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分
- 14205
- 經驗
- 點
- 威望
- 點
- 金錢
- 兩
- 魅力
- 點
- 金幣
- 元
- 性別
- 保密
- 在線時間
- 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2-7-22
- 最后登錄
- 1970-1-1
|
沙發

樓主 |
發表于 2016-7-27 22:52
|
只看該作者
| 來自山東
1469527013167079.jpg (245.15 KB, 下載次數: 2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7-27 22:49 上傳
第三招:相信孩子,學會包容。
自己選擇、自主決定的事情,孩子會快樂地去做。有的家長不相信孩子的判斷能力,一定讓孩子立馬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否則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比如,要求孩子出門之前一定要帶上帽子,害怕孩子感冒發燒流鼻涕。其實,您把帽子交給孩子,他覺得冷的時候,自己帶上,不可以嗎?我兒子也曾經有這樣的情況。數九寒冬,出門前,好說歹說,就是不戴帽子,把帽子交給他自己拿著,出門冷風一吹,立馬自己戴上了。
家長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利,不能把大人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一次下雨的時候,爺爺讓兒子穿雨衣。兒子偏不穿,而是要打傘。爺爺認為打傘會淋濕衣服,一定讓兒子穿,直到把兒子弄哭。其實,孩子愿意打傘,是因為他喜歡打著傘,雨滴淋到身上,還可以自由地踩水的感覺。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可以允許孩子打傘呢?衣服弄濕一點算什么?孩子更在乎的是探索的快樂。有時候,家長們缺乏的就是這樣一點包容。
第四招:提前通知,明確預期。
孩子正在看電視,家長事先沒有告訴孩子看多長時間電視,什么時間關電視。孩子或許覺得,只要他喜歡看,就可以一直看下去呢。這時候,家長突然提出要他停止看電視,孩子一定會難以接受。如果家長事先就告訴孩子,鐘表的長針轉到六,自己去關電視,雙方拉鉤,保證做到。多半情況下,孩子會做到。如果孩子做不到,家長再關電視,孩子也沒什么可說的。
第五招:靈活變通,合理滿足。
比如吃冰淇淋,我的原則一貫是: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有一回,兒子看到冰淇淋,想吃又擔心我不允許。我看出兒子的擔心,對兒子說:“其實,冰淇淋真的很好吃。爸爸也喜歡吃!”兒子聽了開心地笑了。我接著說:“冰淇淋可以吃,但是不可以每天都吃,或者隔三差五地吃。等你慢慢長大了,你就會知道,該吃多少啦!爸爸相信你。”有足夠的靈活性,滿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孩子更容易與大人合作,更容易建立內在的規則。
第六招:幫助孩子,宣泄情緒。
有時候孩子哭鬧,是因為一種情緒郁積在心中,要找到出口。家長要幫助孩子認清自己的情緒,有效地釋放情緒。這時候一味地講道理,甚至指責孩子,會雪上加霜。比如,兒子正在畫畫,旁邊的小朋友碰了一下自己的胳膊,導致顏色涂出框外,哇哇大哭起來。對兒子來說,一幅畫沒有涂好,這是天大的事情。如果家長反而責備孩子,“這有什么好哭的?”反而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傷心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而哭得更厲害!所以,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比如:“你覺得顏色沒涂好,很傷心,是嗎?”孩子獲得了理解,哭一會兒,情緒自然會回歸平靜。(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