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荷心靜語 于 2016-11-10 12:39 編輯
0.gif (437.76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3 上傳
◆ ◆ ◆ 文 | 日月
迎面而來的是面目模糊的人群,分不清悲喜。淹沒在熙攘的人海里,你要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蓋茨比去建造大廈,霍莉徘徊在蒂凡尼的櫥窗前,阿麗克西斯來到海上的神秘小島,少年圣地亞哥遠渡重洋去尋找寶藏……
然而,也許不必走得太遠,我們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修整,就像從戰場上暫時退下來的士兵一樣,在周圍華麗喧囂的慶典中,找回內心失落已久的東西。
如果只有時間看一本,那推薦你讀——李安還沒看完就決定拍成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原著——《漫長的中場休息》!
1、《了不起的蓋茨比》
你無需理會真假,但求沾染這個世界那份魔術般的光彩就是了
640CAVUQGIF.jpg (76.11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5 上傳
中西部小子蓋茨比到東部闖蕩一夕致富,他在自己的豪宅夜夜宴客,夢幻地看著紐約長島上一座閃著綠光的燈塔,尋覓著他夢寐以求的女人黛西。
鄰居尼克眼看著賓客們接受蓋茨比的款待卻冷漠無情,眼看著蓋茨比奮力追求那奢靡的虛華,將無緣的愛情、不滅的夢想深藏心底。蓋茲比令人心痛的結局,讓尼克對東部浮華的名流生活夢碎,宛如看著繁華樓起樓塌。
作者菲茨杰拉德起落顛沛的人生正是蓋茨比的寫照,他們之所以吸引人,不在于爵士時代的夜夜笙歌,不在于愛情的縹緲浪漫,而是蓋茨比──或者說是菲茨杰拉德,對追求塵世華美抱著純然美好的堅定信念。
2、《蒂凡尼的早餐》
純潔的放蕩,是她的羽翼
640.jpg (80.34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5 上傳
她永遠都戴著墨鏡,總是裝扮得整潔精致,藍色、灰色的衣服雖然缺乏光彩,卻使她光芒閃耀。她周身散發著像早餐麥片一樣的健康氣息,像肥皂和檸檬那樣清潔的味道。
她拋下鄉下的親人和身后的一切,憑借美貌進入紐約上流社會;她沒有工作,靠與富人交際生活;她租住的公寓里有著一種搭夜班飛機旅行的氣氛;她養著一只虎紋斑貓。
她古怪、飄忽不定,純潔又放蕩,她最怕“心里發毛”的感覺,她一直在尋找屬于自己的歸宿。她不是奧黛麗•赫本,那她是瑪麗蓮•夢露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卡波特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個酒鬼。我是個吸毒鬼。我是個同性戀者。我是個天才。即使如此,我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圣人。
3、《漫長的中場休息》
一個年輕人終于在這世界上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640.jpg (144.0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2 上傳
在阿爾-安薩卡運河戰役中,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戰勝了敵人,終于在這場漫長的戰爭中贏得了3分43秒的勝利。一夜間,他們成了美國的英雄。
每個人都說著“我們感謝你們”,每個人都想和他們握手,記者爭相報道,好萊塢要給他們拍電影,他們甚至還被邀請參加超級碗的中場秀。雖然在耳邊炸響的不是**而是絢麗的煙花,從他身邊擦過的不是密集的子彈而是伴舞身上的亮片,迎面而來的不是殺紅了眼的敵人而是流行樂天后碧昂斯。
但有那么一剎那,比利覺得還是打仗好,總比被人當舞臺布景挪來挪去爽多了。老天作證,打仗確實爛透了,可是他實在看不出這種無聊的和平生活又有什么好的。比利•林恩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挑戰。
4、《重返普羅旺斯》
從簡單中尋求快樂的能力,就像向陽山坡上的橄欖林
640.jpg (45.25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6 上傳
普羅旺斯,地中海沿岸的瑰奇之地,孕育了法國游吟詩人,誕生了塞尚、凡高,滋養過畢加索……直到彼得·梅爾到來,它才脫下面紗,成為一個令人口中泛甜、鼻際縈香的名字。
《重返普羅旺斯》記錄了彼得梅爾夫婦重返這片故地的快樂點滴。世上那么多美麗的地方已經變得千篇一律,普羅旺斯卻依然保留著獨特的風情和性格。它讓人歡喜,也讓人著惱,就像一位個性十足、我行我素的老朋友。但它享受生活的精神,從簡單中尋求快樂的能力,卻像向陽山坡上的橄欖林,永遠飽滿而青蔥。
5、《過于喧囂的孤獨》
我為它而活著,并為寫它推遲了我的死亡
640.jpg (78.16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0 12:36 上傳
本書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醞釀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說“我為它而活著,并為寫它推遲了我的死亡”。小說詩意地敘述了一個在廢紙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漢嘉,他把珍貴的圖書從廢紙堆中撿出來,藏在家里,抱在胸口。
他狂飲啤酒,“嘬糖果似的嘬著”那些“美麗的詞句”。這是一個憂傷的故事,愛情的憂傷,文化的憂傷。漢嘉最終將自己打進了廢紙包,他乘著那些書籍飛升天堂。
作者博胡米爾•赫拉巴爾,這位法學博士為自己設計的一生是這樣的:大學畢業后服兵役,做推銷員、倉庫管理員、煉鋼工、廢紙回收站打包工、舞臺布景工……四十九歲時第一部作品才得以出版,而此后獲得國內、國際獎項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