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jié)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zhuǎn)社區(qū)。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回憶成殤 于 2016-11-14 08:17 編輯
640.jpg (193.04 KB, 下載次數(shù): 1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4 08:11 上傳
文 | 謝可慧
1.
前些日子,我和一個朋友去參加飯局。朋友是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老板,組了個局,邀請了幾個剛剛走向社會的大學生一起參加。 無事可聊,朋友便對眾人說道:“你們先自我介紹吧。” 介紹了大半圈,清一色地都是985和211,我不禁慨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真是“三好學生”——長相好、成績好、能力好。 只是,問到一個女孩子的時候,她躲躲閃閃,過了好久才紅著臉說:“我不是什么好學校畢業(yè)的,說出來你們也不認識。” 朋友沒有再問下去,順勢到了下一個。飯局上,那個女孩子也一直低著頭,沉默不語。
“一個不敢說自己母校的畢業(yè)生不是好畢業(yè)生。” 回去的時候,朋友和我說。 她是上海的“985”院校畢業(yè)的,當年的學霸,我母親口中永遠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看人的時候總是得體,但也有名校生天生的優(yōu)越,她說:“我不明白為什么她不說自己的學校?” 我說:“你說得不錯,但是你這個名校生永遠無法體會,一個非名校生在一群名校生中的感覺,你也無法體會到剛?cè)肷鐣䲡r的尷尬。當“非名校”是你的標簽時,你需要格外努力,才能貼上更醒目的標簽。” 她啞口無言。秋天的夜晚,她穿著好看的風衣,開著百萬的越野車,而我,在她面前,永遠就是那個并不顯眼的小姑娘。
2.
經(jīng)常有剛畢業(yè)的非名校生發(fā)來信息: “這個社會,對名校生太關(guān)照,對非名校生太刻薄。” “你知不知道,名校就像是那些人身上驕傲的標簽,永遠意味著優(yōu)秀;而我們,無論多么努力,只能意味著平庸。” 我說:“是,但也不全是。” 我也是若干年后才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沒有名校生光亮的外套,就努力有名校生優(yōu)秀的資質(zhì)。 我上的是一所二本院校,本地的。
從小到大,長輩都跟我說:“你要是不努力,你就只能去那所學校。” 可是,20歲高考結(jié)束,我還是去了他們眼中那所他們最不愿意讓我去的學校。 是的,人生機會或許并沒有那么多,很多人可能一生就只能成為非名校生。
untitled.png (83.15 KB, 下載次數(shù):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14 08:14 上傳
大學的時候,我還算努力,橫掃了學校的獎學金和各類比賽的最高獎,也發(fā)表了很多文章,可就算是這樣,每當我和別人說起我的大學,他們也總是帶著一種不屑:“哦……是吧。” 我見過很多校友,在考上研究生后,或是工作時在職深造后,再也沒有提到過自己的本科院校。畢業(yè)后的某一年飯局,我遇見了好久不見的校友。他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只提到了自己在職深造后的研究生院校。
說真的,我當時懵了。因為一開始,我們向別人介紹自己,是捆綁式的,我們說我們是校友。而那一年,我也早就拿到了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位。確實,一個人的學校,或多或少會成為別人眼中的第一印象,而非名校生,看起來并不具備任何實力。許多人在名校深造后,會拼命地撇清自己并不光彩的本科學歷,就像是一段自己并不光彩的歷史,愿它時間越久,越被遺忘。
非名校,你要面對和不想面對的一切太多了。我的心理建設(shè)特別強大,但我的父親比我差些。因為他永遠受不了別人說自己的女兒不行。有一次,我去一個親戚家做客,正好有另外的朋友在。
親戚介紹我的時候,那個朋友突然問了一句:“你是哪個學校的?” 聽完我的學校,她回了一句:“現(xiàn)在的工作那么難找,你這樣的學校,更不行了。” 我笑笑。我看到父親的臉色已經(jīng)開始發(fā)青,但我還是自如地和那個所謂的朋友交流,天南海北的樣子。
回去的路上,父親的自行車蹬得特別快,他一邊蹬一邊說,你為什么還要理她? 我說:“沒關(guān)系,這本來就是我的學校,別人覺得它好不好,都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
我就是這樣一個冠冕堂皇的人。而一路摸爬滾打,我才敢這樣理直氣壯。我不敢告訴他,他的女兒已經(jīng)遭遇過太多的不屑和冷漠,已經(jīng)因為非名校生的身份錯過了太多實習的機會。她必須非常努力,才有可能和名校生一樣,獲得均等的機會。
3.
我實習的時候,碰到過一個師傅。我是他帶的所有學徒中,唯一 一個非名校的。上班的第一天,他問我:“你是哪個學校的?” 我吞吞吐吐地說:“紹興的,一所本科院校。” 他輕描淡寫地說:“好啊。不過,我是專科的。” 我連連恭維:“你這個年紀,專科應該比現(xiàn)在的本科值錢太多了。厲害!” 他搖搖頭:“一個人有沒有價值,不是由學校決定的,是由人自身決定的。”
他后來說,那一天,他看到了我眼中的顧慮。就像是一個出身并不那么高貴的女孩子,滿懷希望,卻羞于表達。可是,我很想告訴他,他的那句話,深深地刻在了一個二十二歲女孩的心里,她第一次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在意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我每天都最早一個到單位,也最晚一個離開單位。我做不了技術(shù)繪圖紙,也無法像別人一樣熟練地運用電腦里的每一個軟件,但我知道我的優(yōu)勢在于文字和協(xié)調(diào)能力,所以我包攬了那段時間師傅所有需要寫的文案,以及幫忙安排日程。
名校與非名校之間最大的差距是氛圍、是課程設(shè)計、是師資、是資源,于是緊接著就演變成了名校生和非名校生的普遍差距,包括學說悟能、知識結(jié)構(gòu)、為人處世等。事實是,大多數(shù)名校生和非名校生在畢業(yè)的一兩年內(nèi),始終有當時當日的校園氣質(zhì)在,一眼能夠望見。
而對于我們,所有的脫穎而出,無非是,跟別人比,你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我實習結(jié)束那一年,老板跟我說:“如果找不好工作,我隨時給你留著一個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