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清供始于秦漢盛于明清,從宋代開始清供被認為是文人雅士的風雅標志之一。由于宗教的興盛和文人性情所致,唐宋時期的文人士大夫階層把這種習俗推向高潮。至明代時,清玩之風表現的有增無減之勢,已經成為文人之間的普遍現象。世人把宋人喜好的清供習俗作為典范加以效仿,將清供這一文化生活作為時尚延續下來。由于世人追求雅逸,崇尚清供的同時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畫家,他們將“清供”作為題材而進行專題創作。 成忠臣作品 到了清代,清供圖的形制逐漸成型,清供繪畫發展到了鼎盛時期。到了清中期以后,帝王將相的喜好又更加推動了清供畫的發展。清代乾隆皇帝是這種習俗的大力倡導者,在他的推動之下,宮里掀起了歲朝清供熱,以“歲朝圖”為題材的繪畫發展達到高峰。清供文化藝術的傳承將清供習俗演繹成一種文化,出現了大批對這一習俗的虔誠與癡迷者。 成忠臣作品 成忠臣作品
在對清供畫需求旺盛的明清兩代,開始出現許多畫家熱衷于畫這一題材,這一風氣在當時的揚州畫派和海上畫派中尤為興盛,許多畫家都樂此不疲,刻苦探索,如陳洪綬、李鱔、鄭板橋、黃山壽、趙之謙、任伯年、虛谷、吳昌碩、王一亭等人,近代齊白石、陳半丁、王雪濤、**等人也都畫過大量歲朝清供圖,風格多樣,以民間常見之物入畫,技法多以大寫意,小寫意以及兼工帶寫見長,并配以詩文,使之成為圖文并茂的文人畫。“清供圖”蘊含著中國的傳統文化生活中最為雅致獨特的一面,同時又給予庶民百姓對于歲時佳節最為樸素的美好期盼,在雅俗共賞中,反映出人們對于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成忠臣作品
畫家成忠臣繼承了宋元明清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他筆下的清供圖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典雅,以靈活多變的筆墨、與色彩結合,以色助墨,以墨助色,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了韻律。他知道“清供圖”的興起源于宮廷,其作品固然華美雅致,富皇華麗,然而卻少了許多百姓的生活情趣與文人情懷。為此,他筆下的清供圖完全擺脫了宮廷的富貴味,呈現出深邃而有生活文化內涵,別有一番韻味。 成忠臣作品
成忠臣在繼承前人基礎上,別出機抒,注重用色,突破了古代文人們所秉承的“夫畫道之中,水墨為上”的原則,他筆下的清供圖清新淡雅,區別于古今前賢。在他的這一題材畫中,花瓶、盆栽、山石、梅花、蘭草、牡丹,以及吃的白菜、蘿卜、螃蟹等尋常之物都有入畫,他注重畫中的設色明凈淡雅,明快溫馨的格調,形象生動活潑,別具風格。另外,他的一系列清供圖有的還會迎合大眾喜好,以喜氣洋洋為最,比如“滿堂富貴多歡喜”一派富貴吉祥之氣,炭盆熊熊,紅燭高照,梅花笑,茶正開......此外,他還在有的畫中旁邊敷著幾只佛手、柿子、如意,有的幾根蘿卜,一顆白菜,乃至玉米、花生、倭瓜,有的還畫上老鼠、貓、魚等動物,使之體現出山居情懷的“農家清供”成忠臣筆下的一系列清供題材繪畫作品,都寄予著人們辭舊迎新,祈福納祥的美好愿望。 成忠臣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