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最近網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疫情期間,全民成了廚子,醫生成了戰士,老師成了主播,機關干部成了門衛......其實機關干部何止成了門衛,他們還是電話聯絡員、檔案整理員、服務保障員、通知宣傳員......昨天,在這種高強度超負荷的的運轉下,黃務街道蓁山社區的黨支部副書記劉棟玲同志支撐不住,累倒在了工作崗位。
3bbde8e641b61df9e296a8dcdf05919.jpg (199.62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9 12:49 上傳
c1e776891fde62049427152f3848945.jpg (172.57 KB, 下載次數: 7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9 12:49 上傳
積勞成疾 疫情防控一線突發疾病 2月12日晚上六點多鐘,劉棟玲當時正帶著同事們整理要下發給各個單元的進出通行證,為了能確保社區337個單元住戶的準確信息,劉棟玲和同事們忙了一整天,午飯、晚飯都沒吃。大家正核對著信息,劉棟玲突然就坐在了椅子上,“她說自己手腳沒勁了,喘不上來氣,然后劉書記就暈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于飛說,后來經醫生診斷為心臟供血不足導致的缺氧性休克。 “她其實就是累的”劉棟玲的先生無奈的說,“她前兩天心臟就不舒服,說是憋氣,我勸她請個假,她死活不肯,在家吸了一會兒氧,吃了兩把藥,就接著上班去了。”
20ede5dc888cc4c0a60bcb1c4e5f0ee.jpg (150.76 KB, 下載次數: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9 12:49 上傳
30d31fe79243a6231e9b0b57f5c8114.jpg (318.88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9 12:49 上傳
2979e1628c5ae0484c110d2a9688378.jpg (298.29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9 12:49 上傳
醫生建議劉棟玲住院觀察一段時間,對心臟進行全面檢查,但是一想到社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劉棟玲還是決定將醫生開的藥拿回社區,既能打吊瓶也不耽誤工作。讓自己盡快休息好,盡快返回工作崗位。 事多人少 多重壓力堅守抗“疫”一線 黃務街道蓁山社區,一共六個小區,337個單元,4150戶,一萬多人,社區工作人員壓力很大,每天要面對的是,電話摸排轄區住戶、掌握外地返煙人員情況、社區出入口設點位日夜值守、每個樓棟張貼疫情通告、社區租房情況掌握、疫情多發區返煙人員情況每日確認,工作強度超乎想象。 在這之前,劉棟玲已經馬不停蹄的跑了兩天社區九小場所開復工檢查,別人的微信步數都是個位數,她的卻是20000+。緊接著,隨著九小場所、企業的開復工,人員流動也變得大了起來,又要進行新一輪的摸排工作。 “這種情況下,我再一請假,大家伙的工作量又得增加,就是24小時不睡也干不完啊”,劉棟玲哽咽著對我們說,“我真希望我這個身體快點好起來,能讓我快點回去”。 不忘初心 疫情當前黨員為先 雖然到蓁山社區工作只有三年的時間,但是劉棟玲早已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無論是社區的街坊還是同事,提起劉棟玲,都是豎起大拇指。 “劉書記平時總說,自己是黨員,遇到事兒就得在前面,這是疫情也是,劉書記從臘月三十就開始帶著我們干,家里八十歲的老人,六歲的孩子全拋下了,連軸轉了半個多月,鐵打的身子也受不了啊”,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劉棟玲同志用身體力行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基層干部,就是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服務群眾。期待劉棟玲同志的身體能夠快點好起來,繼續回到戰場跟大家一起并肩作戰,打贏這場戰役。(王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