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526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4-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奮斗女一枚 于 2016-3-23 21:39 編輯
55x58PICket.jpg (99.89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3-23 21:33 上傳
1 大概因為畢業的學校還不錯,又干著實際上苦逼但外人看來高大上的創業,網絡上和現實中經常有人向我取經。
小A是我的鄰居,剛畢業兩年,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最近有件事讓他憤憤不平:公司有位和他同期入職的同事剛剛升職了,但在小A看來,不管從哪方面看升職的都應該是自己。
“我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公司,幾乎都是最后一個離開,而他每天都是掐著點來,掐著點離開。論勤奮程度,我甩他幾條街。論個人能力,我也絕對不比他差。為什么老板就是看不到這一點,反而提拔他了呢?”
小A是個性格很不錯的小伙子,能讓他都感到如此氣憤,顯然在他心中覺得那位同事跟自己是有比較大差距的。
無獨有偶,有個親戚嬸嬸最近也特別煩惱。她家小孩眼看就要上高三,面臨高考了。孩子學習特別刻苦,幾乎每天都要學到晚上十一二點,但成績就是不上不下。甚至有些原來成績不如他,也遠不如他勤奮的同學都紛紛反超。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明明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別人似乎就是看不到,甚至老天爺也沒看到,沒有給予相應的回報。
身邊人的求助讓我開始思考這個奇怪的現象,最后還真找到了原因。這里并不想探討“勤奮”與“結果”之間的哲學關系,值得思考的是,到底怎樣的“勤奮”才算是真正的勤奮。
2
我發現的情況是:大部分人的勤奮往往流于形式,并且容易自我陶醉于“我在進步”的假象當中,反而疏忽了去做那些真正有助于自我提升的事情。
說得更不好聽一點,這些人其實是在用勤奮掩飾自己的懶惰。
你是個加班狗,每天7點半就到公司,吭哧吭哧干到下午6點下班。出去吃個盒飯,回到公司接著拼命到晚上11點才回家。
這樣很辛苦,但不叫勤奮。
你每天早起晨跑、讀書、冥想。你每天都過得很充實,俯視周圍蕓蕓眾生,覺得唯有自己卓爾不群,優秀得耀眼。
你是個有追求的孩子,但這也不叫勤奮。
大部分人對勤奮的理解,都膚淺地停留在這種表面的儀式感上面,而忽視了勤奮的本質意義。更可怕的是一旦你習慣了這樣的過程,便很容易從中得到滿足,最后,發現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就怨天尤人,覺得天道不公。
什么是對勤奮膚淺的認識呢?
重復性地做一件事情,卻缺乏思考。
長時間地做一件事情,卻缺乏思考。
以上兩種便是最為常見的勤奮誤區,也是大部分勤奮卻平庸者陷入發展困境的本質原因。
3
重復且長時間地做事情其實并不難,只要條件具備,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難的其實是思考。
工作大概3年的時候,因為應酬工作太多,我體重劇增。大學畢業那會兒差不多是110多斤,可巔峰時期差不多到了150斤。
我決定減肥,采取的方式是每天早上7點鐘起來去跑步。
自己意志力還算是不錯的,啟動減肥計劃后的一個月,每天都準時去跑步,每次3到5公里,但減肥效果并不理想?陀^地說,收效甚微。
去請教一位運動和減肥方面特別專業的朋友,他了解完我的具體狀況后說,你這樣跑步身體素質是會提升的,但減肥是沒戲的,方法完全錯了。
后來他給了我一堆資料,硬著頭皮全部看完,我這個門外漢才開始了解什么是無氧運動,什么是有氧運動。什么是正確的跑步方式,該給自己配置什么樣的裝備。我開始學會計算自己的攝入熱量,知道大部分食物的卡路里。
后面的一個月狀況完全不一樣了,體重開始有規律地下降,而且跑起來更加輕松,完全不像原來感覺就像是在服苦役一樣。
但在外人看來,這兩段時期我的“勤奮”程度其實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結果是天壤之別。一般來說,后面好的結果會被解釋為“這是堅持的力量”。
只有我自己明白,這是思考的力量。
有益的思考+堅持做事情,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勤奮。
勤奮不是為了努力,是為了偷懶!
怎樣的偷懶?就是更快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是讓自己能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