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文由LinkedIn原創(chuàng),作者趙勇軍,一枚愛讀書的電力工程師。
每年元旦,除了旅行看煙花和朋友嗨,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制定新年計劃: 在夏天來臨前,減重10斤; 讀完50本書,并完成讀書筆記; 攢錢20W做投資基金。
為了達成這些小目標,我們往往給自己制定各種各樣的計劃。拿瘦身來說,計劃表上一定會有些條款——絕不吃零食,一周健身房打卡三次。
制定計劃的過程真的是雞血滿滿,感覺成為更好的自己指日可待。但恕我直言,80%的人都無法堅持,在第二年制定同樣的新年計劃,然后繼續(xù)失敗。
為什么我們明明知道什么是對的,但總是很難堅持下來?
我以自己作為“小白鼠”, 101天不間斷地堅持做一件事,從俯臥撐30個起步,到現在每天160個輕松完成,甚至一度發(fā)展到每天不做寢食難安的程度。 收獲滿滿,也想給大家談談關于堅持的五大原則。
1、選取最容易實現的單元目標
循序漸進 經過這101天不間斷做好一件事的實踐,我有個最大的感悟——如果一件事讓你感到很痛苦,多半會失敗。
在哈佛大學《幸福課》上,Tal Ben-Shahar教授有個非常經典的舉證:刷牙洗臉這件事每個人做了很多年,你是否意識到在“堅持”了?答案顯而易見。 其實,不僅在于刷牙這件事已成習慣,更在于這件事不費勁,不需要耗費過多自控力,是件容易完成的事。
想要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一開始要設置一個“單元目標”,這個單元目標得耗時短、完成輕松,不影響正常工作學習。比如每天讀10分鐘的書,做10個俯臥撐,小區(qū)里走兩圈,別小看這單元,往往比遠大目標靠譜得多。
注意,如果每天為了打卡,夜里昏昏欲睡地看書,或者鍛煉強度太大,嚴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狀態(tài),就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了。 單元目標的易實現性是最基礎的技巧,是長時間堅持的根基。
2、建立打卡機制
積累成績 我曾經精心制定過無氧訓練計劃,每周單數做俯臥撐,雙數做仰臥起坐,周末休整,合理漂亮,但基本沒啥用,結果最長時間也就堅持了一個多月,俯臥撐70個的水平。
《自控力》一書中說:自制力是肌肉,需要持續(xù)刺激。這樣才能養(yǎng)成習慣。
在這次101天里,我要求每天自我打卡,記錄完成過程,保證101天不間斷。只要出現一天沒完成,就全部推倒重來,必要時直觀顯示,比如在日歷上每天完成就打個×,將持續(xù)積累的成績直觀化,這對于習慣養(yǎng)成尤其重要。
我最夸張的一次,是堅持到大約六十多天時,在變電站加班干活到半夜兩點多,滿身臭汗,累得不行,但想到鍛煉一旦間斷,就要推倒重來,于心不忍!于是又黑燈瞎火地做了一百多個。
打卡,讓放棄堅持的沉沒成本變高了。
3、量化目標
成果及時反饋 可量化的意思是目標清晰明確,比如單元目標是每天讀書,每天鍛煉這類,目標就寬泛而無法量化,但如果是每天看10頁書,每天寫100字短文,這樣就可量化。
目標越明確就容易實踐,越容易實踐就越容易堅持。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量的累積過程,清晰知道自己目前的水平,保證實時修正提高。 在具體運用中,則還要注意及時反饋。
知乎上有個非常經典的問題:為什么嗑瓜子可以堅持一兩個小時,學習卻往往不那么理想?
其實,每磕一顆瓜子,你就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每磕一顆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反饋周期短且及時有效。
讀書也應該如此。偶爾抬個頭思考一下這段文字有什么好的觀點?或者自己的觀點是什么?作者觀點是否完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