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20140731033329498.jpg (71.41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7 11:17 上傳
文:小川叔
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到這個月,我已經做了14場主題演講。很多場進高校的演講都是帶著幾家合作企業提供的工作推薦機會去的,可以給大二大三的同學做工作實習推薦,可以為大四畢業的同學做就業職位推薦。
而能不能獲得這兩個機會只取決于兩點:第一是你的簡歷,第二是你現場面試的臨場發揮能力。
大部分簡歷出色的同學,臨場發揮都不會太差。
但那些沒能獲得機會的人免不了要問,請問我要怎么才能獲得機會呢?
就和今天我剛剛收到的這封來信,來信提問,我是個女生,請問有什么兼職適合女孩子?最好可以舉例……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機會這個詞本來就只能是少數人獲得的一項權益。
如果人人都有,那不叫機會,叫平攤。
你有沒有能力獲得機會,這取決于你是否真的思考過自己的未來。
很多人來信都很喜歡使用“迷茫”這個詞,可你自己開始面對人生,要怎么走,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不是你為自己而活的第一項最基本的任務么?
如果你是有了目標,苦苦追尋而無法獲得,不知道是否該繼續,這或許是迷茫。
如果你嘗試了很多領域,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喜歡的太多,不知道應該選哪個去深入,也許這也算迷茫。
但你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擅長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么,這哪是迷茫,這不過是你偷懶不樂意自己為自己負責而已。
上大學、讀研究生,到底是為了什么?
大學里真的能教會你那些畢業之后的工作技能么?
為什么有的人學了四年卻依舊感覺自己一無所有?那既然這樣讀這樣的一個大學又有什么意義?
這幾個問題曾一直困擾過我,尤其是在職場不如意甚至完全沒有起色的那幾年。
到如今畢業這么多年之后我才恍惚明白,原來大學里你要學的不過是那些關于自由的道理。
時間自由你要如何分配?未來自由你要如何把握?夢想自由你要如何取舍?選擇自由你要如何決斷?
關于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個人規劃能力、以及如何抉擇,是大學里留給我們的一系列課題。
有的人做得好,就會少走彎路。
有的人做得不好,或許就會蹉跎很久。
如果你喜歡你的專業,那你要如何去加強。
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專業,那你要學習哪些才能給自己爭取更多一些的就業機會。
這些行為或許和眼下的考試有關,但是更多的是和你對自己未來的判斷和行動有關。
我曾經面試過一個女孩子,當時她已經大學四年級了,學數學專業的。
當天面試的時候很緊張,假裝鎮定的同時帶著一種勉強的無所謂。
她的簡歷幾乎是空白的。
可見四年里她除了本專業之外沒想過自己其他的可能。
她唯一的社會實踐經歷上寫著:在餐館做過服務員,做過家教。
我問她為什么想要應聘市場助理這個職位,她說只是想碰碰運氣,因為現在大四了,工作不好找,看到這里有招聘,就想來試試看,其實她也不知道到底市場助理是干嘛的,她也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
她帶著很多大四生受打擊之后假裝習慣坦然近乎一種油條化的表情。
她當然沒有獲得任何推薦機會,臨走的時候我給她建議說,寧可有準備的去打仗,也別以可能會撿到寶的目的去應聘,因為你浪費的不是機會,還可能是運氣。
另外一個我認識的女孩子,大二就已經找到了工作,在一家企業做微信運營。
其實她的專業并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冷門。
她上大學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大一的第一個假期,她拖家里人找了關系,去一家公司實習,本來讓她做的是出納,但她覺得自己更適合和人打交道,所以就問可不可以做前臺。
前臺的實習機會充分鍛煉了她與人溝通的能力和接人待物的細節。
之后她把自己的目標鎖定在新媒體,加入了社團,開了自己社團的微信訂閱號,運用之前學到的溝通技巧將訂閱號的人數呈現了幾何數的增長。同時她開始做社團的外聯工作,負責嘉賓的邀約和接待,這對她接人待物的能力又是一次新的提升,也擴充了很多人脈資源。
大二她帶著自己經營的小有起色的微信訂閱號的經驗,經人推薦在北京一家企業找到了實習工作機會。而她也并沒有因此而止步在此,隨著活動越做越多,越來越有心得和帶隊經驗,她對公關行業也充滿了興趣,今年暑期她打算去公關公司實習,于是跑來問我是否可以幫忙推薦,而且非常有分寸感地說,我先自己找找看,如果找的不是很好再拜托您幫忙。
后來,她理所當然地找到了一家她最滿意的公司。
也許你會說這是因為她運氣好,也許你會說還不是因為她長得漂亮!
可其實我覺得,也許是因為她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當你明確了一件事之后,你會發現不是你追著機會跑,而是你總會看到別人發現不了的機會。
你的目標越明確,你獲得的機會就會越多。
因為目標明確之后,你會整天都在琢磨這些事,那么你關注的焦點就會不一樣,而一旦這個圈子里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你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當然,最容易自欺欺人的是你很容易沉溺于表象,比如看到明星光環不錯,自己知道很多八卦消息,就覺得自己很適合往娛樂圈發展。可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那些八卦消息,你最多是一個娛樂消息收集者。但如果你開始關注的是經紀公司和娛樂公司的發展動向,架構調整,甚至是招聘信息。如果你能從一個明星換了經紀公司后,如何重新定義形象,借助宣傳炒作洗白,總結出一個套路的話,那或許你才是真的適合。
不是所有的行業都一定是先踏一只腳進去,有了機會才從頭開始學起。
你能比別人更接近這個領域,你能告訴面試官我早就把兩只腳都站在這里了,那或許才是你贏得這個面試機會的理由,不是么?
家教、服務員這只是你了解這個社會的一個手段。
如果你用這個來訓練自己接人待物的能力,那最多算一個起步,但它對你并不能起到任何技能上面的加分。
過去有句話叫做,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可現在找工作的時候,你要用大學四年的時間明白你到底是什么?
可能你是石頭很適合打地基,可能你是房瓦只能在最上面,明確自己的屬性要通過一次一次的實踐經歷去獲得,而這些實踐機會的取得則和你經營人脈、打開視野、深入研究這一領域有著極大的聯系。
即便可能你真的只是一個平凡的磚,你好歹也要讓自己提前鍛造一下,燒得比別人硬實一點,你才能好上手,比別人更好用。至少比那些明明只是泥胚,卻以為自己是磚,拿起來粘一手,放下去扛不住的強吧!
所以別總把做家教、做服務員當做工作履歷,自認為“我也是工作過的人了”,這話就騙騙自己還可以,騙不了第二個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