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靜聽花開花落 于 2017-2-7 09:35 編輯
是不是有孩子會這樣認為:長輩給紅包,小伙伴送予禮物,父母對自己的好……都是理所當然的。
可能某一次,長輩忘了給紅包,就一直“謹記”在心,或媽媽把糖果給了別的小朋友,就“討厭”媽媽了!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要,對于別人的饋贈和關心,要懂得感恩,同時也要回報。
作者 | 閆涵
640.jpg (10.8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7 09:33 上傳
上個月,讓定居法國的朋友采購了一些東西郵寄到國內,有我自用的化妝品,有喆同學的有機食品和潤膚乳。
以往,這個朋友每次都給喆同學隨包裹郵寄一個玩具作為禮物,這次她因為工作太忙,采購時忽略了,所以拆包時,最后也沒發現禮物的影子。、
孩子由失望變成傷心,直到他把箱子里所有填充紙都拿出來,難過得簡直要哭出來了:“媽媽,阿姨不是每次都有禮物送我嗎?這次怎么沒有?”
看著他失望的樣子,我的第一感覺是心疼——當媽,都有類似想滿足孩子一切希望的時候吧。但喆同學接下來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清醒:“阿姨真是討厭!我不喜歡她了!”
我能理解一個孩子對禮物的期待,也能理解孩子因為愿望得不到滿足而失望甚至哭泣,但我不能容忍他有這樣的想法——別人送我東西是應該的,而不是充滿感恩地感謝別人給自己帶來的一切。
過年,電視里或親朋好友聚會時,經常會說到紅包的問題。而孩子因為已經連續收到3年紅包,想起來時會直接問爺爺:“爺爺,今年是不是也給我準備一個大紅包啊,是不是太奶奶、姑奶奶、大爺爺、三爺爺都會給我紅包呀?”
這樣的問題,血緣至親聽到會覺得是孩子童言無忌,但是別人聽到,可能就會覺得孩子不懂分寸、甚至缺了點教養。
因為對于別人的饋贈,心安理得地享受,會造就孩子自私的性格。
640.jpg (106.06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7 09:34 上傳
640.jpg (12.01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2-7 09:34 上傳
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哥哥有姐姐。
讀初中時,也曾有點恃寵自嬌,覺得已經賺錢的姐姐給我買衣服和新玩具理所應當。
有次過年前,因為從爸媽那里沒有得到一直想要的新衣服,我便一直纏著姐姐要。剛開始姐姐還委婉拒絕,后來看我沒完沒了地提要求,講道理無效的情況下,她甩給我一句話:“小妹,姐給你買是情分,不給你買本分,這世界上沒有誰欠你什么,想要什么最終都要靠自己。”
這句話,讓我傷心了很久,因為我把拒絕和不愛劃上了等號,甚至搬離姐姐家,住到了學生宿舍。
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認可姐姐當初給我的悶頭一棍:這世上真的沒有誰欠誰的,所有獲得都想著去回報,才能形成良好的情感循環,覺得誰都欠自己的、只想著得到而不愿意付出的人,終究會被身邊的人慢慢疏遠。
之前上班時,有個同事能說會道,開始大家挺喜歡他。但慢慢地感覺越來越不對勁,今天他說誰誰不借給他錢不是個東西,明天又說自己去好朋友的城市出差吃頓飯對方都要AA太差勁,回頭又說自己姐姐、姐夫一個月賺三四萬,自己首付時給了五萬塊錢都要求還,簡直太沒有人情味了……
總之在他眼里,這世界上所有人都欠他的、都對不起他。但細細想來,只不過是對方沒有按他利己的預期做事而已:人家不借錢,或許是當時有難處,自己還周轉不開,自然沒力量幫別人;吃飯AA在很多人看來不近人情,但這的的確確是保持感情的好途徑之一,因為每個人的消費水平一樣,聚餐平攤費用少了日后的很多矛盾;姐姐姐夫賺錢再多,那也是人家勞動所多,錢沒說送給他,自然是要返還。
“一斗米養恩人,一石米養仇人”,在一定程度上,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這個同事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在他家鄉那個嚴重重男輕女的環境,家里有什么好東西都先緊著他,養成了他的利己主義,也造就了他自私的性格。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懂感恩,讓人厭棄,因為只會挑別人的毛病,而不懂得通過努力去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