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784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4-4-9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深陷校園貸,信用卡過度透支……近年來,大學生消費和信貸方面的事件層出不窮。歸根到底,是很多大學生并未樹立健康合理的消費觀念。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77.8%的受訪大學生稱身邊透支消費普遍。關于大學生超前消費的原因,63.7%的受訪者認為是受超前消費觀影響,62.0%的受訪者直言是攀比心虛榮心作祟。88.5%的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
55.3%受訪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00~2000元
調查顯示,每個月生活費在1000元及以下的受訪大學生占15.9%,在1000~2000元的占55.3%,在2000~3000元的占23.8%,在3000元以上的占4.6%。
父母親人(87.3%)是他們生活費的主要來源,其他來源還有打工兼職(49.5%)、獎助學金(40.5%)等。
調查顯示,一日三餐(87.0%)、日用品(73.9%)、通信費(72.7%)是受訪大學生主要的三大開銷。其他開銷還包括交通費(58.0%)、服飾(56.6%)、聚餐聚會(44.2%)、書籍(42.5%)、電子產品(24.9%)、旅行(14.7%)等。
張煜(化名)是北京大學一名大三學生,他每月生活費平均在1500元。“父母一般會按月給我打錢,我放假回家時會多給我兩個月的,有時在月末還會額外給我一些。”張煜說,進入大二后,他的各項開支就多了起來,生活費開始捉襟見肘。談戀愛以后,由于經常請女朋友吃飯,給對方買禮物,每個月的生活費一來,他基本一兩周之內就花光了。
生活費不夠時大學生會怎么辦?調查顯示,向父母親人要(59.7%)和打工兼職(48.6%)是他們兩種最主要的解決方法,接下來是向同學朋友借錢(33.8%)和節衣縮食(30.8%)。
29.3%的受訪大學生會透支信用卡,14.3%的受訪大學生會進行網貸。
“剛開始的時候,生活費花完了,我一般都吃饅頭咸菜度日,或者找關系好的學長、朋友借。但是時間長了,就不太好意思了,而且錢也越欠越多。后來就做起了兼職。”張煜說,他做過家教、服務員等很多兼職,甚至有一個月同時做三份兼職賺錢還債,因此經常逃課,去年剛剛掛了一科。
在廣州讀大學的袁佳莉每個月生活費1700元,她坦言也經常遇到生活費不夠花的狀況。大部分時候,她會向父母要,偶爾也會向同學借。袁佳莉說,生活費不夠花在大學生中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我身邊有很多‘吃土少女’和‘吃土少年’(用來形容消費超預算者。網友在購物過程中花銷超預算,會自嘲下個月‘吃土’。——編者注)。我們宿舍有個同學每個月生活費2000元,在舍友中是最高的了,還是不夠花,經常向我們借錢,一般在100元以內,大家不好意思拒絕,也就借給她了。”袁佳莉說。
88.5%受訪者認為大學生亟須樹立正確消費觀
“大學生的消費看起來只是吃飯、買書、買衣服等,跟中學差不了太多,但實際上上大學以后,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就讀于吉林某大學的田澤亮認為,大學生不僅要學習,還要半獨立地生活,體驗各種事物,進行人際交往,這些都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來支撐。
調查中,77.8%的受訪大學生發現身邊透支消費普遍,回答“非常普遍”和“比較普遍”的受訪者分別占20.2%和57.6%。18.1%的受訪者回答“一般”。僅4.1%的受訪者認為不普遍。
信用卡是不少人透支消費的工具。2009年6月23日,銀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信用卡業務的通知》,明確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周歲的學生發放信用卡(附屬卡除外);向經查已滿18周歲無固定工作、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發放信用卡時,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并確認第二還款來源方以書面同意承擔相應還款責任。
雖然這一規定出臺后,大多數銀行提高了大學生辦信用卡的門檻,但是大學生信用卡并未全面停辦。參與本次調查的大學生中,51.9%的人持有信用卡,35.1%的人透支過信用卡。
田澤亮告訴記者,他在逛超市時經常遇到有人向他推銷信用卡。有一次他向對方詢問情況,對方在得知他是大學生后,表示會盡量幫助他跨過第二還款來源等門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