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2387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7-12-1
- 最后登錄
- 1970-1-1
|
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小麥子z 于 2019-6-22 15:15 編輯
**丞,海風教育創始人兼CEO,2011年畢業于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10年大三時創辦海風教育,2011年獲得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基金會復旦分基金資助(指導教師:復旦資產經營公司創業孵化部主任桂曉琳)。同年參加復旦管理學院和復旦資產經營公司合辦的“聚勁杯”創業大賽獲得一等獎。2015年代表復旦大學參加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并獲金獎。入選2017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獲得2018華人影響力教育風云人物、2018中國民辦教育行業十大領軍人物、2018中國品牌***“中國品牌人物·杰出青年、2018中國互聯網經濟年度人物、復旦大學2019年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共青團2019年全國創新創業好青年等榮譽。
圖片1.jpg (114.57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22 13:37 上傳
復旦青年創業者
我在2010年4月,復旦本科三年級在讀期間創立了海風教育。從復旦大學南區30號宿舍樓2樓公共自習室起步,三四年時間就做成了一家小有名氣的線下輔導培訓機構,到2014年我們看清互聯網改造升級傳統教育行業的時機已經來臨后,果斷破釜沉舟轉型成為一家互聯網教育企業;并于2015年,海風教育在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作為復旦大學代表獲得金獎。
圖片2.jpg (96.94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22 13:37 上傳
大賽期間與時任高教司司長張大良合影 首屆互聯網+大賽領獎儀式現場
到2017年我們經歷了兩年多臥薪嘗膽打磨教研和技術等后端服務產品后開始擴大規模出現幾何級增長并伴隨吸引到了大規模的風險投資,再到2018年我們年營收規模再次突破新高維持近三年700%的增長、全職員工超過萬人、注冊用戶超過700萬人。(網上一對一輔導 https://baike.hfjy.com)
2019年,也就在前幾個月,海風教育剛剛迎來了自己的9歲生日,也成為了中小學生在線教育的領軍者,教培行業前五大規模的機構。我想過去這九年的這一切是時代的機遇。我,作為千千萬萬復旦學生的縮影,也作為千千萬萬創業者的縮影,愿意投身其中,激揚夢想,砥礪奮斗。
創業心路歷程
曾經,很多人都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們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許多事情浮躁也就罷了,唯獨教育不可以。教育是社會良心的底線,是人類靈魂的凈土,是立國之本,更是強國之基。我深知教育對于個人以及家庭甚至國家的重要性,這也是我當時創業的初心。
選擇教育行業的初心,受我8歲時的一次抉擇的影響非常大。1997那年我通過了當時上海最好的小學,世界外國語小學的招生考試,但3萬元的擇校費是當時我們家4-5年的收入。面對高昂的學費,父母傾家庭所有最終拿出了3萬元送我去讀書。我想如果沒有當時的契機和后來學習生涯中不斷的努力,恐怕我也可能就沒有機會考上復旦了。我覺得當時的這段經歷對我今天至少有兩方面的幫助:其一是深刻體會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于是萬萬不敢辜負任何一個學員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其二可以算是從小學會了要對投資人負責,這大概也是投資人投了這么多錢給我們的原因吧!
圖片3.jpg (40.8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22 13:37 上傳
而選擇創業這條道路,則起源于2009年大三上半學期時,學校讓我有機會作為交換生前往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交流學習。在Berkeley期間,我經常出入硅谷體驗,在那里結識了一些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對未來的獨到見解和洋溢的那種對生活和工作的激情,也激發了我創業的靈感和沖動。為了堅定創業的決心并理清思緒,我延遲了回國時間,在美國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背包旅行。這一路30天只花了1500美金走過美國東西海岸南北邊境30個州的體會,回想起來感覺和創業很像,也讓我覺得自己喜歡也可能很適合創業。也正因為這份激情和熱愛,在過去的九年中,我忘情地投入,成為了一個奮斗者。
為基層公益教育貢獻力量
除了追求企業自身在商業上的使命和愿景,我也一直都力所能及地為基層的公益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2018年7月,我與復旦的實踐團隊一起前往了寧夏鹽池縣麻黃山鄉進行“互聯網教育扶貧”公益行動。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辦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依法支持民辦教育發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這給予了我們很大鼓勵。
2019年4月中旬,我們和上海團市委一起去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參加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調研和對接;4月下旬,我們受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邀請前往參加脫貧攻堅調研和對接;5月受成都援藏邀請,前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參加脫貧攻堅調研和對接。在這幾次走訪中,我們發現西部地區特別是山區里的學校雖然硬件條件起來了,但是任教老師少且流動性大,教育軟性資源極度稀缺。我們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探索出了一條捐贈遠程支教課程的路子,踐行“互聯網+教育+公益”,實現了“教師雖不在,教育資源在;學生雖留守,學識不滯后”的效果。成為一位追求教育理想的創業者,始終是我的初心。
圖片4.jpg (112.54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6-22 13:37 上傳
“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
2019年4月,非常榮幸地被團中央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活動推選為創新創業好青年,并因此有幸參加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作為一名教育行業的青年大學生創業者,我深知時代的發展從未像今天這樣給予青年以機遇和挑戰并存的廣闊舞臺,唯有擔當,才能讓我們與我們的時代共成長,與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共成長。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全體中華兒女不懈努力,先輩們艱苦奮斗中走出的路給了我們指引的方向,我們青年人,更要在繼承發揚五四青年英勇奮斗的傳統精神同時,勇敢去做奮進者、開拓者,我也要在自己實際教育創業工作中,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銳意創新,積極進取,不辜負復旦母校對我的培養和支持,接好接力棒,跑出好成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