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5-3-1 20:54
正文摘要:盼望著,盼望著,春天來了,三月的腳步近了,YTBBS免費觀影又跟大家見面了! 春節過后,小伙伴們對扎堆的賀歲片們看的還過癮嗎? 節后我們的首聚,就在《木星上行》吧! 當小編第一次想要選擇這部片子的時候,其 ... |
愛小怪物 發表于 2015-3-6 10:11 這部片 也給個 贊 |
本帖最后由 千影之王 于 2015-3-6 17:17 編輯 發現晚了,希望還來的及 ![]() 科幻類的是我的最愛 題材。 比較喜歡 的是老電影《第五元素》大概看了7遍左右吧 , ![]() ![]() ![]() 幽默類的科幻《保爾》 近期燒腦類的科幻《星際穿越》《超體》都是比較嚴謹的科幻了 時空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都是有科學理論的好看CG科幻。 還有老片《回到未來》3部曲,《星際穿越》比較像它的題材燒腦。個人喜歡第2集。 看過幾個《木星上行》的預告已經吸引我的嚴重注意力了!!說實話這次觀影的影片選定的太好了。 今年比較期待的是《普羅米修斯2》不知何時上映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在《盜夢空間》里,這般美麗的歌詞對萊昂納多會是一段殘酷的記憶。他和妻子擁有自己的世界,隨心所欲地進行創造,然而那是一個長達幾十年的夢,令人不愿醒來。 拋開做夢與夢中夢的討論,《盜夢空間》的愛情悲劇來自女人和男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在夢中與愛人共度了五十年,一起變老,妻子感到了真實的滿足,它填補了現實生活的未來空白,因為現實中的陪伴變老尚未發生,她不愿抽身離開。萊昂納多很愛妻子,卻厭倦了這一切。他知道這是夢境,所以他要帶著妻子一起離開,而不是先殺了妻子再自殺。 ![]() ![]() ![]() ![]() |
科幻電影看過很多,也是我比較喜歡的類型。最近比較喜歡的一部片子是《安德的游戲》講述從很多少年孩子里選出了個心狠手辣又很聰明的孩子當指揮官,帶領一幫人把一場針對外形蟲族的戰爭像玩電腦游戲一般通關的故事。戰斗畫面比較激烈,各種戰術以及最后決戰的場面都是很不錯的。當然結尾還是走了個完美結局,毀滅的要重新創建,摟著個蛋飛行在太空中還是蠻刺激的。最喜歡的就是那種身臨其境卻運籌帷幄的感覺。PS:劇中輸入法真心不錯啊,好像用,這樣就可以一手吃喝一手打字了![]() ![]() ![]() ![]() ![]() ![]() ![]() |
小海豚elf 發表于 2015-3-5 11:19 您好,一個賬號只能報一個人。 |
影片整體感覺不錯,但應該被歸為親情片而非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的劇情之豐盈之浩瀚波瀾,目前看到的諸多影片難望其項背,但劇情也落俗套窠臼,五維空間的設置,有種無力的牽強,是為表達父愛而刻意設置的,是在邏輯之外的,而且,即使拋卻科學層面的“構想”,蟲洞、黑洞,也未給出新意。所以諸多被人稱道的段落,亦未感到打動人心令人垂淚的動容——剛從驚天駭浪中逃生便卷入情感的漩渦中,抱歉,情緒真的轉不過來。且真的不如《盜夢空間》之奇詭之驚心動魄。 |
QQ圖片20150305135950.jpg (136.84 KB, 下載次數: 155)
QQ圖片20150305135950.jpg (136.84 KB, 下載次數: 173)
在北美洲這塊廢墟大陸上,有個新興國家‘施惠國’。國內有十二個行政區,以及一座被行政區圍繞的富饒都城。至高無上且專制殘酷的都城, 每年逼迫十二行政區交出12歲至18歲的少男少女各一名,投入一年一度的“饑餓游戲”,并以電視實況轉播,藉此恐怖手段來維持威權統治以及國家秩序。 與寡母跟妹妹同住的十六歲少女凱妮絲,自愿代替在“抽簽日”被抽中的妹妹參加獵殺游戲。她曾經走過死亡邊緣,此刻已決心赴死。但殘酷的生存游戲卻激發凱妮絲強韌的求生意志,她成為了游戲的強力競爭者。在通往生存的苦戰之路上,她面臨重重艱難的抉擇:生存、人性以及愛之間。 這些要參加游戲的貢品,并不是普通的青少年。他們從出生伊始,就接受了饑餓游戲的生存訓練。來自12區的卡特尼絲就是其中一員。在一位獲勝的貢品老師的訓練中,她掌握了格斗的技巧和生存的必要技能。更重要的是,她有著敏銳的直覺。這些本能將讓她在饑餓游戲中站得先機。但如果她要想從饑餓游戲中活下來,那還要經歷一系列生與死、情感與罪惡的考量 |
ca1349540923dd542277bc97d109b3de9d8248cc.jpg (130.84 KB, 下載次數: 201)
本帖最后由 小海豚elf 于 2015-3-5 11:21 編輯 我報名兩個人,可以? 我比較喜歡《博物館奇妙夜3》 是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的《博物館奇妙夜》系列奇幻喜劇電影最終集,由肖恩·利維執導,本·斯蒂勒、羅賓·威廉姆斯、丹·史蒂文斯主演,定于2014年12月19日美國上映。 擔任博物館守衛的賴瑞(本·斯蒂勒飾),這次要帶著他的博物館老 古董伙伴們改走國際化路線,在前兩集中那塊能讓整個博物館古物復活的神奇“復活黃金碑”正逐漸消失法力,賴瑞的小伙伴們即將面臨再也無法復活的命運。為了搶救這塊“復活黃金碑”,賴瑞與他的館藏好友們必須踏出美國,前往倫敦大英博物館求助法老王阿卡曼拉的父親以解開這個謎團,并搶在黃金碑的神秘力量消逝前達成任務,但這趟冒險旅途卻也意外地喚醒了更多古物。 ![]() |
本帖最后由 琳筱兔 于 2015-3-4 13:11 編輯 這次觀影報名的人咋這么少呀?是還沉浸在過年的假期中嗎 |
最近看了部科幻片《分歧者:異類覺醒》盡管這不是一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其對社會體制的另一種假設仍然讓我浮想聯翩。這又是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精神的一次假想敵,同《饑餓的游戲》《極樂空間》《逆世界》《時間規劃局》等如出一轍,電影設立了世界警察的假想敵:獨裁專政、資源分配不均、種族歧視、思想控制。而我們今天的世界,同樣存在著諸多顯而易見的不合理,我們依然不假思索地習以為常著。可是這真的是唯一的生活嗎?還是我們的生活有無限的可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偉大的思想可以充斥宇宙,狹隘的思慮無異于螻蟻。每個角落都有分歧者,社會上的少數派就是分歧者,而只有分歧者才能獲得幸福。在當下的中國,如果你只精心地成為片中的任何一派:無私派、誠實派、無畏派、友好派和博學派,你都是分歧者,因為這就是我們當前社會的真實面目:自私、虛偽、膽小、兇狠和愚蠢。我們都像那些無派的盲流,卑微而忙碌地收拾街頭的垃圾。是的,我們不需要反抗任何即在的政權和體系,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 ![]() |
《普羅米修斯》的宗教性比較濃厚,但依然處在發問狀態。看起來雷德利把上帝又殺了一次,但他有解決什么問題么?“人類從哪來到哪去”這個討論了不知道多少千年的問題,豈是一部電影能解決的,所以雷德利仍然只是在發問而已:人的命運究竟是有目的的,還是僅僅是神的隨手為之(也可以把這種隨意性理解為自然進化的小概率事件)。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比較陳舊的。順便問句,他是基督徒還是無神論者?從電影進程來看極其悲觀,但結尾處女主角艾麗把十字架又找回來掛起、并繼續向無垠的宇宙中追尋那個她認為很重要的問題的答案:“上帝創造了我們又遺棄我們,Why?”,似乎又暗示并沒有否定神的存在:如果不信神,如果徹底否定了神,“為什么”還重要嗎?
![]() ![]() ![]() ![]() |
最近看了部科幻片《分歧者:異類覺醒》盡管這不是一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其對社會體制的另一種假設仍然讓我浮想聯翩。這又是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精神的一次假想敵,同《饑餓的游戲》《極樂空間》《逆世界》《時間規劃局》等如出一轍,電影設立了世界警察的假想敵:獨裁專政、資源分配不均、種族歧視、思想控制。而我們今天的世界,同樣存在著諸多顯而易見的不合理,我們依然不假思索地習以為常著。可是這真的是唯一的生活嗎?還是我們的生活有無限的可能?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偉大的思想可以充斥宇宙,狹隘的思慮無異于螻蟻。每個角落都有分歧者,社會上的少數派就是分歧者,而只有分歧者才能獲得幸福。在當下的中國,如果你只精心地成為片中的任何一派:無私派、誠實派、無畏派、友好派和博學派,你都是分歧者,因為這就是我們當前社會的真實面目:自私、虛偽、膽小、兇狠和愚蠢。我們都像那些無派的盲流,卑微而忙碌地收拾街頭的垃圾。是的,我們不需要反抗任何即在的政權和體系,我們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 ![]() |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某一天,當法國作家皮埃爾·布勒走進動物園,看到假山籠子里玩耍的猩猩時,他突發奇想,要寫一部“未來猿族統治人族”的科幻小說。這位曾經的工程師,反法西斯戰斗英雄,如今已經是全世界聞名的小說家了。根據個人經歷改編的電影《桂河大橋》在十年前獲得了巨大成功,自己也“意外”收獲了一尊奧斯卡小金人。布勒的思考沒有終止在過去,他把動物園里的想法變成了人生中另一部偉大的科幻作品-《人猿星球》。 《猿族崛起》的合理之處,就在于人類滅亡并非來自于猿族的復仇,病毒的擴散才是被暗示的真正夢魘。科學之殤莫不如此,文明的抉擇并非偶然,猿族內在的團結,對生命的珍重,都為他們的崛起造就了良機;反觀人類,卻在貪婪和殘暴中被取代,悔之晚 ![]() ![]() ![]() |
本帖最后由 貓咪毛毛 于 2015-3-4 09:31 編輯 ![]() ![]() ![]() |
淅瀝瀝的雨聲 發表于 2015-3-3 08:03 哈哈,加了一張海報,都忘了! |
本帖最后由 小麥一轉身 于 2015-3-3 14:19 編輯 印象比較深的是科幻片是卡梅隆的《阿凡達》,進影院看了一遍,沒過癮,又一遍。 有個朋友戲謔這部影片的主題是:拆遷辦與釘子戶的斗爭,以釘子戶的勝利為告終。有點道理。 兩個亮點吸引我,一是畫面的美感,純凈的美的滌蕩。時隔多年,我仿佛一伸手依然能接觸到飄蕩到眼前的,令人剎那間內心柔軟到糊涂的的樹精靈;家園樹倒下的一刻,是視覺的巔峰,也是情感上的高峰,一聲嘆息。 一個是電影的溫情。這是我看的其他科幻片所不具有的。(我看到科幻片不多,看過的片片中,生猛的成分多了些,經常會感到胸口duangduang被錘大錘,比如陪孩子看的午夜場的《變形金剛》;再比如又冷又酷的《黑客帝國》)從一個小細節來看溫情,納威人見面語“I see you ”,直譯是我看到你,在這里卻是用心里去看:我愛你,我理解你,我喜歡你,我感受到你的存在。(以至于后來我送本書給好友,扉頁上就矯情的寫上了I see you,呵呵) 電影必須同時表達出一種世界觀和一種電影觀,卡梅隆做到的很干脆。 |
5372255_1258945035_959.jpg (238.77 KB, 下載次數: 176)
北島之巔 發表于 2015-3-2 17:55 北島,沒有照片吶 |
本帖最后由 北島之巔 于 2015-3-3 18:05 編輯 俺也來報名啦,哈哈! 推薦電影,地球和木星中間的那個星球,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任務》 剛剛不久前,中國80后小伙成功入圍“火星一號”探索移民計劃的百人候選名單,讓我們發現人類探索宇宙,造訪除了地球和月球以外的天體,馬上要成為現實啦!而這之前,造訪其他天體和星球,我們還只能在電影里面看見。 關于火星,有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火星任務》,第一次看見這個電影是在好多年前在家看CCTV6的《佳片有約》,講訴了人類首次探索火星,并發現火星上面留有遺跡,原來是遠古的火星人留下的,通過進一步的探索,發現火星人是地球生命的始祖。最后一名宇航員跟隨著火星人飛向了太空,而其他宇航員返回了地球。 當人類真的可以踏上火星后,造訪木星估計估計也就不遠啦,哈哈! 不過,哪好也不如家好,還是讓我們好好的善待地球吧,不然蒼穹之下,呼吸艱難啊! |
火星任務.jpg (196.89 KB, 下載次數: 165)
![]() 說到科幻片,這部《超人之鋼鐵之軀》,是我24小時之內,怒刷兩遍且感到非常值得的一部電影。是我認為最好看的科幻類題材電影中的之一。整部電影貫穿著一個字----愛。有了這個主題,它就不是僅僅的大片了,它就可躋身于經典之列。非常感謝導演和所有創作人員,給我們呈現了這樣一部精彩的電影。 至于這次觀影團的《木星上行》,估計特效肯定會做的很足。這個我一點都不用擔心。唯一希望的是,導演能安排一個好故事,不要讓我們去只是為了看特效的。真快,這就2015年的第三次真正意義上觀影團了。 |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