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月落海角 于 2018-7-2 13:49 編輯
640.jpg (181.3 KB, 下載次數: 6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7 上傳
作者:鹿角姐姐 表姐家女兒然然,今年剛滿5歲,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機,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盯著屏幕。
她發現,再皮再吵鬧的孩子,只要把她放在電視機前,不鬧人不纏人不費神,全世界都會變得安靜。 表姐也有時間看書,追劇,淘寶,敷面膜....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一個很恐怖的現象。
然然在看電視的時候眼神呆滯,像呆掉一樣,時不時伴著幾聲干笑。 叫她幾聲都沒反應,對四周的環境無動于衷。
只要一關電視,就會變得十分暴躁,帶她出去玩,不到半小時就吵著要回家。
回家干啥呢? 看電視... 表姐覺得這樣下去,孩子肯定要廢。于是就開始嚴厲禁止她看電視,態度十分強硬。 為了能看上電視,然然每天在家上演一哭二鬧三打滾的戲碼,一言不合就不吃飯,必須要打開電視才吃,甚至揚言要離家出走。
每天多次質問她媽,“別人家的小孩都在看,你憑什么不讓我看?” 表姐崩潰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于是就向我求助。
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里面有句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最好是別購買、安裝,這是最最愚蠢的東西。”
01 有朋友跟我吐槽,“現在的孩子可真傻啊,撐個小傘就以為自己能飛檐走壁。”邊說邊扔給我一個鏈接。
打開一看,是這個新聞: 東陽的一名5歲男孩幻想自己有翅膀,從自家3樓的窗臺下“飛”了下去,結果造成全身多處骨折。 我邊驚嘆邊打開了百度,發現,這還真不是個例。
5月8日,蕪湖的一名6歲女孩,撐著一把小花傘,就從13樓往下跳,摔成重傷。
640.jpg (130.37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7 上傳
女孩被六樓陽臺接住,旁邊躺著那把小花傘 3月4日,烏魯木齊的一名5歲女孩,從家里找到一把雨傘,背起書包,撐開傘直接從11樓的陽臺上“起飛”,最終造成創傷性休克,直接被送進重癥監護室。
640.jpg (183.65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7 上傳
女孩墜落在4樓陽臺上,旁邊留下一把黑色的傘
萬幸的是,上面三名小孩都存活了下來,可有的孩子卻沒那么幸運了。 陜西省寶雞市一名6歲男孩,誤將雨傘當降落傘,從19樓縱身一躍,當場死亡。 經調查,他們都是電視迷,在模仿動畫片跳傘、飛天情節,無一例外。
表面上我們歸咎于暴力動畫片誤導了孩子,但是我們往深處想,為啥他們會覺得撐個小傘就認為自己能飛?為啥這么傻?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需要的是真實的感覺體驗,越多越好。 而電視卻讓他們與現實割裂了,它限制了孩子的真實感覺體驗,導致他們根本分不清虛幻和現實。
而且孩子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大腦思維幾近處于停滯的狀態,看電視不用任何的思考,只需被動的接受電視呈現的信息。
就像我的外甥女一樣,看電視的表情幾乎是呆滯的,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遲鈍。
《電視對兒童心靈的傷害》一書的作者艾佛略特說:“不論電視播放什么節目,只要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坐在電視機前面,對他們都是有害的。 作家李敖也直接指出,“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
日本的一個導演更直接,直接拍了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做《電視看多了會變傻》。
640.png (29.74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7 上傳
02 有一個媽咪群,我已經設置成免打擾很久了。 今天被一句話給扎了眼。 “做你的女兒,真可憐。”
640.jpg (43.94 KB, 下載次數: 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8 上傳
順手點開了群消息,原來是因為寧寧媽從來不讓孩子看電視,所以豆子媽覺得她女兒可憐。
640.jpg (208.66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7-2 13:48 上傳
真的是這樣么?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臨床教授瓊森在《電視與兒童心靈》的報告中指出: “在人生最初的三年,兒童應該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而電視卻毀掉了人之所以為人的三樣最重要的東西。”
在孩子學走路的年紀,電視卻將孩子“綁”在了沙發上; 在孩子學說話的年紀,孩子卻終日對著電視。
但是電視它沒有表情,沒有可以模仿的嘴型,沒有肢體動作,沒辦法與孩子雙向互動,更沒辦法向孩子表現語言中的喜怒哀樂,讓孩子明白語言的真正含義。 在孩子學思考的年紀,電視占據了他們的時間,影響他們的心智,電視將大人創造出來的影像投射到小孩的腦里,直接抹殺了他們自己內在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國科學家曾經做過這么一個試驗,召集一群孩子,讓他們再了解白雪公主的故事后把心目中的白雪公主畫出來。 科學家把孩子們分成兩組,A組孩子是聽老師講故事,B組孩子是看動畫片。
結果呢,聽了故事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各不相同,因為她們腦海中的想象賦予了白雪公主不一樣的形象。 而看了動畫片的孩子,畫出的白雪公主全都一模一樣,因為他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
幾天過后,再讓這些孩子畫白雪公主,結果還是一樣。看了動畫片的孩子依舊畫出了和電視形象一樣的“標準答案”。 看電視會剝奪孩子人生之初,學走路、學說話、學思考這三項最重要能力的機會。
孩子們人生的差距,就是這樣的被拉開的。 到底是經常看電視的孩子可憐,還是不看電視的孩子可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