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學習,開始看書,開始聽《羅輯思維》,開始看《曉松奇談》,開始自己報瑜伽班,開始每天運動,開始每天接收新的知識,開始不再每天喝心靈雞湯,開始死磕自己的時候,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時候,一切都開始不一樣了。
我開始踏入另外更為廣闊的一種思考模式,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開始不再用感性思維來判斷對錯,忽然間一切豁然開朗,站得更高了,你的格局也就更加大了。
慢慢地,我開始相信: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因為起點不同,因為圈子不同,因為平臺不同,你可能奮斗一輩子都逃不出你的階層。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是無法逾越的劇本。所以自古就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環境對人生長的重要性,當我上大學只會開關機電腦的時候,我的北京同學計算機二級都已經過了。當我還不敢開口說普通話的時候,我的同學就已經給外國人當英語翻譯了。
所以當我看見那篇《我奮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的時候,更多的是無可奈何,然而當你從心底接受這些事實之后,你才會公平平衡地看待這些問題,確實有差距但是我可以縮短這個差距,很多的人擁有幸福不可知,因為他們生來就有,但是你卻可以通過努力,改變后發現這樣的幸福是別人無法體會的。
所以你的出身起點是你沒有辦法決定的,但是你的人生的寬度的改變,人生際遇的體驗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感知得到,所以這就是我奮斗的意義。我就是想知道比我更好的圈子是什么樣的,我努力變好之后會成為什么樣子,體會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際遇。
我曾經探討過關于羅振宇和高曉松的區別,很多人說他們的區別是羅振宇是理性的思維更加具有邏輯,高曉松是感性思維加入了很多的隨意性,他們都屬于精英。羅振宇通過學習他人認知世界,高曉松通過自己的觀察來感知自己的世界。
因為從根本上起點不同,所以方式也不同,我們無法去論述誰更厲害更加成功。但是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精神上的認知鴻溝比物質上差距的更加可怕,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明白本身的差距還會努力改變得讓自己更好。
我也開始相信,相對于其他的制度來說,高考是比較公平的制度。
我也開始相信,富人的貢獻度遠遠要大于窮人,僅僅靠捐款是根本無法脫貧的。
我也開始相信,門當戶對是真的很有利于婚姻的幸福。
我也開始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我也開始相信,理性思維是一個優秀的品質,因為感性思維很多時候很容易陷入自以為的思想誤區,甚至有時候會利用道德綁架他人,而理性思維,更容易讓你看見事物的本質和另一面。
所以,當你開始顛覆你的世界觀,當你發現以前你認為的是錯誤的時候,那么說明你在成長了。可能你會隨著年紀的增長還會不斷顛覆自己曾經的觀點,甚至會回到起點,但是此時此刻你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你了,佛家說人生的三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今天早上聽到《得到》里講到說:很多人,都喜歡聽心靈雞湯,因為雞湯的根基,是來自母親世界的安撫,其實并沒有什么用,而理性的父親思維,更多的代表真實性是我們怎么解決問題。理性的判斷,實際的行動,讓腳步離地面更近一點。
換一個角度看待問題,你會發現,沒有那么多的不平衡。你之所以一直覺得空虛寂寞和難過,一直期待一步登天,卻又每天抱著手機感嘆時光飛逝,是因為你沒有實際行動。
羅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未來不迎,過往不戀》,他說: 不做未來的白日夢,不沉醉過往的悔恨中,坐擁當下,干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一個有效的自我投資,死磕自己,當達成質變的時候,當顛覆世界觀的時候,又開始不斷地印證某些基本的觀點的時候,你就成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