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96.58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18 11:49 上傳
3
2010年畢業,我去一家公司做文員。當時正好公司來了個大四的實習生小孫,做前臺。
她是211本科會計專業,一直想做會計,但是找工作并不順利。
會計的入門崗位是出納。
小公司她不想去,想去的公司,招出納不是要擔保人都是要抵押。
在這陌生的城市,哪有她的擔保人!
思來想去,她便想出了“曲線就業”的方法。先從一個公司文員開始做起,等領導信任她了,她就申請轉崗轉會計。
于是她找工作,沒有任何工資待遇要求,只要一個承諾,能轉崗做會計!我們公司答應了,她就來了。
我在那家公司呆了半年,就跳槽了,之后三年,我又換了三份工作才安分下來。而她一直在做前臺。她與其他前臺不同的是,她在努力的考會計證,從初級到中級。
2013年下半年,她給我發消息說,公司有個新樓盤要開盤了,需要出納到樓盤上收錢,她申請調過去,公司同意了。
2014年下半年,她說請我吃飯,因為她跳槽成功,跳槽到交通樞紐局的子公司做會計。工資從三千五翻到五千,如果有車,每個月還有一千八的油費補貼。于是,她馬不停蹄的買了輛代步車。
吃飯的時候,我問她,公司這么好,面試這個崗位的人應該很多吧。她說,是的,最后一面中,三個候選人,她的經驗是最少的。
我說,你有問過面試官,為什么選了經驗最少的你嗎?
她回去后去問財務總監。財務總監告訴她:因為你為了做會計,能在一個前臺的崗位呆三年,那么我給你會計崗位,并把你帶出來,我相信我至少可以輕松十年!
因為職業目標清晰~
畢業四年,從前臺到國企會計。
640.jpg (68.2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6-18 11:50 上傳
4
到底是什么,讓我們這80%的普通人,在畢業四年里,天差地別?
是能力嗎?不不,如果是能力,小任早就考了編制,轉了正。
是證書嗎?不不,證書只是敲門磚,不是護身符。
是出身嗎?不不,我這三個朋友,都是普通家庭出身。
那到底是什么呢?
(duang~)
>>>> 一、努力!
中國13億人,最不缺的便是人!想要過的好,想要脫穎而出,努力是最起碼的基礎。小曹默默的跑健身館上課,小孫默默的考會計證,沒有這些前提,就沒有后來開館、跳槽的資格!
>>>> 二、努力的方向:職業規劃!
小曹在大學就知道自己喜歡瑜伽,并為此專門花錢去北京考證,大學畢業,也是從事瑜伽老師的工作。無論去隔壁小城市,還是留在我們城市,她都會開瑜伽館,時間早晚而已。
小孫職業目標清晰,從讀大學以前就想做會計,大學讀的會計,找工作首選找會計,曲線就業仍然為了會計!她最終會成為出色的會計師,這是她早就規劃好了的!
小曹和小孫,早早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而大學出色,大學畢業時人人羨慕的小任,為什么,年近30歲的時候,還要出來做銷售?
因為他從來沒有結合自身情況,家庭情況做過職業規劃。
他沒有考慮過喜歡還是不喜歡,他沒有想過這份工作是不是他想要的,他甚至都沒有想過,這份工作能不能讓他承受不同年紀的經濟壓力。
其實,即使他考上了編制,按我們城市教師的工資水平,30歲,他仍然買不起房。
畢業后,不要隨便找一份工作,不要聽學校忽悠什么“先就業后擇業”,學校都是有就業率指標的!
你就業的崗位、行業,那是一個相對固定的圈子,他會影響你對工作、對職場、對職業發展的認知。
就像小任,一開始做體育老師,在學校那樣單純的環境,除了考編,就沒有其他的發展。
我們的職業規劃,應該要知道自己喜歡/擅長做什么,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并且能以此為生!
你喜歡畫畫,可是家里很窮,畢業能去做專職畫家嗎?
除非大學時代,你已成名,你已經能靠賣畫養活自己,否則,建議你去做畫畫相關工作,例如室內設計師。平時堅持畫畫投稿,還可以畫插畫、去畫室代課,既賺外塊又賺名聲。等到小有名氣,再走專職之路。
大學畢業就22、23歲了,再迷茫四年,在26、27歲的時候,看到別人家的誰誰誰結婚生孩子,別人家的誰誰誰買車又買房,別人家的誰誰誰升職又加薪。才忽然覺醒,忽然要從頭開始。年近30,重新到人才市場找一份最底層的工作。這難道就是你想要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