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10941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0-2-14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煙臺論壇客戶端7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一面是隨時可能如決堤般的主動脈大出血,一面是因長期透析導致的凝血功能不佳,當“不死的癌癥”遇上心血管危急重癥,患者還有生還的可能么?搶救生命的關鍵時刻,不僅考驗醫療技術水平,更見醫者擔當。
日前,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一科副主任醫師鄭磊帶領團隊成功搶救了一名突發主動脈夾層的長期透析患者。歷時6個多小時,他們順利將男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敢于迎難而上的背后,是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的強大技術水平在支撐。近年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團隊矢志進取、銳意創新,其中在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上,不僅在國內首創人工血管的“三明治”縫合技術、外膜外翻技術,更著意持續精進手術細節,實力為患者“護心”。
命懸一線 透析患者突發主動脈夾層
54歲的陳先生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
受尿毒癥侵擾多年,陳先生一直靠血液透析維持。不久前的一天,凌晨3點左右,陳先生在家中突發刀割樣胸背部疼痛、大汗淋漓,家人緊急將其送到煙臺毓璜頂醫院就診。根據陳先生的臨床癥狀和血壓情況,急診科值班醫生初步判斷可能是主動脈夾層作祟,當即發起心外科會診。
1.jpg (181.19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22 09:02 上傳
圖說:鄭磊(右)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接到會診通知后,鄭磊火速從家中趕到醫院。與此同時,各項工作也在有序開展。完善床旁超聲檢查和主動脈血管CTA檢查后,最終確定引起陳先生劇烈胸背部疼痛的罪魁禍首為有著人體不定時“炸彈”之稱的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破裂,就好比疾馳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突然發生爆胎,十分兇險。”
鄭磊介紹說,主動脈夾層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急癥,是指主動脈管壁內膜出現破口,血液由此進入動脈壁中層形成夾層血腫,導致血管壁分層,從而導致部分主動脈管壁僅剩一層薄薄的外膜,猶如一顆“定時炸彈”,極易發生破裂,造成患者大出血死亡。有數據統計顯示,A型主動脈夾層發病24小時內死亡率高達33%,每過1小時,死亡率遞增1%。
陳先生的情況顯然更特殊。鄭磊進一步解釋稱,主動脈夾層的病因主要為原發性高血壓、主動脈囊性變性、主動脈粥樣硬化等,其中原發性高血壓為常見病因。而尿毒癥透析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是主動脈夾層的高危人群,尿毒癥與主動脈夾層分離的臨床報道極少,兩者并存風險格外高。
“患者常年透析,全身凝血功能很差,術中出血風險更大。加上冠脈和主動脈普遍硬化,給術中縫合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盡管手術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和難度,但在鄭磊看來,和挽救生命相比,這些風險值得冒也必須冒。
迎難而上 醫護鏖戰6小時為男子保命
時間就是生命。術前,鄭磊帶領團隊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平穩控制血壓,積極鎮靜止痛等系列措施,完善各項術前檢查。同時,他還聯動麻醉科、輸血科、手術室以及體外循環組,全力為陳先生護航。
2.jpg (174.7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22 09:02 上傳
圖說:鄭磊(中)團隊討論手術方案 當天早上,鄭磊帶領團隊為陳先生實施了主動脈瓣成形術+升主動脈置換+主動脈全弓置換+降主動脈內支架置入手術。“既要保證患者安全,又要盡量避免手術給患者帶來的損傷。”手術過程中,鄭磊與團隊通力配合,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為減少出血風險,體外循環全程值守;為保障有效縫合,術中鄭磊在縫合方式、下針位置及縫合線的選擇等多方面,進行了全面優化;而為了減少體外循環給患者帶來的損傷,他更是飛速“穿針引線”,為患者進行手術置換。與此同時,他們還對患者的心臟、腎臟、腦部及肺等器官進行了有效保護。
3.jpg (182.9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22 09:02 上傳
圖說:鄭磊(右5)團隊正在查房。 歷時6個多小時,鄭磊帶領團隊將陳先生撕裂的主動脈進行了置換,并對累及的相關血管進行了重建,順利恢復了受累臟器的血供。考慮到陳先生的病情,鄭磊選擇了保留主動脈瓣的根部替換方式,不僅避免了因服用抗凝劑對患者腎臟造成的影響,也大大提高了他的生存質量。術后10天,陳先生順利出院。
“沒想到能死里逃生,感謝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給了我重生的機會。”回顧整個救治過程,陳先生格外感慨,對醫護人員的感激溢于言表。
實力過硬 兩大技術創新硬核“護心”
因技術難度極大、并發癥和死亡率高,主動脈夾層手術常被心血管外科醫生形容為“夜戰、苦戰、死戰”。但向復雜A型主動脈夾層“亮劍”,鄭磊是有底氣的。
近年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發展迅速,尤其在主動脈夾層的治療上突飛猛進,讓他有信心能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更好地保駕護航。“大量手術的積累、科室的通力協作以及心外重癥監護室的保障,給了我足夠的信心。”鄭磊坦言。
早在2006年前后,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便開始嘗試主動脈夾層手術。2014年,團隊緊跟國內外治療技術的發展,采用Bentall手術分次為患者進行主動脈瓣膜的置換。為解決止血難題,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主任魏振宇在全國首創“三明治縫合法”,大大減少了術中的出血量,在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對患者的損傷。2019年,在保留主動脈根部的手術中,鄭磊首創的外膜外翻的縫合方式大大降低了再出血的風險,有效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2022年,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獨立完成首例David I+Sun’s手術,可為患者保留自體主動脈瓣,避免人工瓣膜相關并發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數字也能側面看出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主動脈夾層手術的救治水平。在有體外循環支持的手術情況下,心臟停跳的時間越短,對患者的身體損傷就越小。業內普遍認為停跳時間2小時內,對心臟的損傷不會太大,但鄭磊帶領團隊已將這一時間縮短到了40-45分鐘。也正因此,越來越多患者選擇在煙臺毓璜頂醫院尋求“心”的保護。
爭分奪秒的同時又力求行穩致遠。過硬的技術水平和始終以患者為中心的診療理念,已然成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硬核“護心”的名片,在這里,他們不斷創造生命的奇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