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CA9ET63V.jpg (167.8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29 21:46 上傳
3
你的放松程度,決定了你能做自己的程度,而后者就是你有趣的程度。一個能做自己的人,會活在當下,充分調動自己,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那本身就是很放松的。有趣是個本能,是我們后天的某些限制讓人變得無趣了。
這個限制就是模板化。
我們在被長大的過程中,開始被規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說的。我們變得小心翼翼,害怕犯錯。我們內化了很多標準和限制。我們不再知道自己的感覺,我們開始更相信自己學會的規則。 我們還沒開始說話,我們就已經壓抑掉了2/3以上的自己,所以我們只能呈現一小部分最真實的自己給別人,也就是只給了一小點生命力給別人?雌饋砭褪莻無趣的人。
一個小心翼翼、害怕犯錯、不敢冒險、害怕傷害別人的人,是最無趣的。一個有趣的人,就是敢于綻放自己生命能量的人。一個無趣的人,則是壓抑自己生命能量的人。
所以第三個變得有趣的方法就是:放開自己。敢于犯錯、敢于傷害別人、敢于說錯話做錯事。
因為你走不尋常路,說不尋常話。合適的時候叫幽默感,不合適的時候叫不懂事。這對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困難的。但我們換種方式表達就會好點:放下自戀。
在環境里,你說錯話、做錯事、傷害到別人,并不像你感受到的那樣具有殺傷力。
他人也不像你感受的那樣脆弱,能夠輕易被你傷害到。你也不需要時刻顧及,自己是不是不小心說了傷害別人的話。人活著,傷害和被傷害都是難免的,無論你是不是故意的。你不說話對人的傷害有時候并不會比說錯話小。
當你開始認可自己是個凡人,也會說錯話、傷害到別人,當你不再苛求自己、不再活在他人的目光里,你就開始放松下來了,你就能做自己了,也有趣了。
640.jpg (92.59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29 21:45 上傳
4
也就是:當你開始把注意力從討好別人轉移到表達自己的時候,你的生命力就開始綻放了。你最真實的自己就開始出現了,你的存在感也開始出現。
專業術語叫:敢于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和力比多。
攻擊性是我們潛意識捍衛自己界限的方式,是一種本能。我們需要不斷攻擊其他客體,來確保自己的安全。這個在人類歷史上,在動物發展史上,例子不勝枚舉。也就是我們敢于傷害別人,敢于打壓別人,彰顯自己的力量。不過我們只需要使用下社會允許的方式表達就可以了。比如說自嘲、調侃。表達方式是很好學的,真正難學的是內心深處的一個“敢”字。
力比多是指我們是否敢于追求自己內心的興趣和熱愛。力比多一詞來自弗洛伊德的學說,較寬泛的含義為,我們對內心深處有興趣的人和事物都有參與和得到的欲望。想做的事、想實現的想法,都想付諸實踐。就是敢于釋放力比多。
敢于釋放攻擊性和力比多,來自于你曾經被愛的經驗。
如果你曾得到過很多愛和肯定,你會相信自己,有安全感,敢于表達。你對自己的認可和環境的評估會越來越樂觀。相反,你在一個深受控制的環境里長大,你就是容易小心翼翼無趣乏味。
如果你曾經深受約束和控制,在長大后,如果有人愿意帶你體驗那種安全和被接納,你會重拾有趣。如果你依然是沒人疼沒人愛,你會渴望被愛和認可,而不敢彰顯自己的生命能量。
人都是先歸屬,然后彰顯。
因此你可以找個這樣的人去愛你,或者相信自己本來就是被人群所愛所接納所允許的,那和你早年的環境不一樣。那么你會越來越放得開,越來越有趣。
我就在這樣一條路上,雖然還是有些內向呆板,但我能深刻體驗到自己這些年學心理學的變化。我開始活過來,成了一個有趣的人。
當然我不是鼓勵你去傷害人,不是鼓勵你犯錯,而是鼓勵你不那么下意識的怕傷害到別人,怕自己形象沒維護好。
不害怕犯錯的時候,你才有精力做自己,而這才是對他人最大限度的保護和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