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點這里注冊
x
本帖最后由 所城小生 于 2018-1-23 17:57 編輯
小生這廂有禮了!明天就是臘八節,先道一聲臘八節快樂,別忘喝臘八粥哦!
臘八節.png (416.47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3 17:48 上傳
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為“臘日”,也稱“臘八節”。以前煙臺的老人都會說,臘八節以后,人間的神仙會去天上過年,而平時不能做的事這就可以做了,還不會被神仙指責,看樣子是個適合“放飛自我”的節日呢! 那么,在煙臺,過臘八都有哪些習俗呢?
臘八節2.png (298.23 KB, 下載次數: 6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3 17:44 上傳
【臘八節的由來】 在膠東,民間流傳較廣的版本,是一個警世故事。說的是一對老兩口勤儉持家,但兒子卻懶得出奇,媳婦也好吃懶做。老兩口去世后,小兩口坐吃山空,很快就衣食不繼了。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兩人又凍又餓,好容易發現囤底還有幾粒剩米,墻角還有幾粒落下的五谷雜糧,于是全部掃出來,下鍋熬了一鍋雜燴粥。不料狂風突起,房倒屋塌,小兩口被壓死在底下,身邊還放著半碗沒有吃完的雜糧粥。從此,鄉親們每到臘八這天,家家都熬一鍋雜米粥,以此教育子孫后代。 【喝臘八粥】 在煙臺臘八節習俗極為普遍,為應八的數字,臘八粥必須用8種糧食和果品制作,主要有高粱米,花生,豇豆,紅小豆,麥粒,地瓜絲等。 過去,老蓬萊、黃縣(今龍口)、招遠、萊州人做臘八粥,一般都用紅棗、大黃米(黍米)、小黃米(黍谷米)、大米、小米、糯米、蓮子、豇豆、綠豆、蕓豆、花生、小紅豆、黃豆、芝麻、黏白玉米碴,玉米碴、杏仁等,任取其中八種煮熟成粥后,再加紅糖或白糖調和,臘月初八日早飯時吃。
臘八節.jpg (129.58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3 17:51 上傳
【泡臘八蒜】 臘八當日,膠東人還有泡臘八蒜的習俗。將去皮蒜瓣置入加了糖的米醋罐中加蓋密封浸泡,泡上二十幾日,蒜瓣變綠,便成了酸辣微甜的臘八蒜。大年三十,春節前后,隨著餃子下鍋,臘八蒜被啟封,每人的碗里倒一些醋,再夾幾瓣臘八蒜,和著餃子吃,味道好極了。
臘八蒜.jpg (102.31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23 17:52 上傳
龍口民俗專家曾講過:在臘八節這天之所以泡臘八蒜,是因為中國人愛講個面子和彩頭,蒜在中國人眼中,是福氣的象征,蒜有長得快,瓣又多的特點,寓意著留住子孫,多子多福,吉祥幸福。臘八蒜的“蒜”字呢,和“算”字同音,到了年關,各家各戶都要在這天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古時,收債人為了討要錢款,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給欠債人,欠債人收到后自然心照不宣。
【新媳婦“躲臘八”】 過去,老黃縣還有一奇異的風俗:臘八這天,當年新娶的媳婦一整天既不能在婆家也不能在娘家吃住,而要到鄰人或親戚家住上一天一宿,謂之“躲臘八”,否則便會犯忌。究其原由,說法不一。一說,新媳婦為躲避聽到鏟子與鐵鍋的撞擊聲;一說,為了不讓新媳婦看到婆家無米下鍋的窘境。躲臘八,既是出于對公婆的尊重,又可巧妙地避免婆媳之間的尷尬。 膠東萊陽某些地方,更有習俗稱,從過臘八到大年初三不準婦女回娘家。 當然,這些都是舊俗,現在應該沒有人信這一套了。
【過了臘八就是年】 過完臘八,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在膠東,最具年味的特色面食就是大餑餑。在煙臺許多農村地區盛行蒸餑餑的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忙活上兩三天蒸上幾鍋大餑餑、發糕、包子等以備春節期間食用和走親戚送禮。而蒸餑餑也有很多講究,過年蒸的餑餑一般有大棗餑餑和花餑餑。在樣式上有“開口笑”大餑餑,寄托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許,還有有保平安的“神蟲”、招財的元寶、連年有魚、老人的壽桃等。
“臘七臘八,凍死水鴨”,臘八節正值大寒、小寒之間,是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季節。不過,“春打六九頭”,臘八已過,離春天也就不遠了.
小伙伴們還知道臘八節有哪些習俗呢?快分享給小生吧!
|