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近期,多位公眾人物患上甲狀腺癌,引發網友對該疾病的關注。如今,甲狀腺癌發病率呈上升態勢且發病年齡愈發年輕化。國家癌癥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甲狀腺癌新發病例數為46.61萬,首次進入各類高發癌癥前三。甲狀腺結節很常見,女性多于男性, 我國甲狀腺疾病全國流行病學調查(TIDE)顯示18 歲以上成人,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是 20.43%(結節直徑>0.5 cm),而8%-16%的甲狀腺結節為惡性,即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是什么?大家又該如何預防?近日,記者就此采訪了煙臺毓璜頂醫院的相關專家。
張華(左5)團隊在查房.png (347.77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3-4 13:40 上傳
張華(左5)團隊在查房 與其他癌癥相比生存率相對較高 “懶癌”“幸福癌”“癌中天使”“最善良的癌”……這是甲狀腺癌擁有的眾多“稱號”,這些稱號都代表著同一個意思——甲狀腺癌不可怕。不過,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二科主任張華表示,大多數患者的甲狀腺癌確實不可怕,但也有少數患者的甲狀腺癌很“兇險”,在短短半年內就能奪命。所以,提升對甲狀腺癌的認識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張華告訴記者,同絕大多數惡性腫瘤一樣,甲狀腺癌發病的確切原因尚無定論。幼年放射線接觸史、家族史、情緒波動、生活壓力大、過量攝入碘元素、其他甲狀腺疾病等都是誘發甲狀腺癌的可能因素。 “甲狀腺癌預后效果較好,大多數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張華表示,和其他癌癥相比,甲狀腺癌病癥不明顯、生存率相對較高。按照病理類型劃分,甲狀腺癌主要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頭狀癌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甲狀腺局部腫物。由于對周圍組織的侵犯速度緩慢,其惡性程度相對較低。 臨床上,甲狀腺癌治療已相對成熟,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治療、碘-131治療、靶向和免疫治療、放化療等。外科手術治療是大部分甲狀腺癌患者的唯一根治手段。術后,患者通常需進行內分泌治療,接受單側葉及峽部切除手術的患者,內分泌治療時間一般為約5年;接受全甲狀腺切除手術的患者,喪失了甲狀腺功能,需終身服用甲狀腺素片。 “外科手術會在頸部留下不同程度的切口瘢痕,影響美觀,可能給患者造成心理負擔。”張華說,因此,避免頸部切口瘢痕的經腋窩、鎖骨下、口腔等腔鏡手術方式逐漸受到患者青睞。他提醒道,當患者出現頸部淋巴結多發轉移或遠處轉移癥狀時,術后應配合碘-131治療等綜合治療。因各種原因無法進行手術的患者,可選擇靶向和免疫治療以獲得手術機會或延長生存期。
煙臺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華.jpg (231.13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3-4 13:43 上傳
煙臺毓璜頂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華
張華(左一)團隊討論患者病情.jpg (220.07 KB,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3-4 13:43 上傳
張華(左一)團隊討論患者病情"
甲狀腺疾病患者應定期檢查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分泌器官,對各類激素變化較為敏感,其代謝與人的情緒波動、生活壓力有緊密關聯。當前,隨著體檢的普及和檢查設備的迭代,越來越多的人被查出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甲亢、甲減等疾病。不少人因此產生一定的恐慌心理。 對此,張華表示,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一般來說,當結節直徑大于4厘米時,相對容易向下往胸腔生長,可能發展為胸骨后甲狀腺腫,逐漸增大有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的可能性。橋本氏甲狀腺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主要癥狀表現為甲狀腺逐漸纖維化、甲狀腺功能降低等,病情嚴重的患者需額外補充甲狀腺素。 “如果一個人有甲狀腺結節,且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在兩種疾病的相互作用下,甲狀腺惡變的概率會有所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相較成年人,兒童和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癥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或漏診,導致確診時病情已較為嚴重。張華建議,家長平時要多關注孩子健康,如發現頸部有腫塊或增粗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 這五類人易患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器官雖小但功能重要,它出現的問題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炎癥性疾病(如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和巨大甲狀腺腫等。一般來說,內分泌失調、碘元素攝入量過多或者過少、長期接觸放射線、長期抑郁、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五類人群更易得甲狀腺疾病。 如果出現甲狀腺結節怎么辦呢?張華說,甲狀腺結節一般分為良性結節、惡性結節,以及診斷不明確的結節。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定期隨診,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不需要手術。與男性相比,女性由于月經、懷孕和更年期等特殊時期,激素水平變化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增加罹患甲狀腺疾病的風險。 據了解,多數甲狀腺癌患者早期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常以無痛性頸部腫塊或結節就診。“我們臨床上發現的甲狀腺癌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通過體檢發現,而如果腫瘤長到比較大,可能會出現一些明顯癥狀,比如頸部可看到或摸到腫塊,腫塊會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如果腫瘤長到很大,則可能會壓迫咽喉、氣管等鄰近器官或組織,引起頸部不適、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 張華建議,預防甲狀腺疾病,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情緒穩定,睡眠充足,適量運動,合理膳食。尤其是要避免熬夜,熬夜很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使人體免疫功能出現紊亂。其次,要盡量遠離射線或電離輻射,適量攝入碘元素。此外還要定期體檢。建議普通成年人每1-2年查一次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超聲檢查,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6-12個月檢查一次甲狀腺超聲。 張華介紹,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加精準、高效、規范以及個性化的診療服務,煙臺毓璜頂醫院總院區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特別開設了甲狀腺專病門診,并于2025年2月24日正式開診。該門診主要接診各種甲狀腺良惡性腫瘤患者,包括中晚期甲狀腺癌累及咽喉、氣管、食管、縱隔以及巨大胸骨后甲狀腺腫的患者。此外,對于有美容需求的甲狀腺手術患者,該門診也能提供專業的診療服務。通過這一專病門診,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專業和細致的醫療服務,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甲狀腺相關疾病。(通訊員 李成修 王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