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煙臺論壇! 請登錄/注冊 一鍵登錄:
<samp id="2g2gg"><tbody id="2g2gg"></tbody></samp>
  • <ul id="2g2gg"></ul>
    查看: 3293|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移民派] 美國移民大變局 “中國移民”應何去何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3-9 1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來自山東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特朗普移民變局
      特朗普上臺后美國移民變局比較大,現在法律上有很多訴訟和角力。反對非常厲害的人認為他違反了美國的開放精神和多元文化價值,近百家公司和17所美國名校通過訴訟反對特朗普的這一政策。蘋果公司CEO庫克說,蘋果堅信移民對我們公司和美國的未來非常重要,沒有移民就沒有蘋果。(喬布斯的父親也是敘利亞人)

      移民是美國創新非常重要的力量。在創新專利數量方面,移民占了1/3,移民創建了美國1/4的高科技公司,市值前50上市公司中近半是移民創建或共同創建的,硅谷超1/3的人出生在國外,1/3的初創企業是由印度裔美國人創造。

      美國公眾對特朗普限制移民的政令是什么樣的態度?路透/益普索民調顯示,49%支持,41%反對;蓋洛普民調顯示,42%支持,55%反對,這兩個民調顯示基本平分秋色。但如果間接地而不是直接地問民眾,特朗普的支持比例則更高。這說明更多人可能私下認同特朗普限制移民。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是他當選的重要原因。直接的因素是,全球化下美國貧富差距加大,中產階級尤其是藍領階級經濟地位弱化,受到外面沖擊后容易把怨氣發到移民身上。另外,恐怖主義襲擊和對“政治正確”的焦慮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從民族熔爐變成了民族拼盤
      實際上,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從民族熔爐變成了民族拼盤。美國過去主要是針對歐裔,和加拿大不一樣,加拿大是兩種語言,并沒有完全融合,而美國官方是一種語言,使得這個民族融合在一起了。但過去幾十年,這件事情被改變了,現在拉丁裔、非洲裔和亞裔在種族、文化和宗教上都不太一樣,很難完全融合。

      亨廷頓寫過一段話,拉丁移民的持續流入有將美國分割為兩個民族、兩種文化和兩種語言的危險。與之前的移民不同,拉丁裔沒有融入美國主流文化,而是在從洛杉磯到邁阿密形成他們自己的政治和文化飛地,并拒絕促成美國夢的盎格魯新教價值觀。美國忽視了這個挑戰,將置自身于險境,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美國非拉丁裔的白人比例1950年是87.5%,1990年是75.6%,2015年是61.7%,2030年將是55.5%,2060年將是43.6%,最終成為少數。2014年美國公立學校入學學生中非拉丁裔已經是少數了,這個影響會非常大。從多國經驗來看,當主流民族從85%降到60%,這個變化沒有什么心理沖擊,但從60%降到40%時會有巨大的心理沖擊,因為不再是主流了。蘇聯解體時,蘇聯全境的俄羅斯人占比51.4%,其他任一加盟共和國俄羅斯人都不到一半。還有南斯拉夫分裂、斯洛文尼亞獨立、克羅地亞獨立、波斯尼亞獨立、科索沃獨立和黑山分裂出去等都是深刻的總人口變局的結果。

      現在美國正在鬧加州獨立的事情,美國憲法沒有這個路徑。但加州獨立運動得到了32%加州居民的支持,比2014年高12個百分點。這背后也有深刻的族裔構成的因素。2015年,加州的拉丁裔人口達到38.8%,這是除夏威夷之外美國唯一一個拉丁裔人超過非拉丁裔白人的州。

      這次美國選舉實際上是非常明顯的種族分割的選舉。全體投票者大概是一半對一半,但支持特朗普的拉丁裔是少數,選民無論是非洲裔、亞裔還是其他族裔,都是一邊倒的投希拉里。白人更多是投特朗普的,大學學歷和年輕的白人也是支持特朗普的比例更高,基本上是白人對非白人的選舉。

      特朗普對留學生的態度可能會收緊
      2000財年至2009財年,美國H1B工作簽證獲得者46.9%來自印度,8.9%來自中國。最近有傳聞說美國可能收緊H-1B的工作簽證。未來到底會怎樣?特朗普2015年一次訪談中,提到美國名校,希望美國把這些人才留下來。但特朗普的首席智囊班農說硅谷的CEO的四分之三來自于亞洲。有人說這個數據不對,實際上只有三分之一,但他說數據錯了,并提了一點,說美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地域,還是一個國民社會。這句話非常隱晦,意思是說美國應該是美國人的,不是亞洲的。班農覺得亞洲移民太多了,應該是白人或者至少是傳統基督教的美國,而不是一個拼盤。我覺得特朗普未來還是能夠接受亞洲的優秀學生,但是預計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留下來的機會會更少,這對中國可能是一個機會。

      2015年全球大概有2.437億的移民存量。輸入國最大的是美國,有4663萬,德國1200萬,俄羅斯1164萬(很大程度是因為蘇聯解體),沙特1019萬;輸出國最大的是印度,有1558萬,墨西哥1234萬,俄羅斯1058萬,中國955萬。從全球視角看移民是有好處的,因為它互通有無,促進思想交流,帶來人力資源的全球配置。對輸出國來說可能是一個損失,因為使人力、財富、凝聚力和認同感弱化,但它也可以引進技術、商機和理念。對輸入國來說有利于節省培養成本、轉入財富和增強經濟活力,現在老齡化國家也需要移民,但也可能帶來認同感沖突,尤其是經濟困難的時候,移民的負面影響將會被放大。除非政策被濫用,資源占用和搶占職位這兩點是不成立的,但是一般老百姓很容易這樣認為。

      移民之后能不能融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取決于幾個因素,一是族裔的相似性,白人移民到美國容易融入,如果中亞裔,五代十代后還是會覺得你是中國人。二是移民群體的規模,如果形成規模不太容易融入,總和相同的人打交道。三是輸入國的包容性,東南亞非常清楚,比如越南華裔不容易融入。但泰國非常包容,泰國的華人就變成了泰國人,基本沒有任何沖突。四是文化強勢地位,如果是移民到一個文化非常強勢的地方,可能就很難融入,但中國人如果去緬甸等地,會覺得這里就像中國,所以影響融入的有各種各樣的因素。

      歷史上中國的人口遷徙
      遷徙是常態,在一個地方不動并不是常態。從中國現在的疆域來說,華夏文明原來是在華夏流域,后來慢慢擴張融入。這個過程中,人口是永遠的,邊界只是暫時的。我們現在這個主權國家就是最近幾百年形成的。

      海外華人在東南亞非常成功,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里有一個問題,首先是所有的國家中華人生育率最低,這會不斷的式微,同時會不斷的融入當地的社會,如果和母國沒有更多血脈和正式的聯系慢慢就會變,比如華裔在印尼時間長了就是印尼人。移民到發達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一般只能持續兩代,在其他國家最多四五代,時間長了,除非有持續的移民,否則就融合掉了。

      目前,海外華人有6000萬,其中955萬人是中國出生移民到國外的,主要在東亞和新大陸。可以分為幾類,留學生部分成為了海歸,促進了中國的發展,但也是中國人力資源的損失。也有海外經商的,“一帶一路”之后會有更多人出去,這會加強中國與世界的經貿聯系。還有一類是技術和投資移民,主要是在發達國家。不少人工作在國內,家人在海外,大部分不會回來。這些擴大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但也是中國財富和人力資源的損失,而且對中國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有負面影響。但中國的移民非常少,955萬算起來也不到中國人口的1%,在全球232個國家和地區中居倒數第10位。人口超千萬的國家中,低于中國的僅有日本、朝鮮、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和馬達加斯加。

      雖然移民不多,但富裕階層大量移民對民眾有很大的心理沖擊。胡潤調查,中國千萬凈資產富人55%考慮移民,今后更多人有能力移民。

      根據聯合國數據,現在在中國的海外人士大概有98萬,占遷出中國移民人數的1/10,占中國人口比例不到0.1%,在全球232個國家和地區中倒數第一,比朝鮮還低。可以說,中國根本沒有多少外國人,而且港澳臺地區占了40%,其中的海外人士中大部分還是持外籍護照的華人。

      雖然這么少的人,但公眾對移民問題極其敏感。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也是很好的事情,但也有不少反對聲。這是因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觀點還是非常強烈的。還有就是視人為負擔,自己的大城市都不讓人進,還讓外人進來,這在心理上很難接受。中國推動移民政策時,一定要考慮到普通老百姓和公眾的想法,否則容易受到很大阻力。

      中國是否應該有限度的接收移民?
      移民的意義首先是健康。經濟體的健康就是人、財、物的流動。從數據看,中國的物和財在大量的流動,而人的流動是非常少的。其次,對科技經濟來說,移民有助于一個國家享受全球的規模效應,對于中國是享受全球75億人中最優秀的人才,比13億人要強。再次是文化多元的優勢,如果有10個人想得完全不一樣,和100個人想得是一樣的相比,它的創造力要大很多。所以,統一思想是非常糟糕的事,最好是每個人都想得不一樣,美國的這種優勢就非常明顯。

      中國接收移民也有自身的條件。一是中國有人口眾多這個非常大的優勢,即使把海外的人口增加十倍也沒有問題,民間的擔心有些過度。另外,中國人在非洲有100萬,而非洲人在中國不到10萬。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放開移民,一定要對民間把移民解釋清楚。二是職業發展優勢,中國市場規模巨大,經濟發展非常快。三是有很多公司職位的薪資已與發達國家可比。四是生活水平也接近發達國家。五是中國的低生育率會短期內造成局部和暫時性的勞動力短缺。

      另外,特朗普或成為中國機會,雖然和美國相比,中國的開放水平依然是天壤之別,但至少美國在收緊,中國在開放。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7-3-9 15:4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如何吸引國際人才?
      國際化是結果,不是目標。建議我們不要設定國際化目標,不要提國際化要達到國外人才占多少的比例這樣的標準。只要放開移民,自然而然會提高,一定要充分理解公眾的顧慮,表述要非常謹慎,尤其是國內計劃生育戶籍放開前,這個問題要特別小心。不能犧牲國內公民的利益,但原則上要一視同仁,不能外國人來了是超國民待遇。

      具體的措施包括,借鑒國際經驗,成立專業的移民管理機構,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吸引其他國家在美國的留學生,讓有才能的來華留學生留下來,放寬中國綠卡申請條件和考慮修改國籍法等。2016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廣東僑聯副主席李葳提出了關于“中國國籍優先”的提案,是我提出的問題并負責了起草。這個提案在海外受到了很大關注和歡迎。提中國國籍優先而不說雙重國籍的原因是,老百姓聽到雙重/多重國籍非常反感,覺得是在腳踏多只船,但說中國國籍優先會讓老百姓有榮譽感。

      從實質看,這種建議并非承認多重國籍,而是中國只認你的中國國籍。現在中國對這個國民是不是中國人的認定是從屬于外國法律的,要看外國法律怎么決定,這有損國家尊嚴。取得外國國籍,享受外國護照保護,這對國家安全非常不利。另外,很多在國外的人出于現實需要加入了外籍,但是加入外籍后就被“掃地出門”了,這樣非常損害民族凝聚力。而且取得外籍者還能保持中國國籍的話,更能夠維持和中國的情感紐帶和對中國的認同,并能將其延續到后代。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并不要求入外籍即放棄原國籍。

      類似還有很多實際的問題都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持有美國綠卡的人如果在中國長期居住會失去綠卡,所以來中國工作前可能會加入外籍,自己的家人包括小孩都在國外,實際上內心就把自己看成外國人,回國工作也是候鳥心態。所以一個國家,人口是永遠的,但是最關鍵的組成人口的每個人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個建構。當你覺得自己是外國人,慢慢地你就是外國人了。我們很多人把這個東西看得是理所當然,其實關鍵看怎么建構這個民族。

      其他國家中,除了中國、印度、日本、阿塞拜疆和印尼等少數國家,大部分國家都沒有規定入外籍將自動喪失本國國籍。大部分國家都接受雙重國籍,少部分國家像愛爾蘭還鼓勵拿其他國家國籍,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規定。印度雖然和中國有點相似,但印度給四代以內的后裔自動發印度裔卡。2005年,印度推出海外印度公民卡,把條件放得更寬松,現在2000多萬印度人都有印度公民卡。這個事情對印度沒有壞處,印度反而得到更多認同。

      以色列的《回歸法》也規定,只要任何母親為猶太人或皈依猶太教者就可定居以色列,他們按照《國籍法》在以色列的當天就可登記入籍,并可保留原國籍。《回歸法》在1970年代擴展到涵蓋合規者未信奉其他宗教的配偶、子輩和孫輩及其配偶。這極大的強化了全球猶太人對以色列問題的歸屬感。如果一旦是法律根據的話影響會完全不一樣。

      再比如,哈薩克斯坦1992年通過《移民法》,規定海外哈薩克人有權自由返回歷史祖國,并于1998年推出40條實施條例,大量吸引和安置海外哈薩克族。納扎爾巴耶夫總統1992年演講題目也是《我們敞開熱情的懷抱歡迎同胞》。

      原國籍法的擔憂亦不再成立
      中國制定這么嚴厲的排他性的國籍法有其原因。在1950年代中期,為了消除少數國家對中國華人輸出革命的疑慮,中國與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以條約或聯合公報的形式處理所在國華人的雙重國籍問題,原則上不再承認外籍華人的中國國籍。該政策在1980年的國籍法中正式確立,完全割裂了外籍華人與中國法律的關聯,弱化了他們與祖國的情感紐帶。缺少了這種正式的紐帶,過兩三代就不會認同了。

      然而,現在中國國際地位也已上升,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就算有問題也可以通過雙邊協商來解決,已沒有必要制定這樣一個犧牲自己利益的國籍法。

      心之所向,用腳投票,建立真正理想國家
      無論是從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國力競爭還是文化傳承來看,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源就是對其擁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人民。這個人民是誰取決于怎么做。被當成外人,就真的成了外人。修改國籍法涉及到中國人的自我定義,讓“中國人”的法律概念覆蓋更為寬泛,只會拓展中華民族的影響力,強化中國的國際地位。對于海外華人和潛在移民中國的人,“人”比“人才”更重要。人才的功利性太強,你有用了就覺得你是我的公民,沒有用了就認為不是我的公民,而“人才”正是“人”里面來的,人的認同感比功利性更重要。

      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國是,那些真正認同中國的人來了就不愿離開,最終能在中國落地生根;不僅在中國賺錢,還愿意在中國成家立業,繁衍后代;一個能讓人向往,人們用腳向你投票的國家,才是真正理想的國家。

      實際上,在1820年中國占比世界各大主要文明三分之一以上,現在只有18%,最樂觀的估計是過150年以后會降到3%。中國不只是一個國家,也代表一個文明,甚至一個人種。傳承下來的中華文明面臨急劇衰微,而且可能無法逆轉。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要鼓勵,還要更多的把“中國人”的概念強化和擴大。[黃文政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本文根據作者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舉辦的“中美國際人才新政”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第一財經日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點這里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社區地圖 | 刪帖幫助 | 手機版

    煙臺論壇-煙臺社區 魯ICP備05034347號 魯公網安備 37060202000105號

    免責聲明:本網頁提供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信息都由網友產生,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三上悠亚ssⅰn939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JAVA性无码HD中文|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无码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久久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手机在线观看?v无码片|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久久人妻av无码中文专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成A人片|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