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近段時間,各大高校陸續放假,大學生陸續回家,有了大把的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寒假對大學生和家長來說,本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可記者采訪了解到,寒假開始沒幾天,不少家長和大學生紛紛開啟“抱怨模式”,大學生假期里與父母相處得并不融洽。對此,專家表示,大學生已經成人,家長不宜再掌控他們的生活,同時提醒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智育與德育要并行。
大學生 在家被數落,后悔沒在學校多待幾天 老家來自昌樂的小劉就讀于湖北美術學院,今年上大一,因為學校放假比較早,1月11日就回到了家。這是小劉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寒假,本想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可在家沒幾天,她就與媽媽“吵翻”了。
小劉告訴記者,在學校的時候,她晚上12點過后才開始睡覺,大家在宿舍要么玩手機,要么玩電腦,如果早上沒課,起床也會比較晚。放假回家后,她延續了這樣的作息時間,本來沒有太在意,可沒想到幾天后就惹惱了媽媽。“這幾天,早上不到7點,我媽就喊我起床,晚上10點之前如果看到我還在玩手機,會三番五次地催促我睡覺,如果不照做,就開始數落個沒完。”小劉說,她為此已經快崩潰了。
小劉告訴記者,為了躲避媽媽的數落,這兩天她一直以同學聚會為由,跑出去找同學玩,可因為回家太晚,還是不可避免地跟媽媽吵了起來。“我在家她就各種嘮叨,不在家吧,她也嫌棄,還說我是個白眼狼,反正怎么做都不行,早知道這樣,放假了我還不如多在學校待幾天呢!”小劉抱怨說。
無獨有偶,剛放寒假一周,家住東方世紀城的小魏就跟媽媽鬧得不愉快。小魏是濰坊學院一名大三學生,平時不喜歡做家務,以往家務都是媽媽自己做,可這次寒假開始后,媽媽覺得她長大了,不能整天玩手機,應該學著做點家務,就特意讓她在家打掃下衛生,做做飯,可這讓小魏很煩心。
根源 父母教育出問題,仍按未成年標準要求 “現在的孩子是怎么了,真是太不懂事了,早上9點多了才起床,起床后就整天抱個手機玩,說他幾句就不愿意了,現在我也懶得說了。”家住濰城區華實小區的一位家長鄭女士感嘆說,她也對孩子放假回家晚睡晚起的生活作息和整天抱著手機玩的狀態感到非常不滿,可孩子對此卻不以為然。
不少大學生放假回家,總會與家長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就此,我市家庭教育調研員、家庭教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范美玲表示,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范美玲指出,大學生已經是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自我意識逐漸成熟,希望能獨立掌控自己的生活。據不久前一媒體社會調查中心對2002名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0.7%的受訪大學生認為上大學就意味著獨立,28.8%的受訪大學生希望家長完全放手,64.5%的受訪大學生則希望家長適時給予幫助。
作為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不希望被父母各種掌控,然而,對于父母來說,大學生也依舊是孩子,并不能完全放手,還是按照未成年孩子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試圖干涉,因此難免會產生分歧,造成關系緊張。 如今,大多數大學生與家人缺乏真正的交流。現代人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加深,很多大學生成了忠實的手機控,和父母的溝通交流變少,這也成為分歧和矛盾不斷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