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919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9-28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于 2015-12-13 22:09 編輯
122887-01879dd9da5f6d39.jpg (168.18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12-13 22:09 上傳
文:張子恒
這張照片我用過很多次,攝于兩年前的一個冬日,中午放學回宿舍的時候,路過陽臺看到它,生長在一片濃郁的腳臭中,無所畏懼。
當然,后來它還是死了,死因不明,但通體發黑,一副死得其所的樣子。
今年團隊招聘的時候,我面試過一個西財的學生,前面整體感覺都不錯,問到期待薪資是多少,少女微微一笑,說:剛開始就開六千吧。
我被懵了一逼,問:你知道西安市場的行情么?
少女天真無邪的答道:不知道,但我覺得自己就值這個價。
我又問到技能這個環節,少女顯然神采奕奕,說:普通話二級甲等,熟練掌握office辦公軟件,會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英語四級……
當天晚上我氣憤的發了條微博:普通話二級甲等,熟練掌握office辦公軟件這種技能,面試互聯網公司的時候就不要拿出來說了。
六千塊不多,但也是建立在跟你的能力及軟素質匹配的情況下,正像那句:要死得其所……
后來再想起這個場景的時候,再結合自己少有的實際經驗,我覺得可能大多數大學生都會在畢業找工作這個階段,狠狠的從理想生活的高臺上被現實拍下來。
這也間接的催生出我燒出這碗雞湯的初衷,畢竟時間長了不裝逼,也是時候出來立立牌坊了。
HR的困惑
周圍有很多正在創業或已在管理層的伙伴們,大家坐在一起開始聊近況時幾乎都在抱怨:現在的人真難招。招有經驗的吧,對創業公司來說,第一是成本大,二來有經驗的人正是因為有經驗,可塑造性就變得很低,難以實現創業公司“一人多用、八面玲瓏”的這種需求,或許還會給新生的團隊帶來一些前公司的不良習慣。所以初創團隊在基本工種配備齊全后,更愿意招聘大學生進來,好帶,學習能力強,可塑造性強,說白了,成本也低。
但是大家慢慢發現,大多數大學生,其實還停留在一個“理想階層”,并不能承擔起一個企業合格成員的角色。
也不難理解,大學始一開始,基本上大家便都幻想著畢業后自己能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月入五位數,二環內有房,再配輛差不多的車,在公司有話語權,西裝革履……等等等等,不屑于做一些聽起來不是很高大尚的工作,不是嫌累,就是嫌錢少——總的來說,眼高手低,像我剛出來時一樣。
其實,苦衷我也理解,家長花那么多錢讓上了四年大學,一出來興高采烈的工作,每個月才拿兩三千塊錢,還完房租還花唄每個月基本也就差不多了,再者,上了四年大學,畢業才拿這么點,咋好意思回村,咋好意思面對那些中途輟學,現在已經有車有房還有倆娃的初高中同學們?
但是,僅僅你上了四年大學,出來找了份工作,你就應該拿到高工資么?
很多硬氣的用人單位拒絕用應屆生,原因大概也就是這樣,剛才大學畢業,一個個能說會道,看著也蠻機靈的,但就是不會做事,技能或許能拿到八九分,但論“軟素質”,差了不止一條街。
按道理下面應該例舉很多點來說明應屆大學生“軟素質”差在哪兒,但我就想只例舉兩點,咋?
1.把苦勞當功勞拿我舉例子,我剛到公司來,做微信運營,將老師們拍好的視頻剪輯再配以文字,通過公眾號發出去,當天晚上為了給老師的視頻課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我百度了一晚上知識點,幾乎重拾了高中時漏掉的知識,看著還蠻辛苦的,畢竟不管咋說熬了一個通宵。
第二天老板就一句話:這些知識點你花二十分鐘就讓老師整理出來了,用得著熬這么一晚上?
2.這山望著那山高
新人在剛來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腔熱血,想著低工資也沒關系,我要做出一番成績出來,升職加薪出任總經理迎娶白富美,走向事業巔峰,但過一陣兒這個勁兒過了,就開始想著,為啥我來了這么久,還是這么多錢?!
于是就開始想著各種法子來告訴老板:是時候給我漲工資了!
又或者,整天嘟囔著自己一哥們,某某某,在哪哪哪拿著上萬的工資……
那么,你拿多錢才合適?
我心里一直有這么一個公式:現階段個人能力+發展潛力=薪資,這其中,發展潛力所占的比重應該是大于現階段個人能力的,但是可千萬別自己認為自己發展潛力大它就大了,這事兒不是你自己來評估的,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覺得自己就是被歷史選中的人,社會還是相對公平的,你的發展潛力從你工作開始起,在方方面面中就已經體現出來了,可能老板嘴上不說,但其實心里早就給了你一份成績單,給你定了位。
未來,你薪資幾何,能到哪個階層,基本上都和這份成績單有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