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在美國,即便是人口最為密集的紐約市,“學區”雖是影響房地產市場供求的因素之一,但遠非決定性因素,所謂“好學區”的房價更達不到“天價”程度。
專家認為,美國不存在“天價學區房”的主要原因是公立教育體系的設計、政府對教育資源的調節配置以及對房地產投機空間的有效壓縮,遏制房價炒作行為。
在美國一般分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兩類,涵蓋范圍從小學、初中至高中。私立學校收費高昂,提供高端教育因此允許學生“跨片”入學,不受所謂“學區”限制;公立學校一般規定學生就近入學,無需繳納任何學費,不同地段匹配不同學校。據紐約彩虹置業創始人辛迪·殷介紹,一般學生進入公立學校只需要三份文件:本人出生證明、家庭居住證明和本人醫療免疫記錄。
紐約市根據地理位置,大體劃分為32個學區,其中公立小學有大約715所。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每個學區的公立小學入學率基本能夠達到90%左右。
不過,美國公立學校教學質量存在差異,“好學區”內的學校師資力量優質,財力雄厚,設有多項特長班、語言和藝術課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不少家長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而搬到“好學區”附近。
以紐約為例,瑞禧地產創始人杰西卡·湯介紹說,皇后區有些地區僅需約30到40萬美元即可購得一套住宅,但同樣大小的房型在皇后區優質“學區”地段,可能需要80萬美元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國購房者更看重的是“好學區”的綜合指標,包括該地段配套的醫療、服務環境和交通多方面因素,因此,所謂“好學區”房價偏高,并不單純是學校的因素。從因果關系看,在美國是一個“好社區”的存在促成了一個“好學區”的建成,而“好學區”又進一步吸引了更多潛在購房者來到“好社區”購置房產。
在“寸土寸金”的紐約曼哈頓,“好學區”房源價格與其他地區差別不算太大。辛迪·殷介紹,曼哈頓地區“學區房”房價大約僅高出同等地區其他房源價格20%至30%左右。她認為,曼哈頓地區的“學區房”不算過“熱”,更談不上“天價”,正是由于曼哈頓地區教育資源充足。
美國家庭購買住宅后,需要給地區政府繳納地產稅,地產稅構成了當地政府約70%的收入來源。地產稅除支持當地政府公共部門開銷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用于當地公立學校建設、系統運作,包括教職員工的工資、福利以及學校其他運營費用。因此,美國部分社區公共教育資源豐富,主要是由于該地段業主所繳納地產稅高昂。
此外,持有房產的家庭在繳納地稅之余,還要向當地學校繳納學校稅,盡管數額占比不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支撐當地公立學校運營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