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工作中,有八個最重要的習慣,能夠讓領導器重你,同事喜歡你,升職加薪指日可待。不過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認同這八個習慣,立刻馬上今天就去做。如果做不到,知不知道都沒有用!
作者 | 何川(插坐學院創始人)
640.jpg (167.92 KB, 下載次數: 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7 上傳
你好,我是何川。 今天我們討論一個很普遍,但很有價值的話題:
哪些工作習慣越早養成越好?
這是一次職場通識分享,建議一線員工重點學習,推薦管理者和培訓經理分享給身邊的同事。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你在工作中有哪些好習慣? 比如今日事今日畢、及時總結工作方法、隨時做筆記、有事及時反饋等等。這都是好習慣,有時候只是我們自己沒有發覺到。
分享之前,我先和大家交流一個我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習慣——獨立思考,深度思考。 這其實是兩種思考方式。一種是反向思考,也叫獨立思考;另一種是延展思考,也叫深度思考。
著名哲學家笛卡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思,故我在”。在我看來,一個人只要在思考,就是一種年輕的狀態、一種生長的狀態。當你停止思考的時候,你也就不會成長了。
我自己經常會想下面這些問題,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這八個問題,看看你心中是否有答案。這些問題的背后,都有非常多的知識值得梳理。
640.jpg (142.01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8 上傳
比如,為什么畢業后同學差距越來越大?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因為上學的時候有分數,畢業之后沒有分數了,只有首富和貧民,只有這樣一種差距。
我們重點看第二個問題,美團和京東誰的配送能力更厲害? 有人會說京東,有人會說美團,我們不去做標準答案,而是進一步思考:送餐和送商品,哪個要求更高?哪個管理更難?每個人的答案可能又不同了。
再接著往前思考,物流配送能力的鄙視鏈是怎樣的?物流行業里,他們內部存不存在鄙視鏈?就像酒店行業、奢侈品行業和汽車行業,肯定是有鄙視鏈的。
640.jpg (123.26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8 上傳
那么物流配送中,大件物流的更高級,還是小物件更高級?此外還有順豐、閃送、達達。我們再去思考,如果美團的物流能力更有未來,那順豐快遞現在應該想什么?
這其實就是,沿著一個問題往前繼續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沒有在講一門商業課,而是在講日常的思考習慣。如果你能經常這樣思考的話,我相信學習的效率會高得多,你分享的價值也會高得多。
再看第五個問題,盒馬鮮生和美團的物流能力誰更強?送生鮮和送餐相比,誰的能力更強?看了前面這五個問題后,你再去想,阿里的物流體系有哪些想象空間?
所以,什么叫多維思考?什么叫降維打擊?什么叫格局?這幾個問題能幫你提煉出,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維度,因為它比較符合我們的生活場景。
這就是“獨立思考,深度思考”,對于我來說,這件事對我幫助最大,我非常受益。 好了,接下來是今天的分享內容,“八個至關重要的工作習慣”。
首先我們要說,如果這八個工作習慣你學習到了,我希望你從今天開始就去做。如果做不到,知不知道都沒有用。
1 不斷思考本職工作的關鍵問題
你在一家公司做銷售也好、市場也好、運營也好,你的本職工作關鍵問題有哪些,你是否非常清楚?如果不清楚,想把工作做好是沒有可能的。
思考本職工作的關鍵問題,這是第一個要養成的工作習慣,我認為這也是所有工作的核心。當然這件事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也不是今天想好了,明天就不用想了。
我舉一個我的例子。 有一次在真格基金內部的CEO課程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沈南鵬先生,有一句話刻意說了好幾遍,他說,“定戰略是一個CEO每天要做的事情、是每天的工作。不是今天定完了,這一年就不用想了。”我聽完非常震撼。
所以,對我們來說,做一份工作也要思考這份工作的關鍵問題。
一份工作的關鍵問題包括以下四個維度。
1、崗位價值:這個崗位在公司內什么價值?
2、關鍵能力:做好這份工作需要哪些關鍵能力?
3、晉升標準:這份工作的考核標準有哪些?
4、職業前景:這份工作的職業前景如何?
640.jpg (104.39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8 上傳
大家可能迫切想知道四個問題的答案,但每個公司的情況不同,我無法做出解答。這四個問題最好請教你的直屬上級,或者公司里重要同事,請他幫你解答,以及你們討論。
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你要給你的同事和下屬說清楚,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是什么?我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CEO,也在努力地幫同事們回答這個問題。雖然我做得還不夠好,但是我們在往前走,在努力。
希望大家能更清楚自己在公司的價值、自己的晉升標準等等,這是第一個習慣。
2 不斷積累所在領域的專業知識
這個習慣我在插坐學院的新媒體線下課曾專門講過。那么作為新媒體人,該怎么積累專業知識呢?
請大家記住一個詞——“專業詞匯”。從專業詞匯開始延展你的專業知識體系,專業詞匯不是專業技能。
先有信息,從信息里邊提煉出來的東西叫知識。知識是通用的、經得過時間考驗的。然后應用知識就會變成你的技能,這個技能是你自己的能力了。
我們先說知識。比如,你從事的領域代表人物有哪些?關鍵事件有哪些?典型公司是誰等等。這些信息你應該有一定的了解。當然這需要時間,剛進入職場的同學不要著急。
640.jpg (109.12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9 上傳
這些是貫穿你整個職業生涯的選題,你應該花時間一點一點地積累,這就是你的專業知識體系。
當你跟別人打交道時,你就可以用你的大腦去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運算起來,這就是你的知識儲備能力、知識的豐富程度。很多時候我們會驚嘆,為什么這個人懂得那么多,其實是日積月累。
我們來舉其中一個專業詞匯——消費行為。圍繞消費行為,我們可以展開很多的問題。
比如消費動機,你們公司的用戶是為了哪些需求買你們的產品?
消費能力、單次消費額度又如何呢?消費客單價是多少?
消費場景一般伴隨什么?
消費頻次的主流用戶一年復購多少次?
消費渠道是線下、線上、商超、賣場、還是專營店呢?
640.jpg (97.3 KB, 下載次數: 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20 15:19 上傳
這些都屬于消費行為里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大家想做資深的職場人、核心的職場人,必須要有很多知識功底。如果只會為人處事,沒有專業知識功底,情況可能不會太好。
3 定期與相關部門同事 請教業務知識與工作心得
這一點太重要了,而且這一點很多一線員工沒有心理準備,或者沒有這個心態,這個時候怎么辦?
作為培訓負責人以及業務部門的負責人,我們要把這一條告訴員工,這是一條職場必備的素質,沒有討論余地。只要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你就應該具備這個心態和主動性,這是最基本的能力。
我重復一下,這個習慣沒有討論余地。你可能會說,我不喜歡跟別人打交道。那好吧,你可以不用來這上班了。如果你在一家公司上班,你必須要跟別人交流工作,因為你的工作不只是你自己的。
所以,我們要定期與相關部門同事請教業務知識與工作心得。
比如,新媒體運營同學,你要和人力資源同事多交流。有時候公司需要招聘,可能需要你傳遞一些價值觀、企業文化;你要和銷售同事多交流,多了解公司的產品,然后再給客戶和市場做反饋;也要多問產品部門的同事,公司產品的核心價值是什么。
這是一個新媒體運營應該做的,一定要定期跨部門交流。
當然,銷售經理、產品研發、用戶運營、文案策劃這些崗位的同學,也需要跨部門交流。尤其文案策劃和市場的同學,如果你只是喜歡自己寫東西,那么你寫的東西肯定很一般,你可以跟別人交流之后自己拿主意。但是,必須要從別人那里,得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反饋。
這一點希望大家多多思考。
另外多說一句,不要僅僅知道就行了,習慣需要你長時間地練習,形成一種定式慣性,最終變成你自己的能力了,那才是習慣。
我舉一個小例子。我們公司的新媒體同事每天會讓我審文章標題,我審標題有一個習慣:拿到任何一個標題,我會馬上讀一遍。不是看,是讀一遍。讀一遍之后,就會發現有些文字看起來很順眼,但讀出來非常拗口,或者讀出來非常別扭。
比如,“如何跟管理者溝通”,看起來沒有太大問題,但是讀出來非常別扭。如果你把它換成“如何與老板溝通”,馬上就順口些了。
“讀出來”不是方法,“讀出來”是方法之上的習慣,所以大家記住要形成習慣。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老師,在《管理的常識》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組織內的關系是奉獻關系,奉獻關系所產生的基本現象是:每個處于流程上的人,更關心他能為下一個工序做什么樣的貢獻。”
這就是組織內的關系,互相之間是奉獻關系。如果你作為公司的一員,即便別人不找你,你也要定期告訴他,因為你們之間可能會有配合。
4 主動承擔責任邊界不明確 但必須做的事情
在這里,我要給我們的同事點個贊,他們在這一塊做得非常棒,我很多時候會被感動。
比如,最近我們負責財務的同事外出培訓了,她的位置上有一個座機電話,我的位置就在她旁邊。每次電話響了,我會故意等一下,看看會不會有其他同事來接,F實情況是,每一次都能有同事主動過來接,然后非常客氣地把這件事給解決掉,真的很棒。
所以,主動承擔責任邊界不明確,但必須做的事情,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你在工作中的責任邊界,就是你在公司里的價值邊界。所謂責任邊界,就是你的付出邊界,就是你的回報邊界。 你放心,這一條基本不會差的,這是職場競爭力的真相。 5 與同事溝通時少用反問句
這個習慣很小,但是很普遍,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用反問句甚至質問句。經常是有這樣的話,“我已經說過了,你怎么不認真聽呢?”這就是一種反問句。
還有另外一種方式,“我其實上周講過了,這次你要認真聽”、“這件事非常重要,這次你一定要認真了”。
大家覺得這三句話哪一句效果最好?第一句無疑是最不可取的,一定要把第一句從你的情緒里、從你的詞庫里邊刪掉,想盡辦法不用這句話。
之后的工作中,多用這樣的方式去對待你身邊做得不太好的同事。
如果你讀這篇文章能記住這一件事——少用反問句,你的領導力就會加十分。
6 開會發言時多用推進思維
你一定見過一些人,只要你說一件事兒,他能舉出一百個理由說這件事不合適,很多時候都是否定思維。
比如,公司的市場同事策劃了一份營銷方案,大家正在開會討論,然后有一些人會說,“這樣不行吧”、“我感覺這個有問題”、“我們沒有之前做過這個”、“我做過效果并不好”。
這些話并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相反會讓方案停滯不前。 首先,我們自己盡量不要做這樣的人,雖然我們有時候也會這樣,但這些東西都需要訓練。所謂的訓練就是,如果100次里我們有80次能用推進思維,少用否定思維,團隊配合的效率就會高得多。
那什么是推進思維呢?我給大家提供五條話術,這五條話術你可以貼在電腦上,開會時就放在你前面。
“如果這么做,你預計結果如何?”
“這部分沒明白,可以講得再透一點嗎?”
“你認為哪一點不確定性最大?”
“我想對某一部分內容做一些優化建議,可以嗎?”
“如果你已經想好了,我無條件支持!
大家看一看,換成這幾句話,整個畫風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所以,這五句話是需要大家開會時經常說的,開會時要多用推進思維一起努力,一起往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