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煙臺論壇! 請登錄/注冊 一鍵登錄:
<samp id="2g2gg"><tbody id="2g2gg"></tbody></samp>
  • <ul id="2g2gg"></ul>
    查看: 378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其他] 讀不讀大學的差距,悄然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2-13 10: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山東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櫛風沐雨 于 2017-2-13 10:32 編輯

    作者 | 子非魚

    曾有一篇文章,是清華大學教授李宏斌的演講稿。


    文中提到了中國的大學回報率,指出中國教育的真實回報率被高估了。


    所以,目前人們在受完所有教育后獲得的經濟回報、職業地位中,只有1/3真正來自校內校外的教育,而2/3是由家庭背景和先天能力帶來的。


    因此,李宏斌教授說,在剔除掉學生的先天能力、家庭背景因素以后,中國大學教育的平均回報率是10%,而高中教育回報率幾乎是0。


    看到這個結論,可能有的人會很吃驚。


    都說讀大學是幫助一部分人實現地位提升、社會實現公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可如果連大學回報率都要依靠家庭背景,那么背景不強的孩子,是不是就真的沒得選擇了?


    別急,等讀完我們的文章,你就會知道,除了家庭背景,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大學回報率。如果背景不強,還有其他方面可以努力。


    廢話不多說,帶你了解大學回報率及其影響因素,還有讀大學與不讀大學在收入、事業前景上的區別。


    一、了解教育回報率

    1
    什么是教育回報率?

    毫無疑問,教育是一場長期、高額的投資。


    投資就要期待回報,因此所謂“教育回報”(return on investment of education),就是一個人多受一年的教育,在工作以后能收回多少回報。


    這個回報,可以是經濟收入這樣的顯性收益,也可以是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的提高帶來的精神滿足,以及社會地位晉升、人脈資源增加等隱性收益。


    如果算上上學時遇到未來的人生伴侶,那么這個回報可能還包括“婚姻回報”,和為下一代改善基因的“基因回報”。


    因為這些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都是通過一個人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后才得以體現,所以在探討“教育回報率”時,我們會著重于“大學回報率”。


    資源、人脈、社會地位提升等隱性收益,很難將其量化比較,而金錢收入是最直觀的衡量標準。


    所以,經濟回報仍是學生和家長在做決定時考慮的首要因素。


    同時,經濟學家也會以收入水平來衡量“大學回報率”。


    2
    大學回報率平均有多少?

    歷年來有很多研究算出,中國城市教育回報率大多在6-10%,意思是多一年教育,收入就增加6-10%,而農村的教育回報率則在4%左右。


    這就意味著,高中畢業后有沒有再讀至少四年的大學,將會造成兩種學歷的巨大收入差異。


    美國聯邦儲蓄銀行經濟學家們,將人們讀大學的成本,與大學畢業后直到65歲退休的收入進行了核算,得出本科學歷的平均回報率在14-15%,比一般銀行儲蓄率的6%還要高出一倍多。


    相信有過投資經驗的人都會知道,這是何種水平的回報率。


    3
    大學回報率受什么因素影響?

    看到這里,也許你會想:大學回報率看起來并不賴,但為什么有人讀了大學從此海闊憑魚躍,而有人即使拿了畢業證也只能蝸居地下室呢?


    研究人員也發現,即使平均的大學回報率很高,但并非意味著每一個人享受相同的回報率。


    有人能得到51-91%的回報,可以說是通過大學獲得地位飛躍;而有人卻收獲-32%的負回報,生活質量還不如高中畢業。


    為什么會有如此懸殊的差異呢?


    這就要看,每個人受教育的回報率,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


    01. 個人能力

    在中國,高校擴招導致的普通大學教學質量下降廣為詬病,從中導致的學生能力不足、渾水摸魚拿文憑,更是屢見不鮮。


    這就導致越來越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從大學宿舍直接搬入蝸居床位。


    他們花了四年時間和數萬元學費、生活費,最后得到什么?


    在一項關于“職業技能”的權威研究中,學者發現有五項能力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在事業上獲得成功。


    這五項能力就是“情緒穩定、性格外向、樂于嘗試、為人親和、做事盡責”,其中,情緒穩定、性格外向和做事盡責是最重要的三項。


    有的人讀了四年名校,甚至再加上2-3年研究生,都不一定學到了這些至關重要的能力,因此更容易在職場上頻頻受挫、加薪無力,讓人產生“白讀書”的感覺。


    而有的人只讀三流大學,甚至沒有大學文憑,卻因為能力出眾而走得更高更遠,成為“讀書無用論”者廣為推崇的傳奇典范。


    其中的差距,就在于職業能力,而非學歷高低。


    而這些能力,其實要看你究竟怎樣利用時間和學校資源,充分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界。


    學歷出眾、能力超群,就可能全面向好、所向披靡;


    學歷了了,能力一般,則只能接受命運的調戲。


    所以,如果你沒有進入一所很好的大學,或者一流的專業,那么你完全可以通過針對性地訓練以上幾方面能力,幫助自己彌補學歷不高的遺憾。


    02. 學校質量

    一般說來,名校學生的大學回報率,會高于普通大學的回報率。


    李宏斌教授測算出,畢業于名牌大學、211大學,比普通高校的回報高28%,而985大學的回報率,是211大學的1倍,所以在中國讀好大學是有回報的,也是為什么大家都要擠破頭進入好大學的原因。


    這一點也無可置疑,名校不僅教學質量高、硬件條件佳、社會聲譽高,而且校友資源廣,也會在精神境界、人脈廣度、社會軟資源等方面上,給予學生很多的支持,幫助他們在日后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機會、走得更遠。


    03. 所選專業

    總的來說,工程類、計算機類和數學專業,將會比文科類專業的回報率更高。


    在美國,即便同在一所名校,計算機、工程科、數學專業,也要高于商科專業,而商科又高于人文社科類專業。


    從下圖可以看出,斯坦福大學、哥倫畢業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IT以及哈佛大學,都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高居回報率榜首,而同樣是名校的大牛專業,斯坦福的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回報率,就要稍遜于計算機科學專業。



    如果孩子實在對文科類專業感興趣,那么名校的文科專業回報率,一定要比普通大學文科專業回報率高。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在本科各專業中,數學和計算機的大學回報率高達18%,高于平均水平的10%。


    接下來是工商管理(17%)、社會科學(15%)和其他文科類專業(12%)。


    另外,教育學專業的回報率最低,是9%。


    在中國,各專業的回報率排名也基本相似。


    根據2016年教育咨詢機構麥可思的數據,中國大學十大本科專業畢業半年后的月收入如下,依然顯示出理工科>商科>文科類的趨勢:




    中國十大本科專業畢業三年后的月收入如下:



    除了“理工科類的大學回報率較高”這個事實,相比于文科類畢業生,理工類畢業生還比較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美國的Pew研究機構,專門對不同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做了調查,其中有60%的理工科學生表示,他們找到了與大學專業對口的工作;而只有43%文科類學生的職業與專業對口。


    在中國,2015屆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最高是醫學(95%),其次是工學和教育學(均為71%)。


    因為滿意度不高一般都會離職轉行,而文學和農學半年內離職率,是各專業中最高(31%),醫學專業半年內離職率則只有12%。


    依舊說明,理工科類最容易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對自己工作滿意度較高,也較少在短期內做出轉行決定。


    如果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與專業有較大差異,這就意味著,工作中有很多知識需要重新學習、很多的思維定式需要打破,這勢必會給畢業生較大的工作壓力,也會付出更高的時間、金錢等轉換成本。


    所以,現在我們知道了,如果你想最大化自己的大學回報率,而且想減少轉行幾率、避免不必要的時間、人力、金錢損失,不妨選擇數學、工程類、計算機類的理工科專業。


    而如果實在喜歡文科和商科專業,就最好努力一把考入名校,在校期間保持好成績、訓練職業技能,就會獲得較高的大學回報率。


    不是有一句話說,“我們這一代讀金融和理科,就是為了下一代有能力讀藝術和哲學,還不用為前途和生活發愁”。


    上一代讀了回報率更高的專業,爬到人生更高的層次,自然也能為保證下一代生活無虞,讓孩子得以依照愛好,選擇看起來回報率不高的專業。


    家庭背景

    根據文章開頭李宏斌教授的結論,家庭背景對一個人未來的決定力量,包括大學畢業后的工資收入與發展前景。


    比如,出生于城市、富裕家庭,父母是公務員,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更高。


    而家庭背景對未來成就的決定作用,在一項研究社會階層流動性的英國研究中,亦有所體現。


    這項研究發現,那些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孩子,即使能力不佳,也會因為家庭背景優越,而不至于掉下已有階層。


    其中原因在于,家境優越的中產父母,為了防止自己孩子階層下滑,利用金錢優勢、社會資源、人脈關系,為孩子有效創造了一個“玻璃屏障”(glass floor)。


    這個“玻璃屏障”,就是由足夠金錢、知識和資源拓展**的豐富的學習機會,讓經濟優越的孩子學到足夠的社交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以及自律、溝通、堅持、堅毅等非認知能力。


    這就導致,哪怕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成績差,也比來自貧困家庭的優等生,進入好大學、成為高收入者的可能性,要高出35%。


    那么,貧困家庭的優等生讀了大學,會不會就可以和富裕家庭的差等生抗衡呢?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7-2-13 10:3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二、沮喪的事實:家庭背景的力量難以撼動

    中外學者的研究,通過已有的大量數據得到結論:


    大學教育的確可以增加收入,但依然無法抹平貧富差距。


    也就是說,家庭條件不佳的大學生,即使拿到大學文憑,其剛畢業時的收入,以及收入增長速度和幅度、職場收入和職業天花板高度方面,也很難敵得過家庭條件富裕的大學生。


    1
    剛畢業時收入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孩子,就連大學剛畢業時的收入,都可能比富裕家庭的同學低,這在中美兩國都是通用的法則。


    美國的數據來自最大的收入數據網站Payscale,結果從下圖就可以一目了然。家庭財富越多,剛畢業時收入就越高。



    在中國,情況亦如此。


    根據2009年的一項研究,城鎮大學畢業生的父母年收入增加1萬元,相應學生的初次就業收入就會增加33%,而農村生源中,父母年收入的影響則不明顯,這被認為是因為農村父母給不了孩子太多幫助。


    并且,對于父母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孩子來說,其父母平均教育年限在9年以上,則這個孩子大學畢業時的初次收入,則明顯高于父母在非政府部門工作的畢業生。


    這也許是因為,政府工作人員的職位與受教育程度正相關,而職位高的政府人員,可利用的資源更多,投入給子女的就更多。


    國外Heckman和James的實證研究也表明,父母學歷每提高一年,就能使子女收入增長3-5%。


    總的來說,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父母學歷越高,孩子在大學剛畢業時收入就越高。


    2
    整個職業生涯收入

    Payscale還發現,美國只有18%低收入家庭的大學畢業生,會在職業生涯中期時進入收入前25%收入梯級。


    也就是說,只有18%的人,會通過大學教育,完成底層到上層的逆襲。


    而家庭收入本來就在全國前25%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當中就有39%的人,會在職業生涯中期時,憑個人資產進入前25%的收入梯級。


    而畢業10年后,有1/3家庭收入在全國最低25%的大學畢業生,收入水平仍在最低25%,也就是說,1/3依舊留在底層。


    可以這樣理解,哪怕畢業十年,也依然有近33%來自底層階級的大學生,仍舊擺脫不了底層的命運,無法獲得社會階層的流動。


    就整體來看,無論出身貧困還是富裕,大學教育都會增加一個人的收入水平。但是,增加幅度依然有很大差異(如下圖)。


    來自最富裕家庭的孩子,到了職業生涯中期時,其收入增幅最多。



    研究還發現,隨著時間推進,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大學生,與來自高收入家庭的大學生,兩個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是逐漸拉大的。


    大學剛畢業時,低收入背景學生的工資,是高收入背景學生的2/3。


    但到了職業生涯的中期,也就是剛進入他們的中年時期,這個數據是1/2。


    從2/3到1/2,可以看得出他們的收入差距是越來越大的。


    也有中國學者得出,父母的教育水平,能解釋收入差異的5.58%。


    又由于在中國,戶籍制度也是一個影響職業和收入的重要因素,因此戶籍類型也能解釋收入差異的7.08%。


    如果再算上性別、健康水平和父母職業地位,在中國,家庭社會經濟背景這一項,就能解釋人與人收入差異的13.78%,這是一個不小的數據。


    富者越富、窮者愈窮,或者干脆原地踏步,馬太效應持續生效。


    一個人除了畢業初期的收入,其整個職業生涯的收入,也是會受家庭背景影響的。

    • 家庭后備資源越多、財富水平越高,一個人在事業中就越有后勁,獲得的資源和支持也就越多,所以收入上升速度和幅度越大。


    3

    事業晉升空間收入

    除了收入,家庭收入水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一個大學生在職業階梯上能爬多高、走多遠。


    家庭收入在全國前25%的大學畢業生,有18%的人成為了高級管理者,而家庭收入在最后25%的大學生,則有33%止步于中低層管理者,成為高級管理者的人更少。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富裕家庭的父母,會不遺余力地在家庭資源、社會關系方面,對孩子的事業的給予支持。


    他們正如《歡樂頌》中的曲筱綃,在職業生涯早期,不需太費力就可以在各種資源的加持下迅速成長,所以稱為高級管理者的幾率更大。


    而家庭資源并不強大的大學生,其家庭并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持,就好比邱瑩瑩、樊勝美一樣,需要全憑自己的個人力量,從職場小白開始打拼。


    即使最后也能與家庭稟賦雄厚的同輩平起平坐,也需要付出更多的辛勞和時間。


    三、為什么一張大學文憑,依舊敵不過家庭出身?

    看到這些事實,也許你會開始產生疑問:家庭財富水平和父母教育程度,會影響孩子從小受到教育的質量,這一點很好理解。


    但是為什么,即使貧困的孩子上了大學,他們依然無法在收入上匹敵家庭富有的同輩人呢?難道出身就是一生的宿命,擺脫不掉了嗎?


    對于這個問題,因為每個人從小的成長環境、父母教育理念,以及所擁有的資源稟賦并不相同,即使同樣的家庭背景,其價值觀、事業觀和財富觀也會不同,孩子的走向自然也會有差異。所以,我們只能跟隨經濟學家做出猜想。


    研究此課題的經濟學家認為,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

    童年時期的家庭資源收入

    我們曾有多篇文章都提到,家庭經濟水平高的父母,會在孩子教育中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經濟資本),主動快速地給予孩子幫助,并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職業感覺”、社交能力和其他軟實力。


    他們所采取的“協同培養“策略會使孩子在進入職場前,就獲得足夠多的能力、氣質和毅力,持有更高的理想抱負(文化資本),從而更容易好的發展。


    在孩子進入職場的時候,背景強的家長,還能夠通過廣泛的社會關系(社會資本),幫助孩子更好地實現求職和晉升。


    如此一來,家庭背景就通過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三種途徑,產生對下一代的影響。


    而家庭比較貧困的父母,會過于依賴學校和公共機構,在教育中通常所采取的“放養散養”、“快樂教育”策略雖然保護了孩子的天性,但也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學習機會,從而無法獲得有利于職場發展的足夠技能。


    這些孩子進入職場后,很多職業技能和素養,都需要靠自己的試錯和碰壁去習得,所以其職業發展之路,會比從小就獲得職業感覺的同齡人要更緩慢、更坎坷。


    2

    貧困學生所讀的大學質量

    眾所周知的一個事實,是頂尖大學中絕大多數學生,都來自中產或以上階層。


    在中國如此,在美國這個階層分化明顯、大學學費昂貴的國家,更是如此。


    其中原因,有貧困家庭孩子的認知能力、非認知能力較落后,從而導致的“被動考不上”,也有優秀的貧困孩子因自卑造成的“主動不敢考”。


    美國教育部門的數據顯示,只有不到10%的貧困學生數學成績拔尖,而家庭收入高的學生,占據數學高分成績的48%。


    在這樣的成績差距之下,兩種家庭的孩子,在高中后所去的大學,自然也會完全不同。


    越是精英大學,越是集中了家庭背景好的學生。


    在哈佛、耶魯法學院這樣的精英大學,有60%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前10%的家庭,而只有5%的學生來自家庭年收入后50%的家庭。


    而且,基于同時,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進入精英大學的幾率要比貧困家庭孩子高4倍。


    在中國,情況也是如此。清華大學的學生中,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較低,呈現“倒金字塔型”。


    經濟學家也發現,很多成績不錯的貧困家庭孩子,都不敢報考精英大學。


    盡管這些學校有很好的補助政策,也可能提供非常有用的學業、職業能力培訓支持,但這些孩子在高考之前就低估自己的能力。


    并且,有的貧困孩子即使進入精英大學,也會因為“絕對的少數派”而被校方忽略。


    在一本專門描述名校貧困學生的書《Paying for the party》中,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貧困學生的心理需求,導致很多孩子感到迷失、沮喪, 或產生心理問題,或承受不了壓力選擇退學。


    我們已經知道,大學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收入水平,多數貧困家庭的學生只能去普通大學、專科學校,這也就造成他們很難在畢業后找到收入豐厚的工作。


    3

    貧窮帶來的稀缺感,束縛了努力的腳步

    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貧窮會成為心智的負擔,即使沒有人提醒你稀缺的存在,貧窮狀態也會削弱智力和自控力。


    而且長期的稀缺感,會在大腦中留下記憶,使人即使擁有了足夠的錢,也會無法徹底擺脫緊張感。


    比如,挨過餓的人,會長期過于關注食物,買菜做飯時也很容易準備過量,或飽受暴食癥的困擾;


    小時候被嚴格限制零用錢的孩子,等自己有能力賺錢以后,依然會由于內心揮之不去的匱乏感,要么不敢花錢、永遠感覺缺錢,要么揮霍無度,缺乏必要的理財理念。


    這都是稀缺感造成的內心感官失調。


    另外,神經科學家發現,長期處于貧窮狀態下的孩子,其智商發展會存在一定的滯緩,這也是稀缺感對智力限制的證據。


    稀缺會導致“管窺”,也就是說,內心的稀缺感一旦占了上風,人就會忽略了詩和遠方,而只看到眼前的茍且。


    同一個人,哪怕他本來就擁有高智商,也會在稀缺狀態下表現出比自身更低的智商。


    如果一名學生整天為錢的事發愁,那么他對金錢的稀缺感,就會讓他過度專注于缺錢這件事,自然無法專心學習和發展能力。


    在大學的時候,他們容易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對能力發展貢獻極小的兼職中,從而沒有多少時間去思考真正有用的事,更舍不得投資自己。


    哪怕工作以后,也會因為家庭負擔、未來生計而對金錢關注過多,忽視了自己的職業技能提升。


    相比于家庭富足,無需為生計發愁,從而可以專注于自身能力發展的同齡人,這些低收入背景的人,就可能更缺乏進步和提升的后勁。


    由此看來,彼此之間收入差距的拉大,也是情理之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7-2-13 10:3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四、回報率低,就不讀大學了嗎?

    上一部分中呈現的悲觀事實,也許會讓很多家庭背景不占優的人開始沮喪:既然大學文憑都無力與家庭背景匹敵,那么讀大學還有什么用呢?


    也許你聽過幾個“僅憑初中學歷就躋身百萬富翁行列、大學輟學卻成為億萬富豪”的故事,很多中國底層少年,更是將“讀書無用論”奉為圣經,期待自己也能不讀書就賺到大錢。


    然而,這樣的傳奇故事只是少數中的極品,這些人成功的關鍵,也絕對不是“輟學”這一項。


    正如無數被修枝剪葉、添油加醋的成功學案例,太多“沒文憑的逆襲故事”,去掉了不符合邏輯的細節,成為忽悠底層大眾的障眼法。


    也許,的確有些人憑借絕佳運氣或超人能力成為了佼佼者,但更多的人,則會在盲目跟風和沖動效仿后,重重跌倒、成為炮灰,繼續茍延殘喘于底層,被社會所忘記。


    你只知道,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從大學輟學后創辦了傳奇企業,而你不知道的是,他們早已就有了專注的領域,輟學以后也針對性的專業持續學習,并沒有扔掉知識和書本睡大覺。


    更不要提比爾蓋茨的父母給了他最初的資金,促成了第一筆生意,以及從小就有的知識、技能的熏陶。


    如果你還認為,沒有學歷也一樣可以成為資本大鱷,那就讓數據告訴你:


    大學文憑也許并非階層流動的通行證,但根據李宏斌教授的說法,在中國,如果沒有剔除先天能力和家庭背景,中國大學回報率有16.3%,高中回報率非常低,只有4.5%。而且,多讀一年大學能增加16%的收入,大學畢業生與高中畢業生相比,收入要高出64%。

    而在美國依然如此,沒有這一紙文憑,會讓你整個職業生涯少賺100萬美元。


    1

    大學與高中文憑的收入差距

    Pew研究中心發現,盡管從2001年到2013年,美國經濟危機導致本科學歷工資下降10%,高中學歷者工資下降8%,但大學學歷仍比高中學歷多賺75%。


    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拿到大學文憑的人,會比只有高中學歷的人多賺100萬美元,而且不同專業最高薪資及最低薪資差距或將達340萬。


    例如,一名石油工程本科學位的畢業生一生收入約480萬美元,而一名幼兒教育本科學位畢業生收入僅140萬美元。


    建筑學和工程學專業平均年收入為83000美元,而教育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年收入是60000美元。


    也許你會發現,剛畢業的大學生工資其實并不高,甚至可能還不如已工作幾年的高中畢業生。


    但Pew的數據是“整個職業生涯”,說明高中學歷者收入增長的幅度和速度,是越來越慢的。


    而擁有大學學歷的人,即使起步收入不高,但他們在大學中積累的知識、能力、資源、人脈,會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起到重要作用,從而使收入的增長速度越來越快,從而拉開與高中畢業生的差距。


    2

    學歷差距的時代特色:高中學歷越來越不值錢

    正在讀文章的你,或許會認為,過去年代的高中文憑就很值錢,與大學文憑的差距也并不是很大。


    但Pew的研究會告訴你,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學歷的含金量將會越來越低,高中文憑也將越來越不值錢。


    Pew發現,1979年,高中學歷者收入,是大學學歷者的77%。


    而如今這一代,也就是2013年正處于25-32歲的年輕人中,這個百分比成了62%。


    兩種學歷之間的收入差,正在越拉越大。


    再看學歷與貧困的關系。


    在今天這一代的年輕人中,就有22%只有高中文憑的人處于貧困中,而1979年時的年輕人中,只有7%的高中學歷者處于貧困。


    可以看出,如今只有高中學歷,日子將會越來越不好過。


    現如今,如果僅僅止步于高中文憑,就很難在社會中維持生活。


    倘若不去讀大學,那么一場大學教育可能帶給你的各種“軟資源”,就會與你失之交臂,更不要說獲得事業和人生的成功。


    社會習慣于將”沒讀書的大老板“和”高學歷的小職員“相比較,以論證”讀書無用論“的有道理,卻忽略了時代的變遷和成功要素的變化。


    正如有篇文章中所說:


    不需要科技含量的小五金創業時代即將成為過去,“沒有讀書”的人要想再創業成功,已近癡人說夢。


    沒讀過書的農民企業家,因為缺乏發展企業必須的技術,已經很難與科技含量高的企業相抗衡。低技術行業已經形成了壟斷,在這些領域很難有零起點、無技術的創業成功者。


    也就是說,中國以后的發展,很難再出現”沒讀書的大老板“,而更多的將是”讀過書的大老板“,而且他們將出現在科技含量更高的行業。


    因此,從收入水平、事業空間和工作滿意度來說,讀了大學的人,都完勝沒讀大學的人。


    結語

    今天的文章中,科學研究很多、數據不少,也許閱讀過程并不會那么美好。


    但我們通過大量的證據,就是想幫助大家看清:


    要算清教育回報,并非一個簡單的話題,如果你想弄清楚“讀大學究竟會如何影響人一生的收入,以及貧困家庭的孩子要不要讀大學”諸如此類的問題,勢必需要堅實的論據和數據。


    如果僅憑一味的說教和個人案例,是很難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


    在這些證據中,有比較殘酷的現實,比如“家庭背景的確會影響初次就業收入,和畢生的收入水平”,但依然有鼓舞人心的信息,就像“高中學歷將越來越貶值,大學學歷總能比高中學歷多賺75%”。


    對于家庭條件好的家長來說,讓孩子讀大學是一件不需要猶疑的事。


    他們考慮的更多是“能不能讀名校”,以及“讀什么專業”。


    這篇文章中“理工科大學回報率高于文科類專業“,以及“名校文科類專業,其大學回報率高于普通大學”,這些信息可能會對他們更有用。


    而對于條件不是很好,且掏出孩子學費都要費很大力氣的家庭來說,盡管讓孩子讀大學未必能在這一代實現階層的晉升,也或許無法與家庭稟賦優厚的孩子相匹敵,但如果與相似家庭背景、但沒有讀大學的同齡人相比,他們會獲得的經濟收入和隱性資源,將是高中學歷者遠遠比不上的。


    拼能力、拼學歷,或者拼家庭,你總得有一樣拿得出手。


    也許家庭是你無法改變的宿命,但能力可以加強,學歷可以提升,擔心普通大學回報低,就去考名校。


    或許總是有人勸告家貧學子不要費力費錢讀大學,但中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尚不完善,選擇都會有風險。


    而如果這一代的貧困學生讀了大學,那么他的下一代就很可能無需再被貧困束縛住了手腳,也不必為上不上得起大學而糾結。


    貧困,也許無法在一代中消除,但至少可以通過教育而逐漸淡化,在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擺脫貧困。


    • 一代人的微小努力,都會在下一代身上產生不小收益。


    美國已經有研究證明,在了解過大學回報率,以及大學學歷與高中學歷的差距以后,學生會更傾向于追求更高的學歷。

    所以我們也認為,對于那些曾對大學價值有過懷疑和猶豫的人,今天的數據和背后的理論,是值得一讀的。


    世界有諸多殘酷的事實,我們希望把它們擺在你面前,幫你看清各種選擇的利弊,總比永遠在不自知中頹廢落后強。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點這里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社區地圖 | 刪帖幫助 | 手機版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无码午夜福利高潮视频|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丝袜|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无码| 人妻AV中出无码内射|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资源网|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日韩精品真人荷官无码| 中文字幕AV中文字无码亚|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一夲道 |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AV高清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青草|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