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作為家長真的不容易,不能魯莽的打罵孩子,也不能太過溺愛。其實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再以一顆平常心和孩子交流。
"哎呀,你怎么又……"
0.jpg (103.74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0:59 上傳
這是爸媽最容易說出的一句責備孩子的話。當看到孩子反復出現類似問題的時候,“哎呀,你怎么又……”這樣的話很容就脫口而出,話里充滿抱怨或無奈。
這樣的責備無異于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對于孩子改正行為問題有害無益。
其實,當孩子的行為不合適,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孩子隨處涂鴉,可以給他一個自由涂鴉的小角落,準備一個小畫架,小畫板,或者就給孩子一面涂鴉墻,告訴他可以在這里畫。如果孩子不喜歡喊人,不要責備孩子沒禮貌,每次見到外人,父母主動打招呼就好了,孩子沒多久就會學會的。
"你別給我添亂了,一邊玩去"
0.jpg (102.44 KB, 下載次數: 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1:06 上傳
當大人在做家務的時候,孩子總想過來幫忙做點什么,但卻可能越幫越忙。不耐煩的爸媽最喜歡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別給我添亂了,一邊玩去。”
孩子參與家務事兒其實是值得鼓勵的,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鍛煉了手部能力,而且會獲得控制感和自我認同感。
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務事中去吧,給他分配一些他能完成的活兒,他會非常高興,你也會輕松很多。
"你不會,還是我來吧"
0.jpg (92.14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1:08 上傳
看到孩子事情做不好就著急了,馬上沖上去幫忙。比如,吃飯時,孩子想擺碗筷,媽媽擔心孩子不小心打碎碗,脫口而出:“你不會,還是我來吧!”在爸媽的事事包辦中,孩子的主動性和探索欲一點點減弱,甚至形成習得性無助。那個時候,就只能像上圖中的這位媽媽,無奈地嘆息“孩子怎么會變得這樣懶呢”。
孩子在探索中成長,如果擔心孩子在探索中受傷,可以跟他說:“媽媽/爸爸和你一起做”,讓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
"你如果……,我們就……"
0.jpg (91.84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1:09 上傳
父母們習慣了“你如果……,我們就……”這樣的獎勵模式。以孩子的表現為條件,制定家庭的活動計劃。可是,決定權在家長,而不是孩子。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無力感,而且這種“談條件”并不能使得孩子真正建立起良好的行為模式,反而讓孩子從中學會了討價還價。
"別人家的孩子都能,你怎么就不會呢?"
0.jpg (111.64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1:12 上傳
中國的孩子都有一個公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總拿孩子跟別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勵孩子變得更好,然而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在這樣的對比中,會自覺不如別人,自信心被一次次傷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曲線,在人生最初的這個時期,有些人快一點,有些人慢一點,這些都沒有關系。最忌諱的就是揠苗助長,損壞了孩子的自信心。
"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
0.jpg (86.47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1:14 上傳
我們總是希望男孩子勇敢,如果看看男孩子因為小事兒而哭,父母可能就會責備:男子漢大丈夫,至于嗎?
其實,男孩子也需要自由表達感情。如果經常對孩子這樣講,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淤積在心里,孩子可能最后會成為一個無法自如表達自己情感的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可不少)。
"你還像不像個男孩兒/女孩兒"
0.jpg (77.02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2:32 上傳
當男孩子好靜,女孩子喜歡運動時,我們可能會不經意間說出“你還像不像男孩兒/女孩兒”之類的話。
這和“男孩應該窮樣,女孩應該富養”的問題類似。在孩子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千萬別武斷地給予否定。男孩兒成為一名出色的畫家,女孩兒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不也很好嗎?
"膽子也太小了,這有什么好怕的"
0.jpg (75.5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2:34 上傳
恐懼其實是兒童期的正常現象,是孩子自然的感受。而否定孩子的害怕,就等于否定孩子的自我,讓孩子產生無力感和挫敗感。
當孩子感到孩子的時候,父母與其說在孩子面前表現得膽大和勇敢,倒不如像孩子一樣表現出膽怯,甚至裝得比孩子還膽小。讓孩子知道,害怕是多么正常的感受,慢慢消除孩子心中的無力感。
"聽見了,別再叫我啦!"
0.jpg (78.86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5 12:36 上傳
手頭事情比較多的時候,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很容易煩孩子。這時候,如果覺得孩子說的事不重要,就不用心聽,或者干脆打斷他:“聽見了,別再叫我啦!”
如果當時確實在忙,可以把語速降下來,低聲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現在比較忙,過會兒再聽他講,并履行承諾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