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煙臺論壇! 請登錄/注冊 一鍵登錄:
<samp id="2g2gg"><tbody id="2g2gg"></tbody></samp>
  • <ul id="2g2gg"></ul>
    查看: 7985|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職場分享] 你活得那么壓抑,是因為總在控制情緒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6-7 22:1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山東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每當我們產生強烈的不滿,感到憤怒時,都需要去覺察憤怒背后的焦慮和恐懼


    作者:雪之夏

    01
    “高層次的人情緒管理得當,低層次的人容易情緒失控”,這是情緒管理的“實操課程”中最普遍的論調。

    它抓住了一個點:我們都想做一名高層次的人,不想被人說層次低。

    于是,壓抑不良情緒,理智對待一切問題成了情緒管理的法寶。

    然而,情緒失控的真正原因,恰恰是由理智壓抑造成的。

    情緒有兩個大的類別:原生情緒派生情緒

    原生情緒是最自然的情緒,也是一件事發生后,無需思考,只經過本能表露出來的情緒。

    比如失去時的悲傷痛苦;得到時的開心快樂;危險來臨時的焦慮和恐懼等等。

    這些情緒的出現,對外界沒有多大影響,相反,對自身影響很大。

    幼兒時期,每個人都用原生情緒來表達內心的愉悅、痛苦、恐懼。

    隨著我們的成長,哭被定義成懦弱(男孩尤其容易受到這樣的批判),恐懼被說成膽小等等。

    于是,為了防止原生情緒在發泄時遭到批判,引起更多不良感受,派生情緒就成了成年人的普遍表達方式。

    在情緒管控中,“憤怒”是被大家口誅筆伐的重要對象。

    然而,憤怒并不是原生情緒,而是為了防止恐懼出現的派生情緒。

    比如,領導因為業績不佳批評員工,員工心懷憤怒,回家后責罵孩子不寫作業,孩子因此遷怒于腳邊的貓,狠狠踢了一腳。

    在這個效應里,領導害怕業績不好,受到高層的批評,更怕自己的能力受到質疑,以后得不到重用。

    于是,他把內心的恐懼放在一邊,轉而發展出憤怒,去攻擊那些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員工和領導有著同樣的恐懼,所以他不敢當面發泄出來,只能在回家后,攻擊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

    而孩子本身就很弱小,所以只能發泄到貓的身上。

    想象一下這個情景,就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還有能力攻擊別人,就會顯得自己比較強大。

    而這種強大,恰好可以掩蓋內心的脆弱和焦慮。

    當一個人憤怒時,他討伐別人的聲音往往很大,看起來底氣十足,實際上,他只是在掩蓋內心的恐懼。

    因為一個真正無懼的人,是不需要通過攻擊他人,提高音量來顯示自身強大的。

    02
    在不良情緒的表達上,恃強凌弱是最普遍的方式。

    這個方式有錯嗎?當然有。

    只要你稍稍具備一些思考能力,就知道這是不對的。

    可不對又怎樣,單憑一人之力,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作為一名生活在底層的員工,他要承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負面情緒。

    這些負面情緒讓他無力承受,他當然要欺負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否則,他只能忍氣吞聲,郁郁而終。

    這個邏輯,和社會現狀多么契合,在意識層面,大家都相信這是錯的,可在行為上,大家卻認同這是對的。

    否則,憤怒不會一層層向下傳遞,直到受害者成為沒有攻擊力的孩子或其它物品。

    當駕駛員因公司減薪而心懷不滿,把憤怒發泄到一車孩子身上,導致最弱小的群體被害時,這名駕駛員難道不知道孩子是無辜的嗎?

    不,他當然知道,但他同樣知道,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社會現狀。

    可沒有能力改變社會現狀,就要報復社會?就要欺凌那些比自己更弱小的人?
    答案不言而喻。

    事實上,單一個體想要改變社會現狀,本就是空談。別說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無法做到,就是一個生活在金字塔最頂端的人,也無法做到。

    因為每個人有能力改變的,只有自己。

    當一個人無力或無法改變自己時,才會妄想改變社會,繼而期待著社會給予自己想要的利益。

    貓踢效應的起因,是為了發泄心中的不良情緒。

    父母打孩子,多數情況下,都是貓踢效應的傳導結果。

    如果父母們面對的是踢貓的孩子,那么最終遭殃的是貓。

    可如果他們遇到的是更弱小的孩子,那么最終遭殃的就是這些不具備攻擊力的兒童。

    情緒當然需要發泄,可需要發泄的不是派生情緒,而是原生情緒。

    只要原生情緒不被解決,派生情緒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那么貓踢效應也就無法終止。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很多涉及情緒管理的方法,一直在強調理性思考的作用。

    然而,情緒是不會因為你的控制就自動消失的,理智上的刻意忽略,實際上等同于自我壓抑。

    憤怒表現得越多,內心的恐懼就被壓抑得越厲害。

    當恐懼被壓抑到一定程度,自己就沒辦法再去面對了,于是,外界一句簡單的話,就能刺痛這根神經,繼而導致情緒失控。

    所謂“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7-6-7 22:1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03
    有壓抑,就有反抗,壓抑得越厲害,反抗的情緒越高漲。

    所以,情緒的調節,靠的不是轉移注意力,強迫自己理智對待,而是要找到憤怒背后的恐懼,通過感受、接納、釋放來完成情緒發泄。

    談判專家和心理咨詢師在問詢對象的情緒處理上,頗有些相似之處,他們都是先詢問對方的感受。

    比如,詢問對方是不是很難過很生氣?哪里感到不舒服?對哪些問題感到擔憂、害怕等等。

    通過對方對自身情緒詳細的描述,將問題從激動和憤怒,引到內心情緒表達受阻的地方,再想辦法化解。

    當對方完整地描述以后,他們往往會說:“我能充分體驗到你此刻的感受。”

    通過共情,他們讓對方感受到,即便自己表現出恐懼,也沒有人會指責和嘲笑,不論這些情緒是什么,負責傾聽的人都可以接納,于是,原生情緒就這樣被化解了。

    很多人都說要遠離負面情緒爆棚的人,可如果這個人就是身邊最親的人,又該如何遠離呢?一次兩次你能躲過去,但你不可能次次躲得過。

    只要TA還無法面對內心受阻的原生情緒,你就逃不掉被憤怒波及的現狀。

    與其回避,讓TA陷入“壓抑→暴怒→再壓抑”的死循環里,不如用“描述→傾聽→歸因→改變”的方式,不帶批判地去傾聽TA的真實感受,了解TA內心深處的脆弱,繼而幫TA化解,尋求改變。

    原生情緒需要的是表達,只有表達出來,才能釋放和發泄,而派生情緒,需要的是覺察。

    在日常生活中,每當我們產生強烈的不滿,感到憤怒時,都需要去覺察憤怒背后的焦慮和恐懼。

    通過細致地描述,找到癥結,再逐一化解。

    如此,才能改變內心壓抑,受困于情緒的現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表于 2017-6-8 10:40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居然全部看完了,不錯,很受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發表于 2017-6-9 11:51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總結的很到位,謝謝分享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7-6-12 20:53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壓抑情緒,遇到問題不去解決當然壓抑。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點這里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社區地圖 | 刪帖幫助 | 手機版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69堂人成无码免费视频果冻传媒| 五月婷婷无码观看|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小说|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亚洲无码视频在线|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8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无码 |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人妻老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