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5614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5-2-28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親子圈 于 2015-3-9 16:46 編輯
最近,有很多媽媽們開始給小寶添加輔食了,可是寶寶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怎么吃?吃什么呢?許多新手媽媽對此一頭霧水,甚至會進入一些喂養誤區給寶貝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比如有的媽媽會在寶貝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就喂蝦導致寶貝嚴重濕疹甚至過敏就醫,更嚴重的是因此導致寶貝嬌嫩的腸胃一旦受創將有無法彌補的影響。那應該怎么添加輔食呢?添加輔食的注意事項和原則是什么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全的煙臺寶貝輔食添加大全,爸爸媽媽們只要認真學習,就能給寶貝一個最健康的腸胃哦!
對成長中的孩子添加輔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特別是在0歲階段的營養給予,更是奠定寶寶一生健康的根基。在嬰兒階段,母乳當然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但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大約四個月開始,光吃母乳或者嬰兒配方奶已經無法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所以這段時間,除了原先母乳或嬰兒配方奶之外,另外還應給予寶寶一些輔助食物,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輔食。輔食包括米粉、泥湖狀食品以及其他的一些自制食品,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輔食的相關知識吧!
initpintu_副本.jpg (160.4 KB, 下載次數: 1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5-3-9 16:29 上傳
根據不同性狀,輔食可分為液體食物、泥糊狀食物和固體食物三大類。
液體食物:主要指果汁、菜水一類可飲用的食物。
泥糊狀食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工業化泥糊狀食物,包括米粉和瓶裝泥糊狀食物;二是家庭制作的泥糊狀食物。
固體食物:指比泥糊狀食物更成型,但比成人固體食物更為細軟的食物。根據不同來源,寶寶食物分為植物來源性食物和動物來源性食物兩大類。植物來源性食物包括谷類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等;動物來源性食物包括肉類、禽類和奶類、蛋類等。
由一種到多種
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剛開始時,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待嘗試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即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里就能觀察出來。若是吃后的幾天內沒發生不良反應,則表明寶寶可以接受這種食物;如果懷疑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不妨一周后再喂一次,要是接連出現2~3次不良反應,便可認為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
由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父母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后發展到固體食物。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菜湯、果汁、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后再過渡成軟飯、小塊的菜、水果及肉。這樣,寶寶才能吸收好,才不會發生消化不良。
由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的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雞肉泥、豬肝泥等“泥”狀食品是最合適的。這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后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而且,“泥”中含有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能促進腸道蠕動,容易消化。
另外,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父母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于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并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從少量到多量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喂1/6個,三四天后寶寶沒有什么不良反應,在兩餐之間無饑餓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穩,再增加到1/4至1/2個蛋黃,以后逐漸增至整個蛋黃。
不適要立刻停止
寶寶吃了新添的食品后,父母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或便里有較多黏液、過敏等情況,就要立即暫停添加該食品,等寶寶恢復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但父母們應了解,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大便可能會有些改變,如便色變深,呈暗褐色,或便里有尚未消化的殘菜。
吃流質或泥狀食品
通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但不能長時間吃流質或泥狀食物,因為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輔食替代乳類
有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吃上豐富的食品,在寶寶6個月以內便減少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寶寶在一歲之前,主要食品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添加的輔食要鮮嫩
家長在給寶寶制作食物時,不要只注重營養,而忽視了口味,這樣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育,為日后挑食埋下隱患,還可能使寶寶對輔食產生厭惡,從而影響營養的攝取。輔食應該以天然清淡為原則,制作的原料一定要鮮嫩,不可添加味素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愉快心理
父母們都很重視寶寶從輔食中攝取的營養量,卻往往忽視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父母在給寶寶喂輔食時,首先要為寶寶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進食環境,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時候喂食。寶寶表示不愿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寶寶進食,因為這會使寶寶產生受挫感,給日后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給嬰兒添加輔食時一定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根據嬰兒的消化能力及營養的需求逐步增加,由一種到多種,由少量到多量。食物的性狀應由流質過渡到半流質再過渡到軟質。每次添加新的輔助食品后,應密切觀察孩子的消化情況,有無大便次數增多,或有不消化的食物殘渣等,如確有消化不良,可暫停此種食物,等大便轉為正常,再注意改進輔食制作方法,慢慢從小量試著添加。
忌添加時間過早
剛離開母體的嬰兒,消化器官很嬌嫩,消化腺不發達,分泌功能差,許多消化酶尚未形成,此時還不具備消化輔食的功能。如果過早添加輔食,會增加嬰兒消化功能的負擔,消化不了的輔食不是滯留在腹中“發酵”,造成腹脹、便秘、厭食,就是增加腸蠕動,使寶寶便便量多、次數增加,最后導致腹瀉。因此,出生4個月以內的嬰兒忌過早添加輔食。
忌添加時間過晚
有些家長怕孩子消化不了,對添加輔食過于謹慎。孩子早已過了6個月,還只是吃母乳或配方奶粉。殊不知孩子已長大,對營養、能量的需要增加了,光吃母乳或奶粉已不能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應合理添加輔食了。同時,孩子的消化器官功能已逐漸健全,味覺器官也發育了,已具備添加輔食的條件。另外,此時孩子從母體中獲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耗殆盡,而自身的抵抗力正需要通過增加營養來產生,此時若不及時添加輔食,孩子不僅生長發育會受到影響,還會因缺乏抵抗力而導致疾病。因此,對出生4個月后6個月內的孩子要及時添加輔食。
忌添加輔食量過多
寶寶雖能添加輔食了,但消化器官畢竟還很柔嫩,不能操之過急,應視其消化功能的情況逐漸添加。如果任意添加,同樣會造成寶寶消化不良或肥胖。讓孩子隨心所欲,要吃什么給什么,想吃多少給多少,又會造成營養不平衡,并養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所以輔食添加過多、過濫同樣也是不合適的。
忌輔食過細
一些父母給寶寶吃的自制輔食過于精細,使孩子的咀嚼功能得不到應有的訓練,不利于其牙齒的萌出和萌出后牙齒的排列,食物未經咀嚼也不會產生味覺,既勾不起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味覺的發育,面頰發育同樣受影響。這樣長期下去,寶寶的生長當然不會理想,還會影響大腦智力的發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