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雪白的雪 于 2017-6-22 20:05 編輯
文:七芊
希區柯克的短篇小說《老夫少妻》里講述了這樣一個預感與結果的故事:
一對老夫少妻的夫婦,丈夫因為妻子不會開車而多次發火。因為他每天要坐火車去毗鄰的城市工作,如果妻子會開車,他將免受客車的奔波之苦。
可是有一天,他看到妻子在馬路上熟練地開車,并且身邊坐了一位年輕的男士。
丈夫開始懷疑妻子欺騙自己,并且有了情夫,想要謀取自己覺得保險金。于是設下了圈套,在去參加晚會的途中,假裝心臟病發作,想試探妻子是不是會讓自己就這樣死去。
可是沒想到的是,妻子表現得十分著急,并且親自把他從駕駛位移到旁邊,熟練地開車去晚宴準備找人急救,并且說自己會開車是給丈夫的結婚周年驚喜,而那位年輕的男士是自己的教練。
丈夫為此非常的愧疚,因為自己無端懷疑了無辜的妻子,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對妻子更好,并且準備給妻子買一顆巨大的鉆石戒指。
然而另一邊,妻子正在給情夫打電話說晚宴結束后的車禍正常進行,他們的安排是由妻子開車,情夫開兩下閃光燈后,妻子從駕駛座位跳出,情夫將車撞向懸崖……
這個故事提醒你,無論善意還是惡意,都不要被表面的現象蒙蔽,自我懷疑同過度防御都是讓你喪失判斷力的危險行為。
七芊,Linkedin專欄作家,先后任職新浪微博、搜狐視頻等知名互聯網公司,擔任市場經理,芊語文化聯合創始人。
一、職場人際關系的本質是合作
職場工作生活也是如此,近期有不少讀者向我咨詢如何分辨職場的善意和惡意。
他們中的一位讀者寫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職場規律“最開始對你非常好的人,最后肯定是會插刀子給你的人。”
其中不少人都經歷了,被造謠,被誤解,被議論等等職場事件,進而引發嚴重的“信任危機”“自我封閉”。有的人甚至為此得了抑郁癥,選擇辭職。
雖然一直主張做事養技能,但是目前來看這條準則就同父母告訴你“不要在乎同學關系,好好學習”一樣沒有作用,人際會牽扯到人的一定精力,會讓人內心失守,陷入低迷和自我懷疑的狀態。
辨別職場人際善惡的核心是意識到職場工作源于“合作”。
640.jpg (71.82 KB, 下載次數: 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2 20:03 上傳
合作的重要一點便是無論這個人是否夠完美,看中他的實際社會資源和能力,只要他的個性不耽誤帶來共同利益和收獲,那么這個人還算是可信的。
所以,如果你想找一個完美的同事,一個完美的上司或者下屬,那么某種程度上來講,還是沒有掌控職場合作的核心要義。
職場中的人,是辦成一件事的支持點,而不是情感需要的支持點。所以對同事尋求類似男友女友父母親人一樣的情感支撐是勢必會失望的,因為你應該尋求的是協作獲取做事好結果的成就感。
兩種感情不一樣,后者并不是無情無義的體現,只是前者更側重于心理慰藉,后者更側重于做出結果的成就感,兩者都可以構建信任和自信。
二、小心這些心態陷阱
一個不能理解職場人際“合作”本質的人,最容易這樣的心態陷阱:
1、過度的防御心理,經常暗示自己不要被表面的善意欺騙,懷疑其他人居心叵測,把所有的問題歸根于惡的回歸和功利心。
如果說“老油條”心思叵測,我覺得很多上進的年輕人心思更“壞”一些。
朋友在北京知名國企擔任部門主任,說看到新來的年輕人心眼太多,這種不單純都寫在臉上,對他人的過度防備之心。
他講到新來的一位中傳的學生,女孩看上去工作能力很強,但是實際工作中卻非常笨拙。
640.jpg (129.51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6-22 20:03 上傳
這種笨拙百分之八十來自于對他人的不信任,想要獨自出頭。
其他同事如果想要幫她或者讓她來幫忙,她會覺得對方居心不良,想要利用自己,或者欺負自己,增加自己的工作負擔等等。
有前輩想要提拔她,她會下意識認為對方是惡意,想要潛規則。經常想自己先成長起來,再交到提拔自己的人。
這樣的心態讓她喪失了很多貴人,自己也陷入到了困頓的學習方式之中,難有進展。
朋友說:
工作幾年的人都知道,真正的知識都是來源于人,哪有來源于書本的,天天對著書本學,也不如對著人學學的快,有的時候看的書都不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難能有進步,年紀輕輕有上進心是好的,但是不接觸人,不能獲取實際有效的信息。
這樣剛硬的性格,讓其他同事都疏遠她,現在她幾乎是一個人負責一個項目,經常出錯,飽受大家的議論和懷疑,造成她巨大的心理壓力。
過度防備之心,會造成信息的閉塞,無法團隊合作,陷入牛角尖等掙扎狀態。
2、容易被他人的善意迷惑,過度表達自己,受傷后懷疑人生。
有很多年輕人在職場中具備很好的”求助”能力,這種能力遠比上述的例子里的女孩更具備發展潛力。但是他們過度發展這種能力,便變成了一種脆弱的展示。
一旦脆弱,便會過度的表達,產生依賴心理,把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人的拯救之上,無法強勢地掌控自己的人生,進而陷入到自我懷疑,恐懼的狀態中。
“你的缺點就是你嘴里說出來的那個樣子。”是知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的名言。
大多數人了解你的缺點就是從你的行為和語言中了解的,了解你的缺點之后就會對你有所評斷。
過度向同事訴說與自己所做的職業事情無關的個人層面的困惑。容易帶來不必要的傳播和傷害。有的人在無意識地評論他人都會帶來不必要的傳播。
精神的獨立來自于技能的成熟,認真做事的心態,你可以利用興趣尋找朋友,向朋友尋求安慰,向父母尋求親情,向同事尋求做事的幫助。
分清尋求幫助的人物,以及幫助的內容,便很不容易做錯事,說錯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