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6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5-8-17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每個月繳存的公積金屬于“自己的錢”,“自己的錢當然可以任性花”。而公積金較為嚴格的提取條件,則一直遭受爭議。有人于是動了歪心思,偽造材料瞞天過海試圖把公積金支取出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騙支”——這一行為往往發生在公積金支取之時。近日,江蘇鹽城的公積金管理部門就公布了幾種典型的“騙支”案例,并表態稱將嚴厲打擊騙支公積金的行為。
那么,公積金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錢”?如果是,為何動用的條件如此嚴格?到底需要哪些條件,才是公積金的正確打開方式?現代快報記者對此做了一番探究。
騙支
挖空心思地套取
只要留心觀察,市民就會發現鹽城的大街小巷、小區樓道里,“代提公積金”的小廣告隨處可見。很多不符合提取條件的市民,為了將賬戶里的錢“套現”,想盡各種辦法。有需求就有市場,“黑中介”就在這種環境下滋生起來。公積金提取,如今成了一門火爆的“生意”。
鹽城公積金主管部門對近來的公積金騙支現象進行了歸納總結,發現主要有四大類:
一、購房提取:2015至2016年期間,射陽縣盤灣鎮的某小區,共辦理公積金購房提取6筆,提取金額總計30多萬元。雖然申請人提供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以及均是真實的,但工作人員追蹤核實后發現,這6筆公積金提取人當中,有5人已經退房。這種“先在本地購房,簽訂完購房合同、開具首付款后支取公積金,公積金到賬后再退房”的行為,屬于典型的公積金騙支行為。
二、裝潢提取:2014年11月,鹽城住房公積金提取政策中新增“裝潢提取”一項。由于裝潢提取公積金,需要提供產權證等資料,因此,偽造本地產權證進行騙支的行為屢禁不止。產權證看似偽造得真假難辨,但業內人士卻很容易從紙張、印章、字體字號、水印等方面發現破綻。
三、租房提取。申請人以租房的名義,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但實際上,申請并未發生租房行為,而是通過向“中介”支付一定費用,或者與親戚朋友串通,利用偽造的虛假租房合同,將公積金提出來。租房提取公積金,手續簡單,作假成本小,而工作人員核實起來難度又比較大,這也讓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嘗試鉆空子。
四、離職銷戶提取:鹽城市經濟開發區的馬某,聲稱自己已經離職,并在常州重新就業,因此需要將鹽城的公積金賬戶銷戶,并將賬戶內的錢提取出來。但工作人員核實他提供的勞動合同書后通過致電對方公司得知:該公司并沒有一個叫做馬某的員工。
防騙
防范和處罰力度加大
其實不只在鹽城,騙支公積金的現象在全省各地都有發生。對此,各地的公積金主管部門都保持著嚴厲打擊的姿態。
在鹽城,如果騙支公積金被查獲,不但要責令退回,還要拉進公積金的黑名單五年,并對其進行媒體曝光、單位通報。
在南京,處罰力度也在加大。去年5月6日,畢某持安徽省合肥市房屋產權證,以配偶的身份來到南京的建設銀行城南支行支取公積金。工作人員在審核材料過程中,對其配偶的身份證和結婚證真實性表示出懷疑,并及時移交后臺主管審核。主管通過身份證核查系統查詢無此身份證信息,確定該職工提供的材料系偽造材料,果斷報警。
經秦淮區公安分局雙塘派出所深入調查發現,畢某提供的配偶全套材料均系偽造。原來,他欠下賭債,就找中介偽造了一整套購房材料和虛假證件,企圖違規提取公積金,不料被柜面人員當場識破。結果,他不但沒提到公積金,還因偽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獲刑。
去年4月,南京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的意見》中提及加強風險防控。其中稱,“加強多部門共享信息的應用,充分利用房產、婚姻等信息,從技術上預防騙提騙貸住房公積金違法行為。加強審計稽核,及時發現騙提騙貸違法行為。建立公安、檢察、法院、住房公積金管理等多部門共同打擊騙提騙貸行為的聯動機制,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負責留置證據、及時報警,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各司其職,重點追究協助職工從事騙提騙貸違法行為的人員或中介機構的法律責任。
就在今年6月底,為有效防控騙提套取住房公積金的違法行為,南京還召開了工作研討會。分管主任,歸集處、稽查支隊相關人員,各分負責人和提取崗人員,各歸集銀行業務牽頭部門負責人、提取業務主管以及建設銀行主城區各支行提取業務主管等50余人出席會議。
賬戶“沉睡”20萬不得不用
偽造材料提取公積金算是騙支,而正常情況下又動用不了公積金,很多人就想到了“為提取公積金而提取公積金”的辦法——買房。在2015年以來南京等樓市火爆的城市里,為了把公積金用起來而買房的市民陡增。
小黃是南京一家機關單位的普通公務員,2007年她在城東購買了人生的套房,9年來一直居住在此。她自稱是個喜歡享受生活的人,對買房無感,因而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折騰過房子。不過,當初購買套房的時候,她并沒有動用公積金,躺在賬戶里的這筆錢就成了她的惦記。
今年上半年,小黃查詢發現,她公積金賬戶里的余額累計已經達到了20萬元之多,這讓她著急了。“錢放在公積金賬戶里的那點利息,簡直就是在貶值啊,我決定要把這筆錢用起來。”她想來想去,只有買房這一條路。小黃把眼光放到了溧水區,就在寧溧輕軌規劃的消息出來后,她就決定到溧水去一套房子,希望享受到長期規劃的利好。而且,由于溧水房價低,她不需要花太多錢就可以買一套。今年5月份,小黃如愿在溧水購買了一套房子,首付只墊付了不到10萬元,其余全部使用了公積金。
“確實有這樣一類人群,買房只是為了把公積金盤活起來。”從事房地產銷售8年的高先生表示,這類人群的特點大多是,每個月公積金繳存比較高,很多年前買過房,對公積金的錢在賬戶上“閑置”很介意。而這類人群在出手買房時,很多都是盲目的,缺乏眼光,真正是“為了用公積金而買房”。
鹽城規定裝修可提公積金
除了買房和償還貸款,公積金的正確打開方式,到底還有哪些?為此,現代快報記者搜集了江蘇全省各個城市公積金管理的有關規定,發現大多類似。
大修、翻建自住房、退休、大病、失業等經濟困難等情況,都是國家層面賦予的公積金提取規定。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一直以為裝修可以提取公積金,但這個規定從未出現在國家層面的公積金管理規定中。而在國有或者集體土地上建造、大修、翻建自住房屋的情況,如今出現得并不多。江蘇13個地市,只有鹽城是明確規定裝修可以提取公積金。
物業費也被普遍認為是涉及房屋的重要支出,但在江蘇,只有揚州、鹽城、鎮江這3個城市,規定物業費也可以用公積金來繳納。另外鎮江為了吸引人才,在公積金的提取方面有所突破,規定了人才購買自住住房的,父母或子女也可申請提取公積金賬戶余額。
目前,江蘇13個地市,都可以實現租房提取公積金。沒有自己的住房而租房的,可以提取公積金——這是住建部去年明確規定后,增添的公積金一項提取功能。現代快報記者發現,江蘇各地對租房提取大多設置了相應的門檻。
例如南京規定,未婚的按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900元租金提取,已婚的雙方合計按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1800元租金提取。揚州、徐州、無錫、南通都規定,除非房屋超出家庭收入的一定比例,才能提取公積金支付,例如揚州要求租金超過家庭收入高達20%之多。鹽城、宿遷則與南京類似,規定了具體數額。例如鹽城規定,未婚職工在市區(含市直、亭湖、鹽都)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600元,其他各縣(市)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500元;已婚職工在市區(含市直、亭湖、鹽都)夫妻雙方合計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1200元、其他各縣(市)每月提取金額不超過1000元。
公積金的打開方式并非越多越好
在很多人看來,公積金的打開方式應當越多越好,這樣就可以方便提取了。但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執行所長吳翔華則指出,從公積金設計的原理來看,并不是這樣。
他介紹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開始設計出住房公積金制度。這項制度初是向新加坡學習的。新加坡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在住房保障的制度設計方面走在前面,很值得中國去學習。從這項制度的設計本意看,公積金是一種住房互助性質的資金,旨在解決人們的基本住房需求,原理類似于保險。“房價高、收入跟不上,年輕人買房困難,公積金的貸款利率相對較低,個人和企業分別承擔一半,實際上就是社會上人出資,幫助解決買房需求。公積金制度的設計上,提取、貸款、繳存到后銷戶,實際上無處不體現互助性質。”他表示,新加坡就規定,公積金只能用兩次,次是年輕人次買房,第二次則支持成家立業后小房換大房的改善型需求,實際上這兩次都是立足于基本的住房需求。
現實中,有些人不斷“折騰”買房,這樣做的結果是不斷地從公積金“水池子”里“取水”。“這并不公平,因為大家會發現越能折騰的越受益,后變成公積金支持富人在買房。”吳翔華表示,就公積金的提取政策而言,他傾向于符合互助性質的基本保障需求。
公積金的問題光靠管理無法解決
公積金打開方式的擴大化,對于一二線城市的剛需買房人來說并不是好事。
以南京為例,由于樓市本就火爆,南京公積金的個貸率今年已經超過110%,高頻次的提取和貸款,讓公積金的水池幾乎被“抽干”。那么買房人再需要使用公積金貸款時,只能忍受長時間地排隊,而房主和開發商為了盡早拿到房款,大多對公積金貸款“說不”,這樣的結果是,真正的剛需買房人受到了傷害。
“三四線城市則與一二線城市相反,公積金多得花不掉。”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執行所長吳翔華說,這背后有個重要原因是,我國公積金用途的縮小。“在前些年,地方政府的公積金還是可以支援保障房建設的,也就是說給保障房發放貸款,這其實是符合公積金使用用途的。但是目前各地保障房建設力度在放緩,這樣的用途也沒了,樓市形勢不好的三四線城市,自然就閑置了天量的公積金。”
他后指出,公積金打開方式的變遷,背后是頂層設計的搖擺。而要解決公積金多年來的各種爭議,仍然需要厘清思路,從住房保障的各個環節重新設計。“公積金的問題,光靠公積金管理是無法解決的,需要住建部門、地方政府、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多個部門一同來參與,這是個住房保障的系統工程,公積金只是其中一環罷了。”
解讀
公積金提取門檻降低是趨勢
早在2014年下半年,時任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就曾表示,住建部在研究修訂公積金條例工作中,將考慮放開個人提取公積金用于支付住房租金。
2015年1月29日,住建部、財政部、央行聯合下發《關于放寬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房租條件的通知》,首次將租房列入公積金提取的內容之一。
而備受關注的是,去年年底,國務院法制室公布《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公開征求意見,這是時隔13年該條例首次修改。其中首次將支付物業費列入到提取的內容之一,而刪除了之前曾經有人提議的“裝修提取”——這似乎表明,提取的擴大范圍究竟該到哪一步,依然存在不小的爭論。
一方面是提取門檻的逐步降低,但另一方面,公積金重要的貸款功能,卻有些停滯。
以南京為例,南京規定家庭貸款額度是60萬元,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未必能獲得60萬元的貸款額度。在動輒兩三百萬元的房價壓力下,這樣的額度顯得有些尷尬。
即使可以提取公積金貸款,但來自開發商和二手房主的歧視,讓公積金貸款顯得尤其困難。南京幾乎樓盤都針對公積金貸款采取“減少優惠”的歧視性規定,有的開發商甚至公開宣稱拒絕公積金貸款。
因此也有人建議,應當對中低收入者制定區別于高收入者的更為寬松的條件,以有效改變公積金經常出現的“窮人難貸、富人享受”的尷尬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