬人的方式來表示他生氣了。
3、讓寶貝自己拿主意 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寶貝已經意識到自己有自己的權力,希望自己能夠當家做主。因此有時候讓寶貝自己拿主意,這是對他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依著寶貝。媽咪可以給寶貝們提供2—3個選擇。比如說,讓寶貝自己決定用紅色的還是藍色的毛巾洗澡,這既給了寶貝們當家作主的感覺,又避免了寶貝隨心所欲地做決定。
4、讓寶貝有所準備 在某件事結束之前可以給寶貝提前5分鐘的提示,如還有5分鐘該回家了。這比突然讓寶貝接受某種決定要好。讓寶貝有所準備。另外,教給寶貝商量、談判的語言和技巧,這樣生活會更好。
溫馨提示: 1、不管寶貝多么生氣.媽咪保持冷靜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事情會變得更糟糕。要讓寶貝知道有這些感覺是正常的。媽咪應該做的是幫助寶貝們正確地處理這些情緒。當然這需要時間.家長們需要有耐心。
2、一個不好的情緒本身并不是問題,它只是告訴你某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需要去處理。切忌告訴寶貝不要有某方面的情緒,相反,媽咪應該鼓勵寶貝們說出他們的感覺,并告訴他們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然后教給寶貝們相應的處理方法。
3、當寶貝情緒失控時.給他一個愛心擁抱吧。切忌暴力。
4、當寶貝情緒轉好后.媽咪可以跟寶貝一起反省交談剛才發生的事,可當個笑話來講,不要板著面孔說教。(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