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t3dy-fxxneua4058015.jpg (78.1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1-4 12:35 上傳
2015年3月21日,北京,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上,一位家長帶著兒童前來咨詢。視覺中國供圖
9歲的上海小學生吳天(化名),下定決心要去英國繼續自己的小學學業了。2017年4月,他將啟程赴英念五年級,父母不陪讀,他選擇寄宿。
“是我自己決定的,我不喜歡媽媽現在給我上的小學。”吳天穿著一身修身西服套裝,像紳士那樣給自己配了一個小領結,“我想在英國的學校多上點兒體育課”。
吳天即將就讀的是英國的一所名校——阿爾德羅預備學校,它是英國九大公學之一的切特豪斯公學的預備學校,這所小學的畢業生,除了進入切特豪斯公學,還有不少進入湯布里奇公學、惠靈頓公學等名校。
10月28日,英國著名的九大公學“對口小學”首次聯袂來華面試直招,阿爾德羅預備學校成為受追捧的一所學校。而在這些“不差錢”的中國家長、孩子眼中,這所學校最誘人的地方是——體育課。
組團攬生源 吳天即將加入負笈海外的中國低齡留學兒童陣營。對于18歲以下留學人群的規模,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表示沒有相關統計。但是,規模呈增長態勢是肯定的。
中國教育在線10月發布的《中國出國留學發展趨勢報告2016》指出,中國留學生低齡化趨勢十分明顯,在主要的英語留學目的國,中國基礎教育階段留學生占比都位居該階段國際學生第一位。整體來看,高等教育階段留學生還是出國的主體人群,但低年齡層的留學生群體日益龐大。
報告援引英國獨立學校委員會(ISC)的數據稱,中國中小學階段赴英留學生增長迅猛,從2007~2008學年的2419人增至2014~2015學年的5602人,較上一年度增長29.72%,占全英該階段國際學生的20.9%,位居第一。
早在2016年年初,上海市民楊女士就帶著兒子吳天到英國實地考察了阿爾德羅預備學校。這是一所男校,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下午的體育課”。每天下午,這所學校的男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參與運動。
學校更衣室里男生的表現,令楊女士非常贊賞。她抬高了嗓門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介紹,“男孩子都非常有禮貌,換衣服、喝水,秩序很好。他們走過走廊時,會看看身后還有沒有人,有人的話會給后面的人把門打開。”
梁女士有一個正在讀預備班的兒子,與楊女士一樣,她也把目標瞄準了阿爾德羅預備學校。“我也不想這么早送孩子出去,但看到那里的體育課這么好,實在心動。”梁女士說。
此外,她告訴記者,孩子目前就讀的上海某知名雙語學校,師資條件和課程內容并不令人滿意,“外教的資質不行,經常換老師,課程也不純粹,還要讀很多國內的課程”。
梁女士說,她原本打算等孩子讀高中時再送到國外,但在研究了一通國內外課程后,她發現,“小學、初中先預備起來,進英國知名公學的可能性更大”。
此次來滬組團招生的英國小學,紛紛打出了“運動”“藝術”招牌來吸引中國小留學生。
面對潛在“客戶”,這些學校這樣介紹自己:比爾頓農莊預備學校有40%的學生進入了拉格比中學——被認為擁有全英最好創造性藝術和設計專業課的學校;米爾菲爾德預備學校93%的學生都能進入米爾菲爾德學校,而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獲得了4枚獎牌;布蘭伯特預備學校是現代版福爾摩斯的扮演者“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母校,2015~2016學年,該校有15名學生入讀了英國排名前30的中學并獲得獎學金。
比爾頓農莊預備學校校長Alex Osiatynski重點推薦了校內藝術課程,“我們有音樂、美術、戲劇類課程,這些課程不是我們的輔助課程,而是整個課程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的老師,會盡最大能力來挖掘孩子們的潛能。而不是給他們很多學業壓力!監siatynski說,學校里有一個英語溝通能力較弱的中國孩子,“很害羞、不肯開口說話,但老師發現他畫畫很棒,后來通過美術課讓他找到自信,現在英語溝通也不成問題了!
在上海招生會上,有中國家長提出了對體育運動傷害的擔憂,米爾菲爾德預備學校招生官Sally Jones對此作了回應。她說,學校在給予孩子充分體育運動時間的同時,會要求小學生所有的體育運動都在教師監護下進行,“以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傷害,因為小學生畢竟年齡較小!
什么受追捧 與之對照的是,中國的課間10分鐘正成為一些小學生的“痛點”。北京某小學規定,課間10分鐘,除了喝水和上廁所,學生不可以出教室,午休時學生也不能到操場玩,放學后要馬上離校。在廈門,有學校出動小學生干部督導員,對課間“非常規沖跑”的學生進行記名扣分。
9歲的吳天也對目前就讀的學校表示了不滿。接受記者采訪時,他羅列出一大堆弊端:校園小,沒地方玩;下課不能出去玩,上個廁所還要舉手打報告;總是因為調皮被老師批評;考試前夕,體育課要停課。
最令吳天不能忍受的是,就連體育老師都“不喜歡”他。有一次體育課,吳天因為提出了與老師不同的做法,被罰站了一節課,“除了班主任對我好一點,其他老師都對我不好”。
有關體育課的“吐槽”,不只是吳天一個孩子的聲音。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了多名對英國預備學校感興趣的小學生,他們無一例外都被體育課所吸引。
有意思的是,英國人正因為上海學生驕人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成績而組織教師分批次地來滬學習“怎么上數學課”,而部分上海學生卻因為看中英國學校豐富的體育運動課程而“轉學”英國小學。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曾表示,長期以來,在對中國學生的動商開發上,缺少科學、積極的干預機制,成為影響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一大難題。
楊女士是介于“打雞血”和“散養”狀態之間的中國家長。她先后送孩子念過一所以與海外教育銜接緊密著名的國際雙語學校和一所以“抓得緊”聞名的私立小學。
“一所進度太慢,抓得太松;一所進度太快,抓得太緊!睏钆勘旧韽氖陆逃嘤柟ぷ,給孩子選擇小學時頗具“專業性”,“一看課程,二看師資,三看環境”。
她告訴記者,第一所雙語學校,能保證孩子的運動時間和社團活動時間,卻“教學進度極慢”,“完全按照教育部門規定的課程進度來教,很多內容孩子幼兒園就已經學過了!钡诙褶k小學,“抓得緊、進度快,但體育課經常被占用,社團活動也沒有”。
在楊女士母子看來,到英國讀小學,似乎可以解決目前他們遇到的所有問題。一方面,英國教師把“善于激發孩子創造力”掛在嘴邊,不會大肆批評孩子,而是善于鼓勵、激勵孩子;另一方面,英國的課程并不像國內雙語學校那樣,需要一邊完成本土教育大綱,一邊增加國際課程內容,相對更純粹一些。
“據我所知,英國小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要學習分數了,到五年級,他們還在學習分數。它的學習,貫穿在整個小學過程中,一點一點加大難度,并不算太淺顯、簡單!睏钆肯嘈,英國小學能給在國內“調皮搗蛋”的兒子帶來更適合的成長和教育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