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4267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4-3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dNzJ-fxwztrw3804471.jpg (134.24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0-26 13:44 上傳
漫畫:趙順清
目前,高校學生是不少用人單位的重要人力資源,但學生實習遭遇侵權的事件也頻頻發生。相對于用人單位,實習生大多處于弱勢地位,容易受到不公平對待,淪為廉價勞動力、“背鍋俠”等 。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高校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有過實習經歷的受訪高校學生中,71.3%的人遭遇過不公平對待。工作量過大或工作時間過長(51.8%)是實習學生最常遇到的狀況,其次是工作與招聘啟事描述不符(45.7%)。
遇到不公平對待時,49.8%的受訪高校學生表示會與實習單位或主管領導溝通,43.0%的受訪者選擇辭職,42.8%的受訪者會忍氣吞聲。要維護實習學生正當權益,63.0%的受訪者建議出臺專門法律法規厘清各方權責,62.7%的受訪者建議專門為實習生建立維權平臺。
參與本次調查的高校學生中,92.9%的人有過實習經歷。
51.8%受訪者實習時工作量過大或工作時間過長
調查顯示,實習過的受訪高校學生中,55.6%的人表示自己的實習經歷有的收獲大,有的小;21.2%的人表示大多數收獲小;還有2.9%的受訪者感覺沒有收獲。僅20.2%的受訪者表示大多數收獲大。進一步調查顯示,62.2%的人實習大多數情況有報酬,25.1%的受訪者沒有,12.8%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為了增加工作經驗,讀大學三年級的蘇玉明(化名)一個月前進入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在編輯部負責網站運營和推廣的工作,每天有60元報酬。他對記者說,他本來以為實習生相比正式員工會輕松一些,在正式員工的指導下也會學到很多東西。
但是工作一段時間才發現,情況與他想象的相差很多。“在和前輩們合作完成任務時,實際工作漸漸都落在了我的身上,而且與進公司時部門主管介紹的工作內容不一樣,我不時被交代完成一些額外的工作。”蘇玉明說,雖然現在的實習也給了他學以致用和鍛煉的機會,但實在太辛苦。
調查顯示,受訪高校學生最想從實習中獲得的是社會經驗(74.2%)和工作經驗(70.2%),其他還包括入職機會(46.3%)、好看的履歷(32.7%)、人脈(27.5%)、報酬(23.5%)等。
河北某高校設計系學生方雯(化名)曾經在杭州一家創業廣告公司實習。實習期間,她參與過公司三個項目的設計工作。方雯認為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與正式員工承擔了一樣的工作量,應該獲得一些報酬。“我自己在杭州租房子,經濟壓力還是有的,而且一日三餐、交通費都是自己承擔。我找部門主管談報酬的事情,對方卻認為單位為我提供了實習的機會,我獲得了鍛煉和經驗,不是必須該有報酬的。”方雯說,部門主管還表示如果她表現好會留下,然而實習期結束后,她并沒有被正式聘用。
調查中,68.3%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同學在實習時遭遇過不公平對待,僅19.0%的受訪者回答沒有,12.7%的受訪者回答不好說。在有過實習經歷的受訪高校學生中,遭遇過不公平對待的比例更高一些,達71.3%。
據受訪者觀察,工作量過大或工作時間過長(51.8%)是實習學生最常遇到的不公平對待,其次是工作與招聘啟事描述不符(45.7%),其他還包括工作成果被占有(36.7%)、替別人背黑鍋(36.6%)、拖欠或少發工資(34.9%)、沒有合同(31.3%)、工作或住宿條件差(23.9%)、工作出色卻沒有得到聘用(18.4%)、被言語侮辱(15.2%)等。
“在一些用人單位看來,學生實習生是既廉價又聽話的勞動力。”方雯認為,使用學生實習生為單位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有些行業的單位,實習生甚至多于正式員工。然而實習學生相對于單位處于弱勢,又大都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受欺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