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issmozart 發表于 2015-3-6 14:26 那就點收藏,有問題的時候立刻就能知道哦。 |
謝謝了,很實用! |
真想記住這篇文章啊 |
我一看到化驗單我就蒙了,讀過的那些解讀化驗單的文章立馬變成空白了 糊涂媽媽 |
專家觀點:
------和睦家王惠民 “血常規化驗屬于一種輔助診斷,不是孩子一生病就必須做的檢查;醫生會根據病情決定是否有必要做。” -----天津和睦家兒科 “國內外醫生和家長對"感染"的認識差別極大。若無確切證據(細菌抗原檢測、細菌培養)僅是發熱、咳嗽、流涕是不用抗生素的。他們認為血常規檢測、便常規檢測的意義不大。雖然看起來有些過激,但也不能依賴抗生素。更不能抗生素+抗病毒藥同時用。頻繁使用抗生素可損傷嬰幼兒免疫系統。” -----和睦家崔玉濤 "與家長交談中得知,之所以很多孩子接受抗生素治療,主要是過分依賴血常規檢查。只要孩子出現不適,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增高,就會選擇抗生素治療。任何炎癥都會刺激白細胞增多,這是人體免疫系統保護人體的標志。過分、快速降低白細胞實際上是破壞人體自身保護機制“ -----和睦家崔玉濤
-----天津和睦家兒科 “現今對血常規的判斷常會出現偏差。首先,儀器自動檢測不夠精確。因嬰幼兒血液中白細胞較小,容易出現分類錯誤。常理來講,中性細胞大于淋巴細胞,所以經常出現淋巴細胞偏高現象。再有,不同年齡血液中細胞數量正常值不同。4-6歲之內,血液中就是淋巴細胞偏高。化驗檢查是輔助檢查!” -----和睦家崔玉濤 “血常規和CRP不是唯一判斷細菌感染的指標,還需要結合寶寶當時的病情,很多應激都可以造成白細胞和CRP的升高,的確容易和細菌感染混淆。明確病因是重點,” -----北京和睦家兒科 “如何解釋血常規中白細胞的檢測結果。白細胞1萬2是不是就是異常?要結合孩子年齡來分析,對于小于1歲的嬰兒這是正常結果。白細胞增高就一定意味著細菌感染?要結合孩子伴隨癥狀來判斷。孩子又吐又拉,查出來的白細胞計數肯定高于正常,這是由于血液濃縮造成的,建議糾正脫水后再復查。” -----和睦家凃繪玲 “張思萊:學齡前孩子血常規中分類的數值與標注的對照值(成人)不一樣,由于個別醫生專業知識差解釋的不對于是十分緊張。其實對于學齡前的孩子血常規分類出生后是有很大變化的:出生后一周淋巴細胞開始逐漸升高(40~60%),中性粒細胞下降(31~40%);4~6歲中性粒細胞升高(50~70%),淋巴細胞下降(20~40%)。“ -----兒科專家張思萊 “血常規化驗指標略低于正常底線,但臨床上無任何不適,一般表明這就是這個人的正常血常規指標,天生如此,不需做進一步檢測。” ------天津和睦家兒科
-----和睦家崔玉濤 “疫苗接種后給予抗生素治療,簡直是胡來!五聯疫苗包括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髓灰質炎、B型嗜血流感桿菌五種疫苗,其中除了脊髓灰質炎,全是細菌。接種疫苗后,體內出現反應,檢查結果當然類似細菌感染(C反應蛋白偏高)。使用抗生素,就會減弱疫苗接種效果。” ------和睦家崔玉濤 |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